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安全性。方法32例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于雾化吸入前和雾化吸入后监测神志、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耐受性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后患者患者的PaCO2没有升高,神志没有变化(P>0.05),治疗后PaO2、脉氧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于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

  • 标签: 氧驱动雾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104例喘息型肺炎患儿,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52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77%,P<0.05。结论对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型肺炎患儿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病变消失,提升临床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全程系统化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 辅助治疗 小儿喘息型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应用于下颌阻生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下颌阻生牙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拔牙技术,观察组患者应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对比两组患者下颌阻生牙拔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手术过程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满意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下颌阻生牙患者采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高速涡轮机 微创拔牙刀 下颌阻生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应用于下颌阻生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下颌阻生牙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拔牙技术,观察组患者应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对比两组患者下颌阻生牙拔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手术过程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满意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下颌阻生牙患者采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高速涡轮机 微创拔牙刀 下颌阻生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各37例的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的各项潮气呼吸肺功能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利于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氧气驱动下配合加温式微量泵输液器持续滴入法较传统的间断人工定时滴入法的加温及湿化效果显著。方法选择40例病人采用氧气驱动并配合加温式微量泵输液器持续滴入法,对比传统的间断定时滴入法,在所需要的护理操作时间;痰液性状;肺部情况(听诊);血氧饱和度;是否起到加温、湿化作用;平均拔管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护士的操作时间仅是传统方法的1∕14.4;无一例患者出现痰液粘稠、有异味;患者平均提前3‐8天拔管。结论氧气驱动并配合加温式微量泵输液器持续滴定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氧气 加温 湿化 微量泵 持续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万托林联合爱全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高原地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元月—2013年2月收治的海拔2260m~4000m中度地区喘息性肺炎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全部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联药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及相应的临床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喘憋、呼吸困难、肺部罗音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喘憋、呼吸困难、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三联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再配合临床路径护理,能迅速缓解症状,改善通气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联药物 氧气驱动雾化 高原婴幼儿喘息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介传统方法与单一传统方法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7例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相同,实验组增加采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果实验组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9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在预防普外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而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常规劈凿法与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颌阻生齿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劈凿法拔除,予以试验组实施高速涡轮机拔除,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下颌阻生齿患者实施高速涡轮机拔除,既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常规劈凿法 高速涡轮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治疗5天后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后的效果。结果在治疗5天之后,观察组显效21例,好换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都是小儿哮喘常见的治疗方法,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儿科进行治疗的89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雾化吸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压缩泵组和氧驱动组,氧驱动组患儿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按和布地奈德治疗,压缩泵组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同样药物治疗,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结果氧驱动组患儿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95.91%,压缩泵组患儿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氧驱动组患儿其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优于压缩泵组(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哮喘患儿方面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且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该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哮喘 儿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氧驱动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儿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为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治疗结局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使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在此同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2),两组均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药物使用为糜蛋白酶和生理盐水;观察组使用药物为生理盐水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其它抗感染、对症等治疗相同。结果观察组雾化吸入后30min喘息症状好转总有效率优于B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不同药物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不同,吸入布地奈德比吸入糜蛋白酶更优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 标签: 氧气驱动 超声雾化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儿科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运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消除时间、胸闷咳嗽消除时间、住院时间、最大呼气流量治疗前后对比情况。结果在呼吸困难消除时间、胸闷咳嗽消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恢复速度上,观察组各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呼气流量方面,观察组治疗后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加速疾病恢复速度,改善呼吸功能更为明显,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合低分子肝素与单一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例和5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相同的循证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果实验组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5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 腹腔镜 直肠癌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和盐酸安溴索联合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的300例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安溴索氧气驱动雾化进行吸入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和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婴幼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安溴索氧气驱动雾化进行吸入式治疗可大幅改善婴幼儿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布地奈德 盐酸安溴索 氧气驱动雾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记录治疗5天后,临床症状、体症减轻及消失的时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5天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0%及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及62.5%(P<0.001),观察组呼吸困难,喘息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喘憋症状,缩短病程。

  • 标签: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中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01/2013-12间12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P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联合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急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喘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小儿哮喘实施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哮喘 氧气驱动 硫酸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