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其不良情绪方面有何作用。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因恶性肿瘤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其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抑郁、焦虑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不良情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对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2016.5—2017.3)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佳。

  • 标签: 不良心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对其不良情绪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研究组(认知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后不良情绪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相关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认知护理的效果显著,能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机体免疫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认知护理 不良情绪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以及对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指导临床诊治护理实践。结果联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抑郁焦虑心理改善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焦虑心理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舒适护理的应用对于降低高龄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入常规组和舒适组,对比两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舒适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常规组为31.11%,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为高龄肺癌化疗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舒适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龄肺癌 不良反应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用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某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儿童共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用药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合理用药、误服药物以及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全社会都应对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

  • 标签: 儿童 用药 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2例,均予以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治疗过程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鼓励慢乙肝病人对不良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脑力激荡法”制定恰当的对策并在研究组患者中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头脑风暴 慢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对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进行不良情绪自我调节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接收的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患者共134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均分为A、B两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而对A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中添加针对性心理疏导,包括不良情绪自我调节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A组患者情感正常患者所占比例为80.60%,明显高于B组的41.79%,另外A组患者眼压控制水平以及住院治疗时间上均优于B组患者,上述差异对比均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青光眼患者在心理护理环节中,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消除负面情绪,对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情绪 自我调节 青光眼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药物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规律与否分为用药规律组90例、用药不规律组98例。观察两组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紊乱与胃肠道反应;规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35.6%,明显低于不规律组的60.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与年龄、临床症状、合并症及高危因素等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较低,容易出现精神紊乱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情况。因此,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同时总结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控制,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术的1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5)和综合组(n=9),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综合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营养不良影响。结果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综合组患者的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变营养不良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用药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选取我院内科病房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0例老年患者为对象,均接受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分成ADR组和非ADR组,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DR组、非ADR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病种数目、营养状况、给药途径、给药疗程、给药剂量、用药种类数目、肝功能、肾功能、ADR病史资料的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高,影响因素众多,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合理用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药物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用药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多种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头痛、恶心、咳嗽、低血压等;其中45~60岁高血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9.11%,60~78岁高血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用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68%,联合用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正确合理联合使用高血压药物,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药物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神经衰弱患者8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等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试验组患者结合心理护理进行治疗。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的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临床应用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有重要的价值,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衰弱 不良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将240例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在一般预防处置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和注射过程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预防处置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240例病人中,观察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10例(8.3%),对照组发生29例(2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狂犬病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不孕不育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不孕不育患者在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孕不育 不良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血液灌流)联合HD(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HD治疗,观察组给予HP联合H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和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且营养指标提升程度高,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血液灌流)联合HD(血液透析)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况,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40例血透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流程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透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流程管理 血透室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港式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近期不良心脏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4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进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置入支架时的不良情绪及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冠心病行PCI患者置入支架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及不良情绪,降低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脉介入 改进护理方式 心脏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奥美拉唑 氯氮平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