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个体化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收治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样本,均给予个体化健康管理,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SBP、DBP水平明显下降,疾病病因、治疗方法、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个体化健康管理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包括保护、感觉、调节温度、分泌、排泄和吸收等,因此皮肤的健康不容忽视。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易遭受攻击,较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更需要精心地呵护。参考“皮肤金字塔”所制定出的护肤方法,即“保护与修复,保湿以及优化肌肤”,该方案并未考虑到每个人皮肤情况的差异及其特定环境。因此我们提出基于”AMPA“理论基础的个体化皮肤管理模式,以皮肤的辨识与分析为基础,旨在制定个性化的皮肤管理模式,给每个人的肌肤最细致最贴心的呵护,使每位客户的肌肤都能处于健康和美丽状态。

  • 标签: 皮肤 辨析 AMPA 模式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如何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医疗护理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了个体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了个体化护理策略,旨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护理服务。研究发现,个体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个体化管理 护理模式 患者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群体管理联合个体管理,评价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群体管理联合个体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比较分析管理前后的生存质量以及遵照医嘱行为。结果相较于管理前,患者的精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等管理后均较优,其中治疗前的精力评分(69.15±13.85)分,管理后的精力评分(74.38±13.13)分(P<0.05);遵照医嘱行为相较于管理前,管理后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群体管理联合个体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遵照医嘱行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慢性病患者 群体管理 个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个体化延伸护理在哮喘患儿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实施探析。方法 本研究当中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内所进行治疗的9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当中的受试对象,以患儿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47)和研究组(n=47)。常规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儿进行个体化延伸护理,对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常规组中患儿的按时服药、自我管理、康复训练以及定期复诊在内的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比研究组中患儿更低,数据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哮喘患儿进行个体化延伸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儿遵医行为。

  • 标签: 个体化延伸护理 哮喘 康复管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前瞻性地探究对IV°骨髓抑制患者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及实现个体化的营养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东阳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肿瘤放化疗后出现IV°骨髓抑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先对其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然后根据其营养状况及有无胃肠道障碍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而对照组均采用单纯的静脉高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从诊断为IV°骨髓抑制至最终骨髓抑制功能恢复的各评价指标,包括骨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指标等。结果 实验组个体化营养管理后的骨髓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

  • 标签: 营养管理 Ⅳ度骨髓抑制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工具在提高住院患者个体化护理措施落实中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对我院护理人员在住院患者个体化护理措施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改进,对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各类护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及个体化护理要点,个体化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应用PDCA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个体化护理措施落实率明显升高,由改进前的82.6%提高到95.6%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住院患者个体化护理措施落实率行之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措施 PDCA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肾结石患者的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对急诊肾结石疼痛患者展开护理实验,盲选2019年2月-2021年4月我院临床急诊肾结石疼痛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排列,前50例为对照组,后50例为比较组,分别还是常规护理和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焦虑、抑郁、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比较组对照组(84.00%)。结论 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肾结石患者疼痛护理环节,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疼痛等级,还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以细致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信任,提高其满意度,该管理模式值得推行。

  • 标签: 肾结石 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麻醉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精细个体化护理 麻醉恢复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老年患者药物认知特点的个体化用药管理策略。方法:选取80例老年病人并随机分两组展开研究,参考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基于老年患者药物认知特点的个体化用药管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与依从性100.00%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基于老年患者药物认知特点,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用药管理策略能够有效保障患者依从性,从而使用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也能够有效控制风险。

  • 标签: 老年患者 认知特点 个体化用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锁骨骨折个体化治疗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748例锁骨骨折患者,经不同治疗,定期复查,研究观察病人主观症状,骨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等。结果748例均按期回访,时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婴幼儿组外固定治疗半年后复查,均骨性愈合,无畸形。儿童组外固定病例中3例残留畸形,但均骨性愈合;手术病例中均骨性愈合,不畸形。中青年组外固定25名患者中22例畸形愈合,3例骨性愈合,无畸形。钢板内固定病例中全部骨性愈合无畸形。克氏针内固定198例中9例骨不连,32例畸形愈合,余157例均骨性愈合无畸形。老年组外固定患者8例均畸形愈合,克氏针内固定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畸形。钢板内固定病例中1例骨不连。结论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方法但不同年龄段患者有其各自特点,治疗锁骨骨折时不要仅局限在锁骨,更要参考病人的综合情况才能有利其最终功能恢复。

  • 标签: 锁骨骨折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内科中常见病,也是《内科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疾病,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8.2%,患者人数上千万,COPD主要累及肺部,使患者肺功能逐渐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亦可引起肺外器官的损害,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临床医师对COPD的认识不够深入,教科书内容滞后,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停留在教科书的抗炎、解痉、平喘等常规化对症治疗,使得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和预后不佳,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我院临床医学生就业主要面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COPD患者人数庞大,所以探讨COPD的规范化个体化药物治疗对临床医学生十分必要。

  • 标签: 慢阻肺 个体化治疗 教学
  • 简介: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的出现,使个体化切削成为可能,通过矫正人眼生理系统的高阶像差,人们期望获得超常视力及对比敏感度.但由于像差会受到衍射和散射影响,同时还会随时间、泪膜厚度、瞳孔大小以及调节的变化而波动,从而影响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还要受到视网膜采样以及大脑神经系统识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化切削不一定能产生超常视力.

  • 标签: 视力 个体化 视网膜成像 对比敏感度 泪膜 过矫
  • 简介: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公布的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6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200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全国高血压现患人数2.0亿,每年以1千万的速度在增长。提高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 标签: 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个体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和引起氧化应激,产生急慢’陛并发症。临床研究和观察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致残致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肾脏病变、眼病变、神经病变都明显增加。在致残、致死方面,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变、癌症之后,排名第三位的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

  • 标签: 个体化治疗 胰岛素分泌缺陷 全球性公共卫生 糖尿病患 心脑血管病变 碳水化合物
  • 简介:时至今日,新的降糖药物不断涌现,但胰岛素治疗仍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 标签: 胰岛素 个体化治疗 起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