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营养管理对IV°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个体化营养管理对 IV°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董小芳

浙江省东阳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目的 前瞻性地探究对IV°骨髓抑制患者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及实现个体化的营养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东阳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肿瘤放化疗后出现IV°骨髓抑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先对其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然后根据其营养状况及有无胃肠道障碍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而对照组均采用单纯的静脉高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从诊断为IV°骨髓抑制至最终骨髓抑制功能恢复的各评价指标,包括骨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指标等。结果 实验组个体化营养管理后的骨髓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个体化营养管理后营养状态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化疗后出现IV°骨髓抑制的患者应用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营养管理;Ⅳ度骨髓抑制;营养指标

化疗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案之一,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借由干扰细胞分裂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可惜的是,除恶性肿瘤细胞外,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粘膜、皮肤及其附属器、子宫内膜和卵巢等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更新亦较快,这是化疗导致相应不良反应的组织学基础[2-3]。目前临床上对于IV°骨髓抑制的患者需给以营养支持治疗,助其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而对于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营养不良(不足)是肿瘤患者的常见问题,研究显示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32%~88% [4-5]。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首先需要正确地评定每例肿瘤患者的个体营养状况,筛选出具备营养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本研究旨在前瞻性地探究针对IV°骨髓抑制患者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及实现个体化的营养管理,在其骨髓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上的临床价值。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一2019年12月在东阳人民医院收治的??例肿瘤放化疗后出现IV°骨髓抑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50±9.903

岁)和实验组(86例,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59.99±10.0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为放化疗后首次出现IV°骨髓抑制的患者。具有排除标准:a. 有静脉营养过敏史者;b.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者;c. 有如肝衰竭、肾衰竭等严重未控制的其他疾病病史者;d.全身多处近心段的骨转移,出现严重造血障碍者。

1.2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个大组,分为实验组(个体化营养管理组)和对照组(单纯静脉高营养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先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采用NRS 2002 评分标准),然后根据其营养状况及有无胃肠道障碍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a.对于营养风险轻度的患者,予高蛋白饮食。b.对于营养风险中度的患者,予肠内营养,即口服肠内营养制剂。c.对于营养风险重度,或者不能进食、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予肠外营养,即静脉高营养,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 10kcal 能量,持续至少3天。而对照组:均予肠外营养,即静脉高营养,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 10kcal 能量,持续至少3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从诊断为IV°骨髓抑制至最终骨髓抑制功能恢复的各指标变化,包括骨髓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以及营养状态指标(前白蛋白(PA)及血清白蛋白(ALB))。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者秩和检验比较(根据其是否正态分布等情况)。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骨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对比

组别

白细胞回升时间(d)

血小板回升时间(d)

实验组(86例)

4.620±1.1072

6.698±1.3693

对照组(32例)

5.144±1.1878

7.428±1.9838

t

2.241

2.265

p

0.027

0.025


表2:两组骨髓功能恢复时的营养指标对比

组别

前白蛋白(mg/l)

血清白蛋白(g/l)

实验组(86例)

175.160±16.4592

37.374±2.3033

对照组(32例)

164.578±22.4210

34.7±2.7559

t

2.801

5.310

p

0.006

0.000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手术、化疗、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基石。而其中的化疗即运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它是通过化学药物干扰肿瘤细胞的快速分裂,抑制癌细胞增殖。虽然在肿瘤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可惜的是,化疗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特别是那些生长活跃的细胞[6]。目前临床上对于IV度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助其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对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骨髓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体化营养管理的放化疗后IV°骨髓抑制的患者其骨髓恢复时间及营养状况,优于单纯静脉营养者。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风险评估,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需求量的精确计算,并制定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营养干预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对患者日常饮食进行严格的监控,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放疗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7]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个体化营养管理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快骨髓功能恢复时间,可作为恶性肿瘤放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首选营养支持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修石,冷小艳.网织红细胞新参数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08—210.

  1. 谭先杰,吴鸣,郎景和.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处理中的实用问题[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5):272-274.

  2. 汪变红,张明智,付晓瑞,等.化放疗骨髓抑制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肿瘤临床与基础.2013,26(2):162-165.

  3. Langius JA, Doornaert P, Spreeuwenberg MD, et al. Radiotherapy on the neck nodes predicts severe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laryngeal cancer. Radiother Oncol. 2010;97(1):80-85.

  4. 蒋虹,郑玲.恶性肿瘤患者260例营养状况评价.肿瘤学杂志.2010;16(10):825-826.

  5. 卢朝晖,韩慧芳.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治疗分析.河北 医药,2015,37(16):2460-62.

  6. 赵红梅.危重症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治 疗[J].中 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2019,42(9):656-659.


金华市级课题基金资助(2018-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