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产妇中应用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1月选取我院13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士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剖宫产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护理干预 分娩质量 剖宫产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60,接受常规护理)和护理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妊娠晚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记录两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常规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17例(28.33%)、43例(71.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8例(13.33%)、52例(86.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3月我院≥35周岁的早期妊娠(13周末以前)、中期妊娠(14-27周末)、晚期妊娠(28周及其后)孕产妇各40例,共120例,根据妊娠阶段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再将A、B、C三组每组都分为试验组A1、B1、C1和对照组A2、B2、C2,共6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抑郁者占23.4%,低于对照组,P<0.05;A1组抑郁者占0.0%;B1组抑郁者占20.0%;C1组抑郁者占50.0%,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且高龄产妇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时间越早产后抑郁发生率越低。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58例产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是29例,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护理以及助产士护理方式,护理指导之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 分析和对比两组两组案例的负面情绪评分可知,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助产士护理方式,效果明显,可缓解产妇的疼痛现象,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助产士护理 产妇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娩产妇的院前抢救和护理配合体会。方法:研究人员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分娩产妇当中选择出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为分娩产妇的院前抢救以及整个护理过程。结果:30例分娩产妇均经过院前抢救均实现的安全抵达医院,在护理配合下,完成了顺利分娩。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在出诊之前落实好药品、医疗设备仪器、救护车以及出诊人员等准备工作,提高分娩产妇抢救的有效成功率。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需要有着熟练的抢救技能,扎实的抢救知识,保证开展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实现分娩产妇的顺利分娩,得到珍贵的抢救时间。

  • 标签: 分娩产妇 院前抢救 护理配合 体会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产妇接受助产士的护理对分娩质量会产生的影响。 方法:本课题中共纳入产妇 56 例,均在我院分娩,时间限定在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间,将摸球法作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共有产妇 28 例,实施的是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样有产妇 28 例,实施的是助产士护理,对比指标为两组的分娩质量。 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产后 2h 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产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的同时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上有显著性,即 P < 0.05 。 结论:于产妇分娩期间开展和落实助产士的护理,不仅可促使分娩质量进一步提升,还能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产妇 分娩质量 助产士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抽选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 80 例),按照随机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 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情绪评分。 结果 实施护理前,两组情绪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产妇使用 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产妇 产后 负性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研究范围的 114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分派到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范围是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期间,助产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分别应用到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 小组间新生儿的宫窘迫以及窒息情况发生几率比较结果显示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组内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7.02%)比对照组患儿( 26.32%)低;以小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各项指标作为资料参与统计学对比研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然分娩率比较上研究组( 66.67%)高于对照组( 52.63%)。结论 高龄产妇妊娠过程中以助产护理模式干预产妇分娩活动,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对新生儿的并发症预防效果也十分显著,临床上对助产护理模式持肯定态度。

  • 标签: 助产护理 高龄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优质护理策略对产妇抑郁情况进行改善,进而保障产妇在健康的情绪状况下完成分娩。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为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针对 120 例产妇开展调研。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分析产后抑郁和焦虑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产妇的焦虑情绪评分 为( 24.1±3.8 )分, 抑郁情绪评分为( 25.4±2.6 )分, 对照组 则分别 为( 29.5±2.5 )分 和( 30.1±3.8 )分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7% ( 58/6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8.3% ( 53/60 ),说明优质护理得到了患者更高的评价。 结论: 采用 优质护理策略有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焦虑情绪,并能够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优质护理服务 产妇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初产妇顺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8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产妇人数各90例。其中,对照组的产妇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接受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比对照组产妇更高,剖宫产率也明显更低于对照组产妇;除第三产程外,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采用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升了产妇的顺产率,缩短了产程时间,保障了产妇以及胎儿的安全及健康,妇产科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顺产 剖宫产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孕妇5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预见性组,各26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孕妇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见性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组产妇产后2h出血、24h出血、产后出血率,低于常规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组产妇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常规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提升自然分娩率,改善负性情绪状态,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初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非母婴同室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选择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之间,研究对象纳入我院在研究时间内诊治的98例产妇,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术后为母婴同室进行护理,产妇数量为51例,而研究组产妇术后为非母婴同室进行护理,产妇数量为47例,在护理后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产妇的负面情绪评分数据,并予以统计学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对98名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产妇在产后需要进行母婴同室以及丈夫、家属陪伴的人数最高。此外,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在予以母婴同室前,所有产妇的负面情绪评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而在为对照组产妇予以母婴同室后,产妇的负面情绪水平明显优于研究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婴同室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艾灸在初产妇产后初期乳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产后乳胀的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6例采用艾灸疏通乳腺管处理;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热敷按摩方法,观察两组乳房胀痛消失时间及24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实验组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24h乳汁排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护理产后乳房胀痛效果明显优于热敷按摩疏通乳腺管传统方法。

  • 标签: 艾灸 初产妇产后初 乳胀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剖宫产产妇的再次妊娠,且为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措施的强化管理,为产妇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对象,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114 例,在随机分组下进行不同护理措施的讨论,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产妇分娩全过程的护理措施,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结果。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流程,有利于对再次分娩产妇提供产程上的帮助,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其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产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12例作为观察样本,参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6例产妇,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2组在护理效果上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2个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肛门排气、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的差异均为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可显著提高舒适度,促进泌乳和身体康复,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的效果。方法:收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接受的60例产妇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0例,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进行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干预后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是93.3%,和对照组的资料对比得知,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几率是6.7%,对照组的剖宫产几率是13.3%,观察组的轻度窒息几率是3.3%,对照组的轻度窒息患者几率是13.3%。结论:针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方式,其优势相对明显,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落实。

  • 标签: 分娩镇痛 体位护理 产妇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