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和比较6种常用多糖除蛋白方法对透明质酸的纯化效果。方法:通过6种常用多糖除蛋白方法,即加热法、盐酸法、三氯乙酸法、Sevage法、氯仿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纯化透明质酸,以蛋白含量、葡萄糖醛酸含量及平均分子量为主要指标,对各种方法的纯化精品进行比较。结果:用等电点沉淀法纯化的精品经鉴定与HA对照品基本相符,平均分子量〉10^6Da,杂蛋白含量〈0.05%。结论:采用等电点沉淀法纯化效果最好。

  • 标签: 透明质酸 等电点沉淀法 除蛋白
  • 作者: 邓素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邓素梅近年来,产前超声检查在我国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优生优育率。现在,人们对于产前超声检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早在早孕期就能发现胎儿的发育异常。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是早孕期间超声检查胎儿异常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如果NT增厚,则需要通过介入性检查,进一步证实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早期诊断染色体异常的孕妇,确诊后,可通过无痛人流结束妊娠,中晚期需要通过引产终止妊娠,会对孕妇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11~13+6周是胎儿进行NT检查的最佳时期。超声在临床检查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获得诊断结果快速的特点。当下我国医学中心已将11~13+6周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在临床中被称为NT,NT的测量在产前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肾透明细胞癌病例平扫及动态增强CT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动态增强扫描大部分肾透明细胞癌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点。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的特殊强化方式可以和其他类型肾癌及其他肾肿瘤相鉴别。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34岁男性患者,右大腿出现无痛性结节1年余。皮肤科检查:右侧大腿前方可见一约绿豆大小红色圆顶丘疹,其上及其周边可见薄层细小鳞屑附着,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增生的棘细胞胞质淡染,与周围细胞分界清楚。诊断:透明细胞棘皮瘤。手术完整切除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 标签: 透明细胞棘皮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透明隔腔(CSP)的术前MRI分评估经纵裂-透明隔间腔(CSPV)入路行胼胝体切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上海仁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耐药性癫痫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2~31(15.3±7.3)岁,病程0.5~29(10.0±6.5)年。患者术前均行颅脑常规和/或薄层MR扫描,观察CSP形态并进行影像学分。均采用经纵裂-CSPV入路行胼胝体切开术,术中对比观察术前MRI不同CSP分患者手术操作特点及完成情况。结果(1)31例中,术前MRI观察到CSP者29例,其中间隙(Ⅱ)28例、透明隔囊肿(Ⅳ)1例;另外2例MRI未观察到CSP,为闭合(Ⅰ)。(2)29例术前MRI观察到CSP者,术中均探查到达CSP,并顺利分离两侧透明隔小叶:1例ⅣCSP患者切开胼胝体即可到达CSPV,操作最为容易;28例ⅡCSP患者,因CSP体积较小,定位有一定难度,但经仔细辨认均能到达,再向后分离两侧透明隔小叶没有困难。而2例ⅠCSP患者术中未能分离出CSPV,改行经侧脑室入路完成手术。结论通过对CSP的术前MRI观察及影像学分,可预估术中CSPV的分离难度,进而判断经纵裂-CSPV入路胼胝体切开术的可操作性。术前MRI观察到CSP存在,可以作为选择经纵裂-CSPV入路行胼胝体切开术的一个影像学指标,而ⅠCSP患者不宜采用该入路。

  • 标签: 脑室 透明隔腔 癫痫 磁共振 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 胼胝体切开
  • 简介:摘要随着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与研究医院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研究临床医生的数量缺口日益显著,难以满足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发展需求。本文探讨了基于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以及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教育体系现况,围绕"增量提升、存量调整"的基本原则,构建形成"院校教育与医院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临床医生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研究临床医学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壮大。

  • 标签: 临床医学 研究型临床医生 培养模式 院校教育 继续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培养结果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04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标本,行普通细菌和L细菌同步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L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04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126株,其中普通阳性菌60例,L阳性菌50例,混合感染的16例;所有细菌L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同时做普通和L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L型细菌 细菌培养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中专教育迅速发展,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普遍存在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偏高,专业实习课教师严重不足的现象.……

  • 标签: 中专学校 “双师型”教师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 简介:涎腺肿瘤类型繁多,很多类型的肿瘤存在多种不同亚型,组织学表现差异大,不同类型肿瘤可出现形态学交叉,即相似的组织学、细胞学特征。这些都给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带来困难,故对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需要正确认识涎腺肿瘤的形态学变异,从具有相似形态学特征

  • 标签: 涎腺 肿瘤 透明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表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09年6月至2021年7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浅表透明细胞肉瘤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7例浅表透明细胞肉瘤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年龄12~44岁,平均26岁;包块位于足部5例,上肢1例,下肢1例;肿瘤长径<5 cm。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无特异性,总体为良性肿瘤征象,MRI 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与周围边界较清晰。病理学结果示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多边形或梭形,被胶原纤维分隔成小叶,巢状分布。免疫组化染色黑色素瘤标志物(HMB45)阳性。7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因包块长径<5 cm而未行淋巴结清扫,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随访24个月均存活。结论透明细胞肉瘤罕见,恶性度高,但浅表透明细胞肉瘤经规范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透明细胞肉瘤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多数医学专业团体认为:患者有权了解他们的医生与制药企业或医疗设备公司之间是否有经济关联。Abi Rimmer考虑在英国引入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强制性信息公开制度的下一步措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透明压模式缺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利用空气压模技术制作透明的、可快速成形的缺隙保持器,应用于儿童乳牙早失后缺隙的保持。结果:30例患儿配戴透明压模式缺隙保持器后,无不良反应,保持效果肯定。结论:利用空气压模技术制作的缺隙保持器,制作工艺简单,配戴舒适,间隙保持效果稳定。

  • 标签: 压模 缺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 简介:静脉留置针在置管期间,由于固定方法不妥,套管针易脱出,重新穿刺增加患者痛苦。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1月将3M透明贴膜应用于126例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导管 留置 透明贴膜
  • 简介:摘要患者,男,43岁,汉族,已婚。因发现右肾混合性占位2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1月右枕后部头皮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肿物,行头皮肿物完整切除术,术后病检回报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结节,术后完善B超提示右肾混合性肿物,大小约5.5*4.9cm,后行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检回报右肾下级透明细胞癌,病情稳定后给予分子靶向药物辅助治疗。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均正常,B超、CT提示右肾混合性肿物,考虑肾癌。小结在转移性肾癌患者中,体能状态良好,低危险因素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术后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被认为较好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头皮转移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位置、大小、边缘、囊实性、囊性部分CT值、实性部分CT值、强化程度、腹腔积液、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0例为单侧发生,1例双侧。9例表现为囊实混合肿块,2例为实性肿块。最长径10.5~22.5cm,平均16.1cm。囊实混合肿块囊性部分CT值11~55HU,中位值18HU。肿块内均可见不规则乳头状结节或团块样实性成分;实性部分CT值34~49HU;增强各期中动脉期CT值46~57HU,静脉期CT值56~66HU。2例实性肿块CT值分别为39、46HU。5例伴有腹腔积液,3例腹膜不规则絮状或结节状增厚,未见淋巴结肿大。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为巨大囊实混合或实性肿块,多为单发。肿块内含有较高密度液性成分、乳头状突起和实性结构,轻中度强化。

  • 标签: 卵巢 肿瘤 透明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