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高宗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高宗元

高宗元

高宗元

(光山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光山465450)

【摘要】目的: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儿科进行治疗的89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雾化吸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压缩泵组和氧驱动组,氧驱动组患儿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按和布地奈德治疗,压缩泵组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同样药物治疗,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结果:氧驱动组患儿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95.91%,压缩泵组患儿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氧驱动组患儿其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优于压缩泵组(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哮喘患儿方面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且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该方法安全可靠。

【关键词】哮喘;儿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氧驱动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42-02

小儿哮喘是临床儿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反复喘息等。临床上治疗小儿哮喘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来缓解其临床症状,雾化吸入后可明显稀释痰液、改善支气管痉挛以及消除炎症等,此外该方法用量较少、起效作用快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1]。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小儿哮喘最为常见的两种雾化吸入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儿科进行治疗的89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并对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便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提供参考依据。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儿科进行治疗的89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分会呼吸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均知晓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未采用激素治疗,且无支气管异物、心脏衰竭、呼吸衰竭等疾病。根据雾化吸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压缩泵组(40例)和氧驱动组(49例),其中压缩泵组患儿女性18例,男性22例,最低年龄为11个月,最大年龄为5岁,平均年龄为(3.0±1.2)岁,哮喘严重程度包括21例轻度哮喘、15例中度哮喘、4例重度哮喘,每分钟平均呼吸次数为(37.8±9.4)次,每分钟平均心率为(128.9±7.8)次;氧驱动组患儿女性20例,男性29例,最低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为6岁,平均年龄为(3.3±1.7)岁,哮喘严重程度包括25例轻度哮喘、18例中度哮喘、6例重度哮喘,每分钟平均呼吸次数为(37.9±9.1)次,每分钟平均心率为(127.8±8.9)次。两组患儿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化痰、止咳、平喘以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和护理。氧驱动组患儿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按、布地奈德治疗以及氯化钠注射液,操作方法为将上述药物放置入雾化器,氧气流量控制在每分钟5~8L;压缩泵组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同样药物治疗,先将药物放置入雾化器,随后将其与空气压缩泵相连接,开启电源进行雾化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要确保患儿呼吸道畅通,雾化吸入结束后予以洗脸和漱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儿憋喘、呼吸困难和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呼吸明显恢复正常,可停止用药;有效指患儿憋喘、呼吸困难和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呼吸有所恢复,仍需使用雾化治疗;无效指患儿临床症状以及呼吸未见明显恢复或较前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由专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采用以率(%)表示,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经卡方和t检验。

2.结果

2,1氧驱动组和压缩泵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氧驱动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2例,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95.91%,压缩泵组患儿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3,P=0.0367)。

2.2氧驱动组和压缩泵组患儿其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

氧驱动组患儿其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优于压缩泵组(P<0.05);见表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指由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许多成分或细胞共同作用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和反复喘息等,该病一般多发生于清晨和夜间,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2]。临床上目前常采用复方异丙托溴按和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两种药物具有显著地抗过敏、抗炎以及扩张支气管等作用。两种药物的主要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通过雾化器使药物分散成微小颗粒,经肺部和呼吸道吸入后直接作用于病灶处,因此雾化吸入具有作用强、起效快以及用量少等优点,可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起到显著作用。氧气驱动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两种常用的雾化吸入方式,合理选择雾化吸入方式是临床治疗患儿哮喘的关键环节。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主要借助空气为动力,将药物形成一种粒度较小的雾滴分子,使药物能快速作用于肺部组织,从而有效缓解水肿和支气管痉挛[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主要以氧气为动力,同样可起到快速消除炎症以及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本文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儿科进行治疗的89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并对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便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氧驱动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优于压缩泵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夏文芬[4]和胡礼慧[5]等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哮喘患儿方面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且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该方法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程丽.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73-74.

[2]罗智英.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130-3131.

[3]刘美凤.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4):691.

[4]夏文芬.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8):903-904,909.

[5]胡礼慧.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2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