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发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实习的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能够提高肿瘤内科实习学生的护理水平和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分层次护理教学 肿瘤内科带教
  • 简介: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社会对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社区护理教育将成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发展方向。某校自2004年下半年起对04级护理专业学生实行了专业方向(模块化)的教学改革试点,对学生从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和循证护理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培养出既能适用于大中型医院的护理工作。又能适用于社区护理工作的新型社区护理人才。据此提出适时调整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 标签: 高专高职 护理教育 社区护理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工作的60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均匀的将这60位护理人员分成两组,每组30人。对观察组采取分层次护理管,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患者满意程度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30位护理人员相比较,无论是从工作态度、患者满意程度以及医学护理理论知识等方面,实验组中的30位护理人员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良好的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而且还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起到间接提高的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科(重症医学科)护士14名,采取护理叙事的研究方案,于病例讨论会中叙述当患者病情出现异常时的护理措施,从而评估不同学历以及不同职称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结果护理后,本科学历和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显著优于大专、中专学历和护师、护士,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拥有大专学历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和具有中专学历护士相比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评估,有利于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级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推动了临床护理学模式的发展和改革。

  • 标签: 护士 重症护理 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分层次带教在产科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学生119人,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62),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层次带教可明显提高产科手术室护生带教的教学效果,临床护生教学中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教学模式 分层次带教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工作的60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均匀的将这60位护理人员分成两组,每组30人。对观察组采取分层次护理管,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患者满意程度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30位护理人员相比较,无论是从工作态度、患者满意程度以及医学护理理论知识等方面,实验组中的30位护理人员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良好的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而且还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起到间接提高的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层次培训模式对临床护士技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40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将护理人员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培训;实验组护理人员则采用分层次培训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士技能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以及护理质量等指标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培训模式能提升护理人员临床护士技能,也能促进护理质量提升,价值显著。

  • 标签: 分层次培训模式 临床护士技能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层次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比观察我院在实行护理层次管理前后的护患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经过对比观察发现,在实行护理层次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在健康教育、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文书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结论在临床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理层次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显著地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层次管理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成次管理在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护理工作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经护理人员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组人员各20例,研究组进行分层次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结果研究组给予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获得相应提高,并且工作压力指数相对降低;而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明显上升,其满足度、护理质量明显降低。(P<0.05)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分层管理方式,有助于降低员工压力,提高工作质量与满意度,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具备重要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满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近期在我院开展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方法,对比分析开展分层次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开展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开展分层次管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水平,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分层次 管理 护理 专业知识 技能
  • 简介:目的:深入讨论AHP层次分析法在放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该文采用科室多年积累的数据,将AHP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放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从医护人员工作绩效和能力素质两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较全面的分层护理效果评价体系,以确定医护人员以及设备所占的权重,并给出不同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AHP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放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可较为全面的评价放疗科护理质量和水平。结论:AHP层次分析应用于护理质量综合评价,对评价和提升放疗护理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同类型的医院护理效果评价均适用。

  • 标签: AHP 分析层 逼近权重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不够活跃,能力水平较低,会使她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出色的表现。因此,要展开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有效评估,高效而有序地推进管理工作,研究不同的管理对策,借此提升不同层次护士的护理服务意识、专业水平、工作积极性等,在接下来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的工作表现越来越好,可以为重症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将20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要求她们回顾性分析自己的重症护理服务过程,在护理讨论会上,积极阐述不同的护理场景和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由护士长+资深护师+专业护师,凭借自身的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用于评估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结果。护士的职称不同,所以,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不同;学历不同,也导致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不同。职称低和学历低的护士,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结论:现阶段,应进一步提高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同时考虑到“职称因素”以及“学历因素”,加强科室内部的护理管理,不断开展护理培训,保证培训形式的多元化,实现护理质量的全面改进,在相关的护理会议中,集中探讨一系列的有效护理措施,使护士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让病患们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加信任医护人员。

  • 标签: 不同层次护士 重症护理思维能力 评估管理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层次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抽取2021年8月到2023年11月间42例感染性休克病患,依照双盲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而后者则接受分层次护理。就最终的干预成效、满意度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3%,较对照组80.95%更高,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23%,较对照组66.66%更高,P<0.05。结论 针对ICU感染性休克病患,为其实施分层次干预策略后,能够使整体的疗效得到进一步优化,以此可取得病患家属的认可,对优化病患生活质量亦可发挥较大帮助,值得持续推崇。

  • 标签: 分层次护理 ICU 感染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较。方法消毒供应室在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分析对比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不同层次护理管理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次数(1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次数(48),而考核分数(92.92±2.24)高于对照组的考核分数(72.23±2.32)。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不同层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科室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安全防护意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不同层次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护士防护意识 临床影响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调动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法根据护士学历、职称、资历、专业能力,按工作职责和临床角色分层次设岗,并按比例配置,以分组形式与医生同步分管病人,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为小组的框架,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的护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结果相对固定的分层次分组管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2%,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同2009年相比多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对护理管理进行有效的改革,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价值,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分层次管理 护士
  • 简介: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需求层次,分析关联因素,指导艾滋病防治措施制定。方法以四川省绵阳市辖区MSM为对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需求层次、社会活动网络、性行为等内容。关联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1172人,需求层次结构为生理需求占20.1%(236/1172)、安全需求占66.2%(776/1172)、交友需求占8.4%(98/1172)、尊重需求占2.5%(29/1172)、自我实现需求占2.8%(33/1172);不同需求层次调查对象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依次为11.4%(27/236)、4.5%(35/776)、7.1%(7/98)、3.4%(1/29)、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独立统计学关联的变量: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相比:文化程度(OR=0.408)、社会活动网络(OR=0.374)、近1年做过HIV检测(OR=4.025)、近6个月肛交人数(OR=1.639)、近6个月肛交保护性(OR=9.165);交友需求与生理需求相比:婚姻状况(OR=2.763)、流动MSM(OR=1.919)、艾滋病知识(OR=5.207)、近6个月肛交人数(OR=2.809)、近6个月肛交保护性(OR=3.143)、互联网型性伴(OR=0.275);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与生理需求相比:社会活动网络(OR=0.268)、艾滋病知识(OR=18.420)、近6个月肛交人数(OR=3.517)、近6个月肛交保护性(OR=5.108)、互联网型性伴(OR=0.318)(P〈0.05或P〈0.01)。结论MSM处于低级需求层次,安全需求突出。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等与需求层次相关,生理需求占主导,MSMHIV感染和传播风险较大,是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需求层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探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运用于大专外科护理学课堂,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分层次 分目标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护理。方法对科室13名护理人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大部份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极少部分需要得不到满足。结论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护理管理者的良师益友,它在护理管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需要层次论 护理人员 管理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