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位置、大小、边缘、囊实性、囊性部分CT值、实性部分CT值、强化程度、腹腔积液、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0例为单侧发生,1例双侧。9例表现为囊实混合肿块,2例为实性肿块。最长径10.5~22.5cm,平均16.1cm。囊实混合肿块囊性部分CT值11~55HU,中位值18HU。肿块内均可见不规则乳头状结节或团块样实性成分;实性部分CT值34~49HU;增强各期中动脉期CT值46~57HU,静脉期CT值56~66HU。2例实性肿块CT值分别为39、46HU。5例伴有腹腔积液,3例腹膜不规则絮状或结节状增厚,未见淋巴结肿大。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为巨大囊实混合或实性肿块,多为单发。肿块内含有较高密度液性成分、乳头状突起和实性结构,轻中度强化。

  • 标签: 卵巢 肿瘤 透明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崭新的学科,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迅速,神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如何培养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水平,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研究生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药物过敏急救盒重新改制,规范急救药品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改变原来的药物过敏急救盒用透明盒存放并比较改制后与改制前使用的效果。结果改制后药物过敏急救药管理规范,护士核查药品方便,避免了反复取出清点而造成安瓿上的字迹磨损,不易辨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透明专用药物过敏急救盒的改制能提高护理安全核查、减少药品的浪费及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右胸壁肿块、咳嗽5个月于2010年12月23日入我院。曾有咯血,痰量少,无发热、胸痛、胸闷。在当地医院按"支气管炎"治疗,无效。入院前2天行胸部CT平扫:见右侧下胸壁肋骨骨质破坏,并见一大小约5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尚清,右下肺背段见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大小约3.7cm×2.8cm,有分叶及毛刺;两肺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小结节高密度影;提示肺占位、胸壁占位。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胸壁转移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透明膜病DR的表现,提高DR影像学对本病的诊断。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肺透明膜病患儿28例,对其D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儿中,20例表现为两肺透过度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其内见细小颗粒状影及网络状阴影;22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12例见纵隔、心影及横隔轮廓模糊不清或部分消失,3例出现“白肺”征。结论胸部DR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两肺野细颗粒状影或网格状阴影、透光度普遍减低、支气管充气征及“白肺”征。

  • 标签: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R表现 毛玻璃样影 支气管充气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将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病理常规制片中,将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与二甲苯各制片500张,然后就两者的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结果通过临床资料的整合,两种试剂制片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病理技术工作中,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与二甲苯效果相近,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

  • 标签: 病理技术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 二甲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明角膜对穿切口矫正术前散光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M透明敷贴用于胃管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留置胃管的病人选取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3MTegadermTM透明敷贴辅助固定胃管,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胶布固定胃管,观察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脱管率。结果实验组有0例发生脱管,对照组有9例发生脱管。两种敷料固定胃管在非计划性拔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3M敷贴固定胃管可以降低留置胃管的脱管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透明敷贴 留置胃管 固定方法 脱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采血试管透明分隔盒在护理安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制采血试管透明分隔盒放置采血试管。结果应用应用透明分隔盒放置采血试管,方便护士采血分辨,方便运送人员收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 标签: 采血透明分隔盒 采血安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胸部X线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X线证实46例HMD的影像表现。结果胸片显示的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主要X线征象,两肺部分呈磨玻璃样、弥漫颗粒状改变。结论床旁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HMD的主要方法,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大部分可作出肯定诊断。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床旁摄片 胸部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06月~2013年12月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45例角膜穿通伤患者清创缝合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维持前房深度,回复虹膜。结果随访6个月~2年,瞳孔保持圆形或近圆形41例(91.1%),虹膜轻微前粘连、瞳孔轻度变形4例(8.9%)。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0.05~0.25者28眼(62.2%),0.3~0.5者10眼(22.2%),0.6~0.8者7眼(15.6%)。结论角膜穿通伤缝合术中应用粘弹剂维持前房深度,还纳虹膜,便于角膜伤口的对位和缝合,保护角膜内皮、晶状体,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透明质酸钠 缝合
  • 简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手术治疗越来越普及[1],桡动脉压迫器在临床使用日渐增多,然而压迫导致腕部皮肤损伤情况不断出现,严重者术后一周皮肤破损尚未愈合,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此,我科在2014年开始对加用透明贴预防桡动脉压迫器所致皮肤损伤进行了相关的对照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透明贴 桡动脉压迫器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术中巩膜瓣下注入粘弹剂透明质酸钠,对照组中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出现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浅前房,有效控制眼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透明质酸钠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