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同中国现当代社会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也历经了长途跋涉和步履蹒跚的艰辛。解放前,胡适、周作人和朱自清等学者都从事了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研究,但不管他们是从进化论还是循环论抑或用史学家的眼光来关照新文学,其目的都是为新文学确立历史主体地位,这种文学史是一元形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文学史的书写又受到当时政治体制的影响。

  • 标签: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书写 新中国成立 生态批评 生态视角 多元化
  • 简介:2008年10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承办、北大、清华和人民大学协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法、美、英、韩、印、日、新、墨、匈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空前规模的学术盛会,其中有14位学者作大会发言,258位学者在18个分组和圆桌会议上宣读了论文。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比较文学 第九届年会 文学对话 文化互动 学会
  • 简介: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学术史研究总成为学界的热点和亮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界也陆续出现阶段性、个案性的学术史研究著作:如陈众议主编的《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09)》、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陈建华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叶隽的《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等,然而能系统全面地总结、反思、预测中国外国文学学术史的著作尚未出现。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12卷)应运而生了。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当代中国 学术历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可能性 多元化
  • 简介:90年代即将结束,我们不禁要追问:90年代的文学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什么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与80年代的文学经验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些经验对中国文学的未来提示了怎么样的可能性?为此。我们约请了三位颇具影响力的批评家,提供他们的相关研究;林白、卫慧也有相关的体会(见“作家自观”一栏),我们一并献给读者。

  • 标签: 中国文学 90年代文学 个人性 主导倾向 意识形态 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