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有句经典式的名言:“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个极为精辟地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艺术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大发展。

  • 标签: 人民 第四次代表大会 邓小平 辩证关系 历史时期 辩证思想
  • 简介:不知不觉,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杀青至今已经快一年了,而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接到剧组邀请,让我扮演邓小平的情景。2013年我回贵州老家探亲,接到一个摄影朋友的电话,他说现在有一部讲邓小平的戏,他觉得我能演邓小平。我当时对他的回答是:你别开玩笑了。因为我觉得我对邓小平是很敬佩的,但这种敬佩是有距离感的,让我不敢接近他,就更别说饰演他了。可是没有想到,过了几天我又接到了制片人高成生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跟我详细介绍了这部戏,并且让我尽快赶回北京去试戏!挂掉电话,我开始犹豫了:我到底要不要接这部戏呢?不接吧,作为一个将近60岁的演员恐怕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接吧,万一我演砸了怎么办?一时难以抉择,我拿起电话打给我大哥。当我哥哥了解我的顾虑后,坚定地对我说:“你一定要接下来,而且一定要把邓小平这个角色演好,不要忘了这个人对我们家是有恩的啊!”哥哥的一句话让我内心一震,思绪犹如清风拂水,被搅动了起来。

  • 标签: 邓小平 艺术创作 感恩 纪念 电话 电视剧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几种基本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对不同活动类型主要特征的分析,来寻找和确定审美—艺术活动所处的位置。人对世界的掌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物质实践掌握,如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等;一是精神掌握,如科学认识活动,哲学活动等;一是精神实践掌握,如宗教、道德活动,审美活动等等。由此可以确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即艺术主要不是属于对于世界的"精神掌握",而是属于"精神实践掌握",如此划定艺术的位置并进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性,庶几近之。

  • 标签: 物质实践掌握 精神掌握 精神实践掌握 审美活动 艺术位置
  • 简介:崇拜欧美(或与之相反),不仅仅是艺术,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看得到。而且同西欧艺术观相对比、对照,一直在日本延续的东亚传统的艺术观也在近代形成了。这样和艺术相关连的习惯之联想和价值的二重表象,在日本社会上深深扎根了。

  • 标签: 脱亚入欧的艺术观 日本的艺术观 传统的出新 美的实践 艺道
  • 简介:毛泽东、邓小平作为20世纪中华民族在争取解放和振兴的伟大斗争中所产生的两位伟人,作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伟大战略家,他们俩人在领导艺术上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领导艺术 邓小平 毛泽东 中华民族 中国历史
  • 简介:德勒兹所推崇的弗朗西斯·培根的艺术属于具象写实与纯粹抽象之外的第三种艺术:"纯形象"艺术,也是处于路途中的"半抽象"艺术,这种艺术显示的是德勒兹欲望生成性和游牧精神,也是其越界政治哲学附身的肉体和"无器官身体"。

  • 标签: 纯形象艺术 抽象艺术 现代艺术 越界 游牧
  • 简介:批判地继承文化艺术遗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明确指出:“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部应该吸收”。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他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不拘一格,推陈出新”。这一思想,在毛泽东诗词的用典艺术上充分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 标签: 文化艺术遗产 毛泽东诗词 不拘一格 用典 毛泽东文艺思想 批判
  • 简介:艺术家的出现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书法大家特别是狂草大家的出现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大家本人的气质、学养、天赋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每件。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中国书坛呼唤狂苹大家,毛泽东具备狂草大家的气质和才情,便应运而生,出现于20世纪的中国书坛。

  • 标签: 毛泽东 狂草 才情 学养 历史品格
  • 简介:<正>一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俄国早期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实际上,他还是一位十分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家。曾经是普列汉诺夫的论争对手的俄国另一位著名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家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在他晚年完成的《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普列汉诺夫》(1929~1930)的长文中,对普列汉诺夫作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家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正是普列汉诺夫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基础。""普列汉诺夫作为艺术学家,特别是作为文艺学家、文学批评家的巨大意义,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 标签: 普列汉诺夫 艺术科学 文学批评家 艺术理论 艺术起源 哲学世界观
  • 简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关于战争、和平的理论与实践,系统解析了战争与和平的战略思想观点及内在联系,揭示了战争与和平转换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毛泽东从国内外、军内外的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可行战略目标、敏锐捕捉战机、大胆突破一般原则、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的伟大实践,体现出对战争与和平关系认识的前瞻性、实践的创造性、转换的控制性,以及战略筹划高超的艺术性,展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卓越贡献。当前我党关于经略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指导,体现出习近平对毛泽东战争与和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标签: 毛泽东 战争与和平 经略 发展
  • 简介:本文运用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以全国仅有的以民歌为节庆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具体剖析民歌现代发展中呈现的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尝试以对此问题的探讨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得到有意义的启示。

  • 标签: 民歌 发展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文化认同 认同危机
  • 简介: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战略目标过程中,语言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在坚持价值定位的同时,应与传统和现实紧密相连,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介传播的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只有在廓清传播语言所具备的要素和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的深入人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语言艺术 特征
  • 简介:哈贝马斯对阿多诺的批判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然而本文认为,阿多诺并不像哈贝马斯所认为的那样彻底否定理性。恰恰相反,阿多诺试图以美学来拯救被工具合理性所取代了的理性。因此,阿多诺的美学强调的是工具合理性与审美合理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赋予艺术以认知的功能。在阿多诺那里,艺术的认知特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上。不过,这种真理内容并非纯粹客观的知识,而是指艺术作品对社会现实本质的认识,它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上。当然,阿多诺心目中的艺术作品,主要指的是现代主义的自律性作品,在其中,摹仿行为体现了主体—客体问的自由交往。因此,阿多诺认为,现代自律艺术乃是人类解放实践的典范。

  • 标签: 阿多诺 艺术 真理内容 摹仿 主体—客体的交往
  • 简介:以2016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论文为样本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软件围绕作者单位、职称、基金资助、省区分析、论文源刊、高频作者群等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数据结果梳理2016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并总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趋势。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 高频作者群 研究热点
  • 简介:本文以非营利性剧场'下河迷仓'所孵化的民间剧社为案例,探讨面对消费主义定律对艺术创作个性的消弭,社会个体如何从自身的表演行动出发来寻求出路,如何在抵抗中进行主体性重建,从而探寻主流剧场空间之外'民间剧场'艺术精神的本质内涵。

  • 标签: 民间剧场 社会个体 身体实践 乌托邦剧场
  • 简介:2016年9月阿列西·艾尔雅维奇教授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举行了为期两周的'批判美学: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的高级研修班。研修班的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阿列西教授首先从古希腊开始探寻什么是'先锋派艺术',而后详细梳理20世纪先锋派运动的发展与脉络。在现代性—现代主义、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当代性的框架内,考察了艺术与美学的诞生,并对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艺术批评作了评述。第二部分,阿列西教授讨论了20世纪先锋运动和美学革命的关系。他认为20世纪存在着一种'审美先锋派'(aestheticavant-garde),其范围由欧洲和美国逐步扩展到墨西哥、尼加拉瓜、巴西、南非等地区。20世纪的先锋运动包括第一代先锋派(或经典先锋派)、第二代先锋派(新先锋派)和第三代先锋派(后社会主义先锋派)。先锋运动引发美学革命,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我们体验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并且以必要的手段调整我们认知和体验现实的方式。从传统先锋派到新先锋派再到后社会主义先锋派,如意大利未来主义、俄国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墨西哥和尼加拉瓜壁画运动、情境主义国际以及NSK'未来国',不仅加强了先锋艺术家与先锋运动的沟通,而且也激活了艺术家与政治团体的互动。

  • 标签: 批判美学 先锋艺术 现代主义 当代艺术 美学革命
  • 简介:在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提下,针对马克思主义和各类艺术运动对资本主义和艺术的关系问题,本文就两个基本立场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所有批判的前提是批判商品的审美拜物教,而不是批判艺术的审美拜物教。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拜物教 政治经济学批判
  • 简介:习近平反腐倡廉语言艺术包括内容和形式两部分:艺术内容回答了“反腐倡廉的现状”、“为什么要反腐倡廉”、“怎样反腐倡廉”等基本问题,强调当前反腐倡廉的现实迫切性、极端重要性和反腐倡廉方针科学性;艺术形式是艺术内容的表现方式,习近平结合个人阅历,在讲话中善用大白话、大实话,善用形象比喻、诗文典故和俚语,善用生动事例并身体力行,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语言技巧。习近平反腐倡廉语言艺术在增强干部廉洁教育感染力,丰富干部廉洁教育内容素材,提升干部廉洁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做合格干部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习近平 反腐倡廉 语言艺术 干部廉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