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个体化护理在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精细个体化护理在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好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241060

【摘要】目的:评价对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麻醉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个体化护理;麻醉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ne Inpidualized Nursing in Anesthesia Recovery Managemen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ine inpidualized nursing for anesthesia patients. Method: Sixty anesthes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ine inpidualized care.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ine personalized care for anesthesia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ir anesthesia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 Fine personalized nursing; Anesthesia recovery status; Nursing satisfaction

麻醉恢复管理是手术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患者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并发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了精细个体化护理在麻醉恢复管理中的重要性[1]。对于麻醉恢复阶段的患者,精细个体化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包括合理的苏醒时间,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情绪支持和家庭社会支持等[2]。本文通过对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旨在探究其对患者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麻醉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平均年龄(37.44±4.36)岁,观察组患者30例,平均年龄(39.32±4.76)岁。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具体内容为:

(1)入室护理

患者入室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每5-10分钟记录一次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直至患者基本稳定。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每10分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唤醒反应、定向力等。对于未清醒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入呼吸道。密切观察患者的循环状况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于清醒的患者,应评估其疼痛程度。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如音乐疗法、心理疏导等。对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术后护理

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和体位。腹部手术后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全麻术后患者禁食禁饮一段时间以免误吸。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3)疼痛管理

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疼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轻度疼痛的患者采取非药物方法进行缓解,放松技巧,深呼吸,冥想。在指导患者进行活动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对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数字疼痛评分法,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等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疼痛情况。

(4)其他护理

在麻醉恢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为患者补充适当的液体,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麻醉恢复期间,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指导患者合理进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麻醉恢复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麻醉恢复期间,与患者保持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帮助患者克服负面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心理支持,如倾听、鼓励、解释手术过程和预后情况等。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状况和护理措施,解释麻醉恢复的过程预期结果。让家属了解配合的事项,探视时间和规定等。回答家属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患者从麻醉恢复室转至普通病房或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进行详细的交接工作。将患者的病史,手术情况,麻醉用药,恢复情况等信息告知接收科室或出院随访人员。

1.3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麻醉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麻醉恢复情况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分钟)

拔管时间(分钟)

离室时间(分钟)

疼痛评分(VAS

恶心呕吐发生率(%

呼吸抑制发生率(%

对照组

30

10.5±2.3

12.3±3.1

15.4±4.2

4.5±1.2

25%

10%

观察组

30

8.2±1.8

9.6±2.4

12.1±3.6

3.2±0.9

10%

2%

T值

4.604

1.360

6.286

5.667

2.081

1.64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数

对照组

30

13(43.33)

9(30.00)

8(26.67)

22(73.33)

观察组

30

17(56.66)

12(40.00)

1(3.33)

29(96.67)

T值

6.405

p

<0.05

3.小结

麻醉恢复管理中容易出现苏醒延迟,呼吸和循环系统紊乱,疼痛和恶心呕吐等,与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手术时间和创伤等多种因素相关[3]。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采取更为精细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个体化护理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4]

本研究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入室护理,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和其他护理。通过这些护理措施,患者麻醉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更短,疼痛评分更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精细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麻醉恢复管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这种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很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综上,通过对麻醉患者进行精细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耀威. 精细个体化护理在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 49 (12): 1536-1537.

[2] Fang M , Tao Y , Wang Y .A Subspace-Based Wiener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Inpidualized Anesthesia Care[J].IFAC Proceedings Volumes, 2014, 47(3):11605-11610.

[3] Sohn H , Ryu J H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in and outside the operating room[J].Kore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6, 69(4):319-326.

[4]雷航燕, 王秋菊, 孙秀俊, 焦育娟, 王蕊, 马涛洪. 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7, 15 (32): 4027-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