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技术已在发达国家较广泛采用,且自1993年以来推崇临产妇离床行走和活动,建立所谓减轻运动神经阻滞、保留下肢肌张力“可走动性硬膜外腔分娩镇痛”(walkingepidruallaboranalgesia),近年来也已有所发展。本文重点阐述国外近年来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技术进展,并提出其存在争议问题与发展趋势。

  • 标签: 硬膜外腔 分娩镇痛 临产妇 下肢 肌张力 阻滞
  • 简介:小儿外科择期手术可在不住院情况下,当天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离院。由于患儿精神恐惧得以减轻,陪护时间缩短,手术费用显着降低,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如何安全实施小儿门诊手术麻醉值得探究。今根据我院4000例小儿门诊手术麻醉实施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诊手术 小儿外科 外科择期手术 手术费用 患儿家长 实施体会
  • 简介:控制颅内压(ICP)是神经外科麻醉管理中重要环节之一。麻醉操作、麻醉药和通气方式都对ICP产生影响,其高低直接关系到疾病转归,本文对此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压 麻醉管理 麻醉药 神经外科 转归 调节
  • 简介:寒战是一种比较常见术后并发症,关于寒战发生原因和机制尚未取得共识,目前认为与环境温度,麻醉药物,输血输液中热原反应,以及患者心理,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麻醉后寒战对机体所造成主体危害包括机体耗氧量增加,心肺负荷加重等,麻醉后寒战常用防治方法为围手术期保温以及药物治疗。

  • 标签: 麻醉 寒战 研究进展 术后并发症 原因 机制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和过滤。这些功能主要在鼻腔完成。成人鼻腔有两侧上、中、下三个鼻甲,曲折粘膜使表面积增加。由于鼻甲呈不规则形状,吸入气在鼻腔内产生湍流,大大增加了气体与粘膜表面接触机会。粘膜下丰富毛细血管和粘液分泌,使鼻腔具有了加温和湿化功能。口腔和传导气道尽管也有同样功能,但由于不具备鼻腔特殊结构,加温和湿化效果不好。在呼气过程中,

  • 标签: 湿化不足病人 毛细血管 粘液分泌 加温 湿化 水分丢失
  • 简介:炎症反应和组织降解生化递质在根性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在神经根病变中机理及非手术治疗根性痛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神经根性疼痛 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
  • 简介:吸入麻醉是现代麻醉学诞生标志。麻醉使人类彻底从手术痛苦中解救出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手术治疗发展。人类还将麻醉惠施于其他动物分享,体现了我们爱心。麻醉是人类最伟大科技发明之一。吸入麻醉进步主要体现在新药物发明、吸入方法不断进步和监测手段日益先进。

  • 标签: 吸入麻醉 手术治疗 现代麻醉学 吸入方法 人类 新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局麻药加入新斯术后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均采用单次腰麻:A组腰麻药为0.75%重比重布比卡因15mg;B组0.75%重比重布比卡因15mg中+新斯明0.2mg;C组0.75%重比重布比卡因15mg中+新斯明0.2mg+东莨菪碱0.Img。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C组术后完全无痛时间和持续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高,C组仅l例恶心呕吐。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新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持续镇痛时间长,加用东莨菪碱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显着减少。

  • 标签: 蛛网膜下腔 新斯的明 局部麻醉 麻醉药物 术后镇痛 东莨菪碱
  • 简介:P-15是15种普通氨基酸肽合成,属于类似人I型胶原蛋白a链细胞粘附领域材料。这是目前一个组织正在生产并使用作为表层无机骨材料(ABM/P15),在这种形式实验该材料具有增强细胞黏附能力,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和细胞生存。我们打算在体外培养进一步研究新细胞迁移试验和试管定量实验。我们还打算在小鼠模型体内研究探讨P15对于血管生成,软骨内成骨和骨形成影响机制。结论P15可以增强骨细胞粘附,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及提高细胞存活率,重要是可以促进骨再生。

  • 标签: P1 5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微创
  • 简介: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急症,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通常需要定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来判断病情发展及溶栓等治疗方法疗效,有时一天要做十几份心电图或更多。12导联心电图当然是最理想监测ST段变化方法,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做到连续监测,且对于隐匿发病病人难以及时发现并记录其心电图。

  • 标签: ST段变化 重症监护 12导联心电图 MAP 心电图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正确理解压力-容量环与容量-流速环是指导机械通气关键,容量-流速环呼气相斜率反映呼气时间长短;肺损伤病人压力-容量环上下拐点不能很好地反映损伤肺泡闭合与复张,肺损伤机械通气时主张低潮气量与气道压控制,最佳PEEP是指吸入氧浓度小于0.6时能保持SaO2大于90%PEEP,并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确定。

  • 标签: 呼吸力学 压力-容量环 机械通气 肺泡 潮气量 气道压
  • 简介:患者是否会出现气管内插管困难,是麻醉前查体中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术前能做到精确预测插管困难问题,就可避免插管困难误诊率和危险性,这是麻醉医生一直在追求着目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气管插管困难预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气管插管困难 气管内插管困难 麻醉医生 预测方法 麻醉前 误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