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纷纷被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机械制造领域实现了高速发展。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数字化,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冲压模具设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制造效率也大幅提升,不过相比于国外其他达发国家,则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本文便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快速提高我国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缩短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 标签: 冲压模具 设计制造 数字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迅速提升,在诸多科技中,航天科技的发展尤为显著。各种飞行器以及探测器的发明与实现,不仅体现出我国在航天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之高,也体现了我国对世界航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航天所涉及到的领域也在日渐拓宽,同时在改进的还有航天生产计划管理及车间作业计划,现如今这些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本文主要研究航天生产计划管理及车间作业调度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

  • 标签: 航天生产计划管理 车间作业计划调度
  • 简介:通过对烟草企业卷接包车间的质量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将原有的事后管理模式改进为过程管理与预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对产品质量反馈点利用FMEA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并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点进行梳理、识别、评估识别出A、B、C类风险点并建立有效的防控措施使得过程质量处于可控范围。最后对形成的风险防控措施表进行执行并加强过程监督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有效降低过程质量风险。

  • 标签: 烟草企业 生产车间 质量风险
  • 简介:目的评价循环水除漆装置对苯、甲苯、二甲苯的净化效率和排放浓度,喷漆车间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是否达标。方法分别在净化前后的管道内端面设置采样点,采用净化前后同步等时采样,连续采取3个工作日的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净化后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0.72、3.04、36.4mg/m3,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64.24%、82.46%和60.91%;喷漆车间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喷漆房二甲苯CSTEL、CTWA浓度均超出标准。结论该净化装置对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有较好的效果。但苯类等有机溶剂类很难通过简单的喷淋吸收达到高净化效果,在循环水中加上能够吸附苯类的设施和吸附过程,可望提高其净化效率。

  • 标签: 喷漆车间 循环水除漆装置 有机溶剂 净化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某金精矿直接氰化车间有毒物质分布及作业人员个体接触水平,通过对防护措施分析,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要求。方法对某金矿直接氰化车间采用现场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毒物为氰化氢、氨。浸出槽、氰化钠槽、压滤机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1.6、1.4、4.9mg/m^3,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1mg/m^3的要求;氨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该车间存在急性中毒的潜在风险,需采取整改措施;补充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并加强现有防护设施及应急用品的管理,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 标签: 氰化 有毒物质 防护措施
  • 简介:根据我市建筑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办法,对大米厂新建饲料车间的选址、平面布置、噪声及除尘通风系统设计进行了卫生学综合评价。工程竣工,经验收测定,其结果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通过验收。

  • 标签: 建筑卫生 综合评价 管道阻力
  •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一直以来都是必备的生产元素之一,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同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有可能会在使用的时候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因素,如果说在进行电焊的时候,因为空间的原因导致通风不良,那么有毒物质就很容易大量聚集在生产者附近,使其身体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甚至使工作人员中毒导致生命危险。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企业生产的机修车间进行通风设施的改造和设计,使其能够对因为工作过程当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而造成的职业病进行防护。

  • 标签: 机修车间 职业病 危害
  • 简介:蚌埠铅笔厂建于1958年,是轻工部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也是省内唯一的铅笔生产厂.成品车间属混苯作业,工人除接触苯外,尚接触甲苯、二甲苯.生产工艺为:铅笔油漆→印花(或沾头)→切光→皮头→打印→包装.其中油漆、印花(或沾头)工序为苯作业,主要生产设备为自动油漆机和自动打印机.该车间苯系毒物在综合治理前浓度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造成作业工人多人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或观察对象.在有关部门检查,督促和该厂领导的重视与积极配合下,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苯或其同系物浓度均降至国家卫生标准以下.1990年以来未发现新的职业病人.现将治理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毒素类 卫生状况指标 职业卫生
  • 简介:摘要目前,企业退休离岗人员越来越多,车间出现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保障生产车间的正常运行,并且综合考虑经济、安全等各项要求,越来越多的外协人员通过第三方招聘的方式进入制丝车间。由于车间对外协人员缺乏直接有效的管理,所以制丝车间拟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方法—“分层平衡记分卡”,旨在形成良性螺旋上升的循环,以期在易地技改以后,指导相关外协合同的订立,促进外协人员有效完成各项工作,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

  • 标签: 烟草工业 车间外协人员管理 创新方法
  •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一直以来都是必备的生产元素之一,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同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有可能会在使用的时候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因素,如果说在进行电焊的时候,因为空间的原因导致通风不良,那么有毒物质就很容易大量聚集在生产者附近,使其身体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甚至使工作人员中毒导致生命危险。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企业生产的机修车间进行通风设施的改造和设计,使其能够对因为工作过程当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而造成的职业病进行防护。

  • 标签: 机修车间 职业病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浮针疗法结合俯卧牵抖冲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此次的试验的病例以200例LDH为主,起始于2022.08时段,终止于2023.08时段,比对分两组,分组以随机法实施,以100例/组为规格。对照组以常规疗法为主,观察组以浮针疗法结合俯卧牵抖冲压法治疗为主。比对腰椎功能状态(ODI)得分、疼痛状态(VAS)得分及疗效结局。结果:比对发现观察组病例疗程后的ODI得分、VAS得分均<对照组病例(P<0.05)。比对发现观察组病例疗程后的疗效总体水平为98.0%>对照组病例82.0%(P<0.05)。结论:临床LDH实施浮针疗法结合俯卧牵抖冲压法治疗后呈现了优良结局,既能对腰椎功能和各症状予以显著改善,也可最大程度缓解疼痛,利于病情好转和恢复,可推广使用和借鉴研究。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浮针疗法 俯卧牵抖冲压法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胸椎小关节紊乱,,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在青岛市按摩康复医院推拿门诊,对临床上12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确诊患者运用俯卧直式冲压的推拿手法对其进行治疗。治疗结果医患双方都满意。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治愈率达100%。

  • 标签: 按法 理法 小关节紊乱
  • 简介:摘要: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上引起胸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和常见原因,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在青岛市按摩康复医院推拿门诊,对临床上11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确诊患者运用仰卧抱肩冲压的推拿手法对其进行治疗。治疗结果医患双方都满意。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治愈率达100%。

  • 标签: 按法 理法 小关节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和分析张家港市作业场所中铅的分布情况,为铅中毒的职业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到2011年涉铅企业的铅尘、铅烟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到2011年间共监测涉铅企业100家,合格企业83家,合格率83.0%,检测总点位数201个,合格163个,合格率90.2%。结论2008年到2011年间,涉铅企业的检测合格率以及检测点位合格率都在逐年上升,说明涉铅企业的作业场所环境有了良好的改善,但是仍常有不合格点位的出现。因此我们要常抓不懈,努力为劳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 标签: 车间空气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气相色谱用FID检测器法直接进样法来测定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结果,检出限在0.002~0.05μg/mL之间,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6),回收率85.7%~110.2%之间,方法的变异系数在3.1%~9.2%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其结果均未超过卫生标准(PC—TWA苯6mg/m3、甲苯50mg/m3、二甲苯50mg/m3,PC—STEL苯10mg/m3、甲苯100mg/m3、二甲苯100mg/m3)的要求。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车间空气 甲苯 二甲苯
  • 简介:摘要:为了健全制药企业的环境微生物控制方案,为企业的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指导,本研究通过16SrRNA测序方式鉴定某制药企业洁净车间环境微生物,建立了环境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为企业偏差调查以及污染溯源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对企业有效的洁净环境及表面消毒与清洁方案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调查洁净车间的环境微生物分布情况,发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人、设备、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这些污染源,即能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16SrRNA 环境微生物信息数据库 溯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汽车总装作业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现状,探讨多部位WMSDs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3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63名男性汽车总装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选用《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工人的一般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多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汽车总装作业工人近7天内WMSDs的检出率为37.9%(251/663),近1年内WMSDs的检出率为51.9%(344/663)。WMSDs仅涉及1个部位的比例为13.6%(90/663),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占38.3%(254/663)。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时经常转身是工人1~3部位、4~6部位和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1.65、2.47、3.65),下肢及踝重复动作是工人4~6部位和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2.15、2.98),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工人1~3部位、4~6部位和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1.95、2.67、3.04),工作时长时间站立是工人1~3部位和4~6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1.87、1.79),加班是工人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5.48),休息时间充足是工人1~3部位和4~6部位WMSDs的保护因素(OR=0.50、0.31)。结论汽车总装作业工人WMSDs检出率高,多部位WMSDs的发生较单一部位常见;工人多部位WMSDs的职业性危险因素是不良姿势以及组织管理因素。

  • 标签: 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骨骼痛 肌肉骨骼疾患 多部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快速检气管对事故现场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对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名沉淀池工人因缺乏防护意识和抢救知识发生了急性硫化氢中毒。结论对从事接触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的劳动者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和施救技巧是预防有毒有害气体急性中毒的关键。

  • 标签: 糖厂 硫化氢 急性中毒 调查
  • 简介:硫化氢是一种可致人窒息性中毒的有害气体,某生产电解锌的企业,在2010年4月17日发生一起由硫化氢引起的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笔者对此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

  • 标签: 卫生保洁 硫化氢 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