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该院40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6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24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2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反应需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是尿液分析仪无法替代的。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潜血反应 镜检红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临床中检测梅毒常用的三种血清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对比,评价这 3种方法在梅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各自的优缺点。 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皮肤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547例,收集阳性检出率数据并分析。 结果 TPPA法 的检出率最高,为34%,其次是 TP-ELISA法 ,略低于TPPA法 ,为30.3%,最后是 TRUST法 ,仅有19.2%。两两比较中, TPPA法 与TP-ELISA法 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 TPPA法 与TRUST法 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 0.01), TRUST法 与TP-ELISA法 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 TP-ELISA法 阳性检出率高且操作方便,可作为常规筛选检测;TPPA法 检出率高,但是其操作时间较长且成本偏高,适用于TP-ELISA法 筛选出阳性标本的进一步检测。

  • 标签: [ ]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棉条固定法与粘贴式棉片固定法对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气管切开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了病人各37例。观察组采用粘贴式棉片固定带,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棉条固定法进行对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固定。观察两组病人气管套管脱出率、颈部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气管套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颈部皮肤受损情况比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粘贴式棉片固定法能够降低气管套管脱出率,并且对颈部皮肤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管套管 固定方法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比较革兰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andeosinstain,HE)、吉姆萨染色(Giemsastain)和六胺银染色(GomorisMethenaminesilvernitratestain,GMS)在诊断肺孢子菌肺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例典型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的痰液,经消化处理,离心,涂片,分别进行革兰染色、HE染色、吉姆萨和六胺银染色,油镜观察。结果革兰染色未见可疑结构;HE染色肺孢子菌包囊壁不着色,呈透明的晕圈状,囊内小体4~8个呈蓝紫色;吉姆萨染色包囊壁不着色,可见清楚的轮廓,囊内小体核蓝色,囊内容物紫红色;六胺银染色肺孢子菌包囊壁棕到黑色,结构清楚,囊内可见圆形的核状物和特征性的括弧状结构。结论常规使用的革兰染色无法诊断肺孢子菌,其他3种方法均可选择,合理的方案是用吉姆萨染色筛选,用六胺银染色确证。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六胺银染色 革兰染色 HE染色 吉姆萨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动力骨宽(DHS)、锁定钢板(L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动力髋螺钉固定组(A组)20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B组)16例,防旋髓内钉固定组(C组)26例。手术时间A组(96±15)min,B组(76±14)min,C组(61±10)min,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获随访,时间6-18月。结论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A组优83.33%,B组85.71%,C组89.28%。结果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与DHS、LCP比较,PFNA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中占有优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锁定钢板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股骨干骨折的优缺点。方法18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113例,女74例,年龄3,79岁,平均3l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骨牵引32例,皮牵引9例,加压钢板内固定71例,外固定支架治疗38例.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2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膝关节功能优93例,良48例,优良率88.9%。其中发生浅表感染13例,深部感染1例,内固定失败2例,延迟愈合(6个月)4例。经过相应处理均获得愈合。结论牵引、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分别有其不同的适应症和优缺点;根据骨折情况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相比而言交锁髓内钉较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更适合于治疗股骨干骨折,而对于软组织损伤和污染较重的骨折,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更为安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时有效的治疗处置方法,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方法将30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发生输液外渗后即用75%酒精湿敷于肿胀部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湿热敷,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h实验组局部肿胀完全消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长对治疗过程满意度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75%酒精湿敷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湿热敷,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75%酒精 湿敷 小儿输液 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和消毒,预防院内感染。方法对普通医护人员260人随机分2组进行监测(实验组用六步洗手法洗手1.5分钟;对照组用传统洗手方法洗手1.5分钟)。结果实验组合格率为100%,对照组合格率为83.0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效果优于传统洗手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患者80例,分两组,非手术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横“8”形绷带外固定;手术治疗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肩关节功能。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低于手术治疗组。短期内对肩关节功能手术治疗组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可快速恢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短期内肩关节功能优于非手术治疗组,但两组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锁骨中段骨折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药物引产加清宫术和人工钳夹术两种不同方法终止早孕晚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孕10-14周的妇女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清宫术和传统的人工钳夹术终止妊娠。观察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加清宫术的终止妊娠成功率与传统的人工钳夹术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全流产比人工钳夹术低(P<0.05)。在终止妊娠过程中,药物引产加清宫术的轻痛率较钳夹术明显增高(P<0.001),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钳夹术明显减少(P<0.05),近期并发症较钳夹术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药物引产加清宫术用于终止早孕晚期具有流产率高、病人痛苦少、近期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孕晚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孕10-14周 近期并发症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及送管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进行救治的需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0例婴儿,其中对照组患者行留置针双手送管。观察组患者行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穿刺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和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穿刺法能够提高成功穿刺率,增加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 标签: 静脉留置 穿刺 送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与良性肿瘤不同放射诊断方法的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154例良性肿瘤及肺癌患者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154例患者分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且每组共有患者77例。而第一小组主要采用的是CT检查。第二小组主要是应用的是X线胸片检查,最后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以及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鉴别诊断效果的有效对比,来对所采用的检查方式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第一小组患者不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要高于第二小组,而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也要好于第二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肺癌与良性肿瘤患者来说,借助CT的方式来进行检查,能够更好地确保诊断的检出率,所以CT检查对于相关患者来说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放射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用两种不同的髓内固定方法(Gamma钉和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对2000~2003年在我院采用Gamma钉和PFN治疗的20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116例用Gamma钉治疗,89例用PFN治疗.结果19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3.5个月.Gamma钉组:手术时间为68.3min(48~106min),术中失血量为261mL(180~400mL),下地行走时间为5.0周(2.3~8.9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6周(7.1~12.6周);PFN组:手术时间为48.0min(36~85min),术中失血量为192mL(120~360mL),下地行走时间为5.3周(2.5~8.1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8周(6.9~12.1周).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髓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地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Gamma钉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较高.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GAMMA钉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检验科 2019年 1~12月之间接受血常规检验 8 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末梢采血(对照组)和静脉采血(实验组)检验,每组各 40 例。 对比不同采血方法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 MCV、 RBC、 PLT、 HCT、 Hb和 WBC等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明显低于实施末梢采血的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实施静脉采血方法获取检验标本,能够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单层培养细胞总RNA提取过程中先行细胞消化或离心富集对所提RNA质量是否产生影响。方法培养NGF诱导的PCI2细胞,采用Trizol试剂提取RNA:离心组(A)先将贴壁生长细胞经胰酶消化、离心获得细胞沉淀,加入1mlTrizol进行RNA提取;直接组(B)将培养液弃尽后直接加入Trizol试剂(1ml/10cm2瓶壁)进行RNA提取;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NA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NA浓度和OD260/OD280比值。结果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直接组出现3条清晰的条带(28S、18S和5s条带),离心组在电泳末端5S区出现粗大的条带。两组OD260/OD28比值相似,约为1.6。直接组组间样品间RNA浓度相差较大。结论采用离心法和直接法提取贴壁细胞总RNA,先行细胞离心富集增加了RNA降解机会,直接法提取的RNA质量较高,考虑对后续实验的影响,直接法更优于离心法。

  • 标签: 单层培养细胞 RNA提取 离心法 直接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输液贴的不同粘贴方法,对拔针效果的比较方法将225例输液患者随即分组,观察医用输液贴不同粘贴方法在拔针时效果比较。结果针眼粘贴组和整张输液贴针柄针眼粘贴组在拔针时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两组与针柄粘贴组、针柄针眼粘贴组在拔针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柄粘贴组与针柄针眼粘贴组在拔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针柄粘贴组与针柄针眼粘贴组在无痛拔针、皮肤出血、皮下淤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柄针眼粘贴组与其他方法固定粘贴组在拔针时效果比较,更能无血无痛拔针、更易拔针、更省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