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采用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同期种植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完成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修复病例91例,男35例,女56例,随机分为2组,植骨组47例,植入57颗种植体;不植骨组44例,植入种植体51颗,共植入108颗种植体。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11mm,提升幅度为2~6mm。平均随访56.8个月。35例患者(41颗种植体)于后期随访中行锥形束CT(CBCT)和根尖片,观察种植体新骨形成量和种植体突出窦底高度,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植骨组7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87.7%;不植骨组3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94.1%。CBCT扫描显示,提升幅度为2~4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2.7±1.3)mm,不植骨组为(2.4±1.5)mm,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升幅度为4~6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3.5±1.3)mm,不植骨组为(1.3±0.4)mm,植骨组比不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显著增加。结论: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采用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是安全可行的,植骨材料对于促进新骨形成并非必须,然而提升幅度较大时,植骨能获得更多的骨量。

  • 标签: 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存留率 新骨形成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和分析张家港市作业场所中铅的分布情况,为铅中毒的职业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到2011年涉铅企业的铅尘、铅烟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到2011年间共监测涉铅企业100家,合格企业83家,合格率83.0%,检测总点位数201个,合格163个,合格率90.2%。结论2008年到2011年间,涉铅企业的检测合格率以及检测点位合格率都在逐年上升,说明涉铅企业的作业场所环境有了良好的改善,但是仍常有不合格点位的出现。因此我们要常抓不懈,努力为劳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 标签: 车间空气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气相色谱用FID检测器法直接进样法来测定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结果,检出限在0.002~0.05μg/mL之间,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6),回收率85.7%~110.2%之间,方法的变异系数在3.1%~9.2%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其结果均未超过卫生标准(PC—TWA苯6mg/m3、甲苯50mg/m3、二甲苯50mg/m3,PC—STEL苯10mg/m3、甲苯100mg/m3、二甲苯100mg/m3)的要求。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车间空气 甲苯 二甲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快速检气管对事故现场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对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名沉淀池工人因缺乏防护意识和抢救知识发生了急性硫化氢中毒。结论对从事接触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的劳动者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和施救技巧是预防有毒有害气体急性中毒的关键。

  • 标签: 糖厂 硫化氢 急性中毒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