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技术操作行为;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结果 切实达到预防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目的。结论 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落实,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理念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理念方面所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为有效加强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对细节管理理念的应用,需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构建温馨工作环境,重视环节管理,科学防范护理安全隐患这四个方面入手,使细节管理理念在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引入细节管理理念及其相关措施可使儿科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对加强本科室护理人员服务与竞争意识也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3 月收治的 88 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骨科换着听提供常规护理和安全护理,观察两组骨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骨科患者无跌倒发生,其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20.45% ),而对照组骨科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 15.91% );观察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97.73% )显著高于对照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77.27% ),二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用于骨科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骨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同时提升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环管理在医务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3名,根据时间点不同分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3月)和观察组(2016年3月-2017年5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闭环管理,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管理质量进行评估,比较2组管理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闭合管理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群众反馈及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闭环管理用于医务科管理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环管理 医务科管理 应用效果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患者的住院安全护理策略。方法对骨科住院患者所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所产生的原因探究开展安全护理的有效措施。结果经过对患者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发生意外伤害的比例下降,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针对骨科住院患者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能够较好地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骨科 住院患者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门诊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管理,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位点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7%(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可降低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时间位点管理可在门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时间位点管理 门诊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选取76名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差错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层级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将在本院随机选择的工作的护理人员共计100名作为研究资料,使用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其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然后比较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士的知信行评分、管理计划实施前后的护理风险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对研究对象管理计划实施之后知信行评分显著的要高于实施之前,数据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计划实施之后的护理风险事件与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的比实施之前要低,数据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效果是很好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风险管理 医院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需求,并提出健康管理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3月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即将出院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现有参考文献,自制住院患者出院健康管理需求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出院后健康管理内容、方式及频次的需求。结果: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指导及康复指导训练的要求比较高,非常需要的比例分别为58.00%、57.00%、54.78%;在管理方式上,患者希望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的比率最高,分别为40.11%、32,00%;有52.89%的患者希望电话随访的频率为1周/1次,有50.56%的患者,希望门诊复查的频率为2周/次,在随访的时间期限上,有58.11%的患者希望为1个月。结论:住院患者出院后对健康管理需求比较强烈,希望得到多方面、多形式化及频次具体化的健康管理,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式,更好为患者服务。

  • 标签: 出院患者 健康管理 管理需求 管理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妇科护理中患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份—2016年7月份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80例在护理中施予常规护理,常规组80例则施予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1)护理质量观察组的投诉率、护理意外发生率(除护理文书合格率、操作合格率)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足度评分为(98.6±3.1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12±3.07)分,(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可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妇科疾病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为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门诊就诊患者和12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门诊管理未实施人性化管理,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门诊就诊患者和12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门诊管理实施人性化管理,两组医护人员均为一致,对两组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相比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67%相比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完善了门诊管理中的各项制度,提高了工作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管理风险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医院的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因素的干预性和预见性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本院静配中心实行细节管理时划分为研究组,选择2016年3月-2016年9月未实施细节管理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管理模式,研究组行细节管理。对比两组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调配评分为(68.2±3.1)分,发放评分为(65.6±2.5)分,管理评分为(66.1±1.9)分。对照组调配评分为(89.9±2.6)分,发放评分为(88.3±3.0)分,管理评分为(97.5±2.2)分。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0.00%,数据对比P<0.05。结论通过细节管理,可以提升静配中心的管理质量,且可以提升相关科室的满意度。

  • 标签: 细节管理 静配中心 管理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量化考核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措施,该种措施是根据护理人员特点及患者对护理需求等制定标准化的量化考核标准,实施后由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执行,对比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措施前后护理绩效考核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措施后护理绩效评分为(96.2±2.1)分、对护理满意程度为90.0%均高于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措施前,相比P<0.05。结论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量化考核管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供应室护理管理 量化考核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门诊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50.3万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在我院门诊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49.8万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预约时间(5.2±1.7)d,等候时间(11.2±3.5)min及满意度(94.3±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预约时间(14.6±3.1)d,等候时间(23.5±6.6)min及满意度(88.7±6.8)分,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在门诊质量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门诊 PDCA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