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北魏郦道元先生治学严谨,史学渊博,资料丰富,记事详赡。其所著《水经》40卷,对后世影响巨大,学者多所尊崇。但因当时交通不便,全国河流纵横、水源交叉,不可能皆亲诣踏勘。其资料,或得于前人著述,或得于时人口碑,其间不无讹误,致使后之研究者混淆不清。今本“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之精神,愿就郦氏对汉水上游今汉中市境内几处记载讹误,作以考辨,以利后学。

  • 标签: 《水经注》 史迹 治学严谨 资料丰富 郦道元 研究者
  • 简介:胡曾,生卒无考,籍贯邵阳,或谓长沙,唐懿宗咸通中屡皋进士不第,历游方镇幕府以终,盖晚唐时人。胡曾有(安定集)十卷,已佚;(咏史诗)三卷,今存。(咏史诗)共收七言绝句一百五十首,以地名为题,皆咏“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胡曾咏史绝句对古代的历史小说及蒙学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如被宋元讲史话本、

  • 标签: 《咏史诗》 胡曾 注本 七言绝句 历史小说 咏史绝句
  • 简介:整理并披露一段尘封于70多年前成都僧众在抗战最艰难岁月的义举史实,除了有对成都抗战历史文化中一些几乎淹没沉寂的点滴史实聚沙成塔补白的意思外,对于后人了解这座底蕴厚重的现代城市颇有益处。

  • 标签: 抗战期间 史实 成都 历史文化 现代城市
  • 简介:<正>新旧《唐志》都把古代的史籍分为十三类,《起居》是其中之一。“起居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不言而喻,研究统治集团内部的问题,《起居》是不可缺少的。最早,“汉武帝有《禁中起居》,后汉明德马后撰《明帝起居》,然则汉时起居,似在宫中,为女史之职。然皆零落,不可复知。今之存者,有汉献帝及晋代已来《起居》,皆近侍之臣所录。”据《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记载,汉献帝以后到唐朝的各种《起居》,就有三十七种。可惜,现在这些《起居》大都已散失了。对现存的温大雅所撰的《大唐创业起居》(以下简称《创业》)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对这类史书有进一步的了解。

  • 标签: 起居注 太原起兵 李建成 李世民 新唐书 突厥
  • 简介:笔者在阅读陈桥驿先生点校的殿本《水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以下简称陈本)时,发现一些标点疑误,便随手记下。后来看到了鲍善淳先生的《新版戴本标点献疑》——文,于是删去与其重者,余有数十条,分类加以讨论。

  • 标签: 陈桥驿 殿本 《水经注》 标点问题 句法 句意
  • 简介:《六书略》为宋郑樵所著《通志》'二十略'之一,是一部讲解汉字形体构造的开创性著作。由历史学家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通志二十略》,是该书目前唯一的点校本。由于《六书略》讨论的是汉字的古形、古音、古义,整理点校的难度极大。鲁国尧先生在提及此书的校勘时,曾多次强调音韵学知识的重要性~①。笔者

  • 标签: 《广韵》 点校本 《集韵》 鲁国尧 王树民 《通志》
  • 简介:是反映乾隆时期山东方音的韵书.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部方音韵书的得失,重点分析其294条眉牵涉到的500余字的读音.讨论它们反映出的方音演变规律和偏旁误读、形近误读、训读字等语言文字应用问题.

  • 标签: 眉注 山东方音 偏旁误读 形近误读 训读字
  • 简介:北魏郦道元《水经》,是历史地理学科的经典文献,也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长期以来,由于《水经》研究的专门化,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考据学到文学,包罗万象,逐渐形成了'郦学'这样一门内容浩瀚的学问。在郦学研究史上,百花齐放,先后出现了以区别经、考证字句为特征,以明朱谋(?)肇其端、以清戴震殿本《水经》为集大成著作的考据学派;产生了以'囚捉幽异、掬弄光彩'(明谭元春语)为特征,以明钟惺、谭元春为代表人

  • 标签: 《水经注》 整理本 考据学派 郦学 谭元春 陈桥驿
  • 简介:清初朱鹤龄和钱谦益在杜诗过程中的离合关系以及两家杜诗的异同,堪称杜诗学中的一大公案。当时除了朱、钱两人互相辩难之外,双方的亲友门生也多有上阵助战者。双方各执一词,难有公允之论。到了现代,洪业先生在《杜诗引得序》中首次对此重公案作了相当详细的论析,但由於洪序细述钱、朱杜之争的始末後即转而论析两种本的版本源

  • 标签: 朱鹤龄 杜甫 诗歌研究 中国 钱谦益
  • 简介:<正>清代学者汪中在总结国朝学术成就时云:"古学之兴也,顾氏开其端;《河》、《洛》矫诬,至胡氏而绌;中西推步,至梅氏而精;力攻古文《书》者,阎氏也:专言汉儒《易》者,惠氏也。凡此皆千余年不传之绝学,及戴氏出而集其成焉。"~①阮元称赞戴震以天文、舆地、声音、训诂数大端为治经之本,缜密简要,准古作者,而又博综群籍,由词通道,引领时代学术风尚,卓越当代,以绍前哲。~②作为有清一代考据学大师,汪、阮二家称扬东原治学之功,绝非虚美。戴震治经论学先考字义,次通文理,志存闻道而空诸依

  • 标签: 专言 清代学者 治经 一声之转 转语 蒋骥
  • 简介:孙星衍自年轻时即致力于研读《水经》,一生不辍。他主要是一位文献学家而非地理学家,故所校《水经》以文献搜集的丰富、经校勘的精确、文字训释的突破见长,体现了考据学派的特点,一定程度地推动了《水经》研究的进展。但他短于地理考证,因学识制约导致的不足,也限制了他在该领域的高度。孙校《水经》未经刊刻,稿本今存国家图书馆,不外借。国图又藏有清刘履芬誊录本,藉之可窥孙校《水经》的流传情况、孙校《水经》之历程、所做工作、特色及成绩。

  • 标签: 孙星衍 校释 《水经注》 流传 历程 成就
  • 简介:郑玄作为两汉古文献学的集大成者,对汉代训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所著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理之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对其加以归类分析,力求较准确地反映出郑玄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训诂条例和训诂方法,使能有裨于阅读古;并力图通过这种钩稽分析,能从总体上把握郑玄运用训诂术语简明扼要释义的方法,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玄书的训释特色.

  • 标签: 郑玄 《仪礼》注 训诂 术语 条例
  • 简介:<正>《古文辞类纂》的新工作,已由东北师大古籍所张仓礼副教授主持完成,将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古文家、桐城派大师姚鼐的著名著作,是继《昭明文选》之后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文选本.对

  • 标签: 古文辞类纂 古文家 《昭明文选》 北师大 详略得当 姚鼐
  • 简介:《说文解字。须部》“须,面毛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竟径改为“须,颐下毛也”,并说:“各本讹作‘面毛也’三字,今正。”其根据主要是以为唐人《礼记》正义所引《说文》作“颐下毛”,而不是“面毛”,故径改。

  • 标签: 《说文解字注》 《说文》 《礼记》 段玉裁
  • 简介:得悉冰心老人去世的消息,万分悲痛,一种拂不去的哀伤久久挤压着我的心房。想起和她的两次相见,我的心就有种破碎的感觉,仿佛撕裂了似地疼痛。去京修改《寒柳——柳如是传》一书时,由周达宝牵线,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冰心,请她为我题字:"真实的情感是一切创作的力量和灵魂。"

  • 标签: 冰心老人 永注 注我心
  • 简介:读《说文》段札记二则栗华1.《说文》言部"訾,不思称意也。"①段玉裁《说文解字》于篆下补"訾訾",云"逗,二字今补。"于"不思称其意"下注云:"《释训》云"翕翕,莫供职也。《毛传》云:"然患其上,然不思称其上,不思称其上者,谓不思报称其上之思也...

  • 标签: 《说文》 《玉篇残卷》 《毛传》 札记 段注 连绵词
  • 简介:郦道元《水经》卷六言:“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垣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从这段文字来看,靳强受封汾阳侯国之相关记载当无疑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史记》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与《汉书》之《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载靳强汾阳侯国信息略有出入。除梁玉绳《史记志疑》外,诸家均未作出解释。此外,汾阳侯国之定位,诸家亦所说不一。经考证,靳强起兵之年当为秦二世三年(前207)四月,起兵地点为阳夏(今河南太康),汉汾阳县故城在今山西岚县。

  • 标签: 《水经注》 《史记》 《汉书》 汾阳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