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高建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230
  • 简介:盆底是一个由肌肉、韧带及筋膜等组成的“吊床样”结构,承托女性的膀胱、子宫及直肠。盆底的生理功能包括支撑、排尿、排便和性行为。盆底疾病即盆底支持组织(如神经、韧带和肌肉)因退行性病变或损伤等,导致支持组织松弛,进而引起盆腔脏器移位的一系列病症。

  • 标签: 盆底康复;女性怀孕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护理教育中职业角色化的重要。职业角色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强调学生在其中扮演角色的重要,并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职业角色化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临床环境中更好地适应角色,并增强实践技能。职业角色化还能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护理教育中职业角色化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教育 职业角色化 专业素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职高专内科学传统教学多为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沟通能力。针对于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交流和沟通能力,我们教研室开展了校内小课堂角色模拟教学,真实医患角色模拟训练等形式,注重医患、医护以及各科室之间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学生顺利进入医院实习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高职高专 角色模拟 内科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卫生依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方法本次选取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6月1日—2016年9月3日,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针对管理制度)。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手卫生依从对比中存在较为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改进手卫生工作,并且还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继而进一步促进医院质量,且减少医疗纠纷事件。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已成为现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最重要的易发因素。本文通过耐药菌产生造成医院感染常见分类及耐药菌产生机理,介绍耐药菌在医院流行现状,分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危害及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及抗生素滥用与多重耐药菌产生关系,阐述了抗生素合理应用与医院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必要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自身免疫脑炎临床特点及多重抗体阳性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自身免疫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的64例自身免疫脑炎患者中,有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患者7例,占10.9%,包括:3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相关脑炎,其中1例同时伴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Hu抗体阳性,另外2例分别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抗Hu抗体阳性;2例抗NMDAR脑炎,1例合并抗Yo抗体阳性,1例抗NMDAR脑炎发病初期合并抗Hu抗体阳性,复发时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合并抗Hu抗体、抗CV2抗体阳性;1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脑炎合并抗Ma2抗体阳性;1例抗CASPR2抗体脑炎合并抗Tr抗体阳性。有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异常。7例患者经免疫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3例在随访中筛查出肿瘤(经病理或影像检查证实),均在1年内死亡,余4例患者中有1例复发。结论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自身免疫脑炎患者少见,多重抗体可导致临床症状变化或叠加,可能影响预后,尤其是合并副肿瘤抗体时需密切随访。

  • 标签: 抗体 副肿瘤 肿瘤 自身免疫性脑炎
  • 简介:我一直认为父亲不爱我。在我长到18岁离开家上学的那年,这句话在我心里重复了不止上千遍。父亲是一个因严肃而显得过分沉默的人。这种沉默冻结在十几年的朝夕相处之中,让人有一种从心里往外渗透的冰冷。我们极少交流,即使两个人同时在书房里找一本藏书,也会绕过长长书架,错位在不同的书籍背后。

  • 标签: 散文 《父亲的角色》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家庭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问题,探讨针对护理在感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取针对护理,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分析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常规组检出29例患者发生了MDRO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2.72%,研究组检出6例患者发生了MDRO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91%。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1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ICU的控制MDRO感染的护理工作中,通过针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MDRO感染,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接受西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合理用药及管理措施,比较两组西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药剂量不合理、滥用药物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应用合理用药及管理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减少西药使用中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改善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养结合 共病 老年人 多重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重复留置尿管与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之间的关联,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位患者。观察组包括了重复留置尿管的患者,对照组则包括了未重复留置尿管的患者。收集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信息。同时,记录了患者是否重复留置尿管以及是否发生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了相关的比率和风险值。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男性占60%。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男性占52%。观察组中有35%的患者重复留置尿管,而对照组中没有患者重复留置尿管。在观察组中,有25%的患者发生了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10%的患者发生了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中重复留置尿管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为2.5,95%置信区间为1.3-4.7,p < 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留置尿管与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观察组中重复留置尿管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这可能与尿管留置导致的尿液滞留和感染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和管理重复留置尿管患者时应特别关注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关联,并提供更精确的预测工具。

  • 标签: 重复留置尿管 多重耐药泌尿系感染 关联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目标监测与护理干预对内科重症ICU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内科重症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并根据患者护理干预方式分组,常规护理干预即参照组(4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目标监测与护理干预即研究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观察两组数据,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各项数据两组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并以研究组数据有优势(P<0.05)。结论 内科重症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目标监测与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护理质量提升,有效较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目标性监测 护理干预 内科重症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感染中应用针对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02~2012.12研究期间,采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8例,以抽签法进行1/1分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护理下,在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实施针对护理,以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差异化护理干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作用。结果:差异化护理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数据呈现更低(20.58%、2.94%)、三项护理合格率(手部卫生、医疗废物处理、个人防护)及护理质量指标(服务态度、安全、质量、专业)评分数据呈现更高,P<0.05。结论: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针对护理对其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操作合格率,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各个方面的质量评分。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针对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感染中应用针对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02~2012.12研究期间,采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8例,以抽签法进行1/1分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护理下,在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实施针对护理,以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差异化护理干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作用。结果:差异化护理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数据呈现更低(20.58%、2.94%)、三项护理合格率(手部卫生、医疗废物处理、个人防护)及护理质量指标(服务态度、安全、质量、专业)评分数据呈现更高,P<0.05。结论: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针对护理对其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操作合格率,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各个方面的质量评分。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针对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及分析临床老年病患患有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MDRO感染的老年病患,年龄于70岁~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2岁。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34人。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分析的措施。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感染发生率。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应用前瞻的检测方式能够使病患尽早的接受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老年病患 MDRO 医院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