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一、问题外化技术的作用与体验式课堂1.问题外化技术问题外化(problemsexternaliz—ation)是叙事辅导的方式之一,即将人和问题分开,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问题外化式对话是建构主义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通过外化可以大大拓宽人们的叙事空间,从而实现对问题叙事的解构和重构。通常人们会把问题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好像问题是他们身上的器官一样,是其“内化了的自我”。

  • 标签: 问题外化技术 验式课堂 应用
  • 简介:本研究采用胡国定教授编制的高中生生存质量测定量表(HSS-QOLS),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年级、性别、学业成绩、文理科、是否学生干部、是否住校等六个变量,对X中学38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生命质量在性别、学业水平及是否为学生干部(含社团成员)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应因性施教,消除无视性别差异的教育现象,关注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差异,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管理和社团活动的机会等。

  • 标签: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高中生 生命质量
  • 简介:微生态系统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密切相关,中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可能是由不良的微生态系统环境所致;若要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则需要改变其不良的微生态系统环境因素。本文以一个六年级学生浩浩的个案为例,论述了微生态系统视野下心理辅导模式的操作方法。

  • 标签: 中小学生 微生态系统 心理辅导
  • 简介:焦点解决技术重视发挥个体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认为正向、积极思考带来大的改变;强调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挖掘出来访者本身的能力、资源、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本文运用焦点解决技术对一位有家庭困扰的高中学生进行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家庭关系困扰 焦点解决技术 高中生
  • 简介:来自新疆的学子们初次踏上北京这片土地,走进内高班的校同,在体验新鲜感和兴奋感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适,有的学生甚至因此失去学习动力,情绪低落。本次团体辅导在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活动、讨论及教师指导等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客观看待自己所处的适应阶段,激发归属感和积极情绪,找到适应环境的方法。

  • 标签: 内高班 新生 适应问题 团体辅导
  • 简介:<正>培训特点:全程案例研讨激发咨询灵感第一期心理咨询实战技术培训班,已圆满结束,以下是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在心理咨询的殿堂前踌躇、窥视,尽管有激情、有自信,却找不到走进去的门径。通过培训我看到了目标和方向,知道了该怎样走进去,该怎样在这个殿堂里找到自己的一隅。

  • 标签: 培训特点 王国荣 学习体会 黄一
  • 简介:本文使用中科院心理所修订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经常感受的情绪、具体的学法和时间管理等十个维度的心理行为进行自我检查与优化调适。笔者对面向高中班级团体和大量学生个案访谈所得到的典型观点和方法作对照分析,揭示能优化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的良好的学习策略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并提出方便一线教师选用的指向优化高中生学习策略指导亟待关注的基本问题。

  • 标签: 高中生 学习策略量表 十大心理行为因素 学习策略
  • 简介: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通过找出“例外”的经验,并引导来访者去看例外在何时、何处及如何发生,以协助来访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和模式,对12位青年教师进行为期5次、每次1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以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将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表明SFBT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 标签: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 职业倦怠感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本研究以甘肃省部分地区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对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流动儿童,主要体现在自信水平、情绪稳定性等方面;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比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性别、年级等变量上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显著,同时发现,民办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明显。结合调查分析,最后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