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军人因为职业特殊性,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会对个人的健康水平和事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关系到部队整体的战斗力。本文阐述了心理压力对军人的危害,并提出了缓解压力的措施,最终提高军队的工作质量,促进军人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心理压力 军人 不良影响 来源
  •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大多研究表明FD主要由胃肠动力障碍引起,胃肠动力障碍常表现为胃排空延缓。然而胃排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影响。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胃排空障碍,进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故胃排空的影响因素倍受关注。本文在复习有关胃排空影响因素的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报道,旨在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胃排空障碍相关性疾病奠定基础。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排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妊娠妇女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改变,特别是助孕技术的发展,使高龄初产妇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在职业女性中,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人数的比例增加更加明显达2.70%~3.70%,这一现象发引起了社会和医疗界的关注1。据文献报道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高,与机体疾病的发生规律一致2,3,故为了更好地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产科工作者在密切观察高龄孕、初产妇的整个孕期健康状况以外,还要特别关注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做好初产妇孕期全过程每个阶段的生理、心理保健工作,提高高龄初产妇对妊娠分娩的认识,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生期身心保健,积极处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开展围生期心理咨询和干预,对提高高龄初产妇母子生活及生存质量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同时对促进顺产、减少难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实践证明,加强围生期的监护保健和对妊娠并发症的预防,通过采用积极地保健措施,可有效地降低高龄初产妇的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高龄初产 妊娠 保健 分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10月某医院3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对在岗的5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查对制度不落实、评估能力不足、工作态度不严谨是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水平,进而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阿司匹林 常见不良反应 特殊不良反应 凝血障碍 瑞夷综合征 水杨酸反应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鼻咽癌放化疗患者4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放化疗期间干预组24例病人在住院期间除进行常规的鼻咽癌护理外还包括详尽的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对照组按照鼻咽癌常规护理及宣教,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反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放射性皮炎及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化疗期间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鼻咽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以及对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指导临床诊治护理实践。结果联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抑郁焦虑心理改善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焦虑心理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草药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均采用中草药清洁换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无需二期缝合。结论中草药对切口愈合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切口愈合不良 清洁换药 脂肪液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于本院治疗的160例妇科恶性肿瘤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组)各80例,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良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化疗过程中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颈癌 放化疗不良反应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及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个月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共出现副反应、各项功能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个性化护理措施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的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 放疗 中医 个性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4名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3组,每组68例。3组输液速度分别为20滴/分,26滴/分和33滴/分。结果3组患者在皮肤血管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所需时间及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时应将输液速度控制在26滴/分,患者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少,且所需输液时间适应。

  • 标签: 输液速度 七叶皂苷钠 皮肤血管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笔者在文中主要从中药的安全现状和引发的不良反应出发,找到中药安全事件促发的原因,通过探讨后提出改进中药安全服用的措施和方法,明确中药的合理用药,提高中药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用药 不良反应 合理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不良事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上报护理部285例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行RCA分析。结果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护士占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59.3%,其中有31人多次(3次及以上)发生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前四位分别是管路事件、药物事件、皮肤事件、跌倒事件;不良事件相对聚集病区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血管介入中心。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神经外科管路事件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根本原因分析法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临床合理用药、药品遴选、新药研发、以防药害事件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安全用药意义和社会意义,从而让临床用药的医生和药师、患者、药品监管人员和部门,以及社会广大群众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呈报、收集、分析、整理等监测工作。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ADR)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5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人员资源不足等有关。结论加强ICU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合理的人员配置,可有效预防ICU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各个科室上报152例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作为资料,对其临床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为21岁以下,5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较高,且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最高。结论老年及小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过敏反应占不良反应发生首位。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1。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院护理部倡导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非处罚原则是指在差错发生后,不惩罚犯错者,而是寻找差错发生的原因,改进相应的流程2。在鼓励不良事件上报的同时,正确处理所发生的不良事件,使护士不再重犯同样的过错,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研究的热点,其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个人执行上的检讨。2011~2012年我院共计上报护理不良事件9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主动上报 原因分析 非处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门诊药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监测药品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退药处方和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原因和严重程度。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多样,原因非常复杂。结论加强药房专业人员业务素养,开展全方位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