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泛素是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在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连接、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等许多生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的泛素修饰也是可逆的,去泛素酶通过水解多聚泛素链对底物蛋白去泛素来调控蛋白质的寿命或功能,因此在泛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作用。卵巢肿瘤相关蛋白酶(ovarian tumor-proteases,OTUs)属半胱氨酸家族,研究发现OTUs家族许多成员与病毒感染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OTUs在宿主抗病毒方面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去泛素化酶 病毒感染 固有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为预防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炎症和纤维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理论参考。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LPS诱导的细胞焦亡模型。CCK-8、PI染色、LDH释放、Western blot等验证LPS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焦亡;Western blot筛选异常表达的线粒体相关蛋白MFN1;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生成情况、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反映线粒体受损情况;利用Ubibrowser数据库预测出MFN1蛋白可与多种E3泛素连接酶结合,通过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试验等验证MFN1蛋白是否受泛素调控;采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转染MFN1过表达质粒检测MFN1蛋白对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LPS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焦亡。LPS刺激后MFN1蛋白表达减少。CO-IP试验证明MFN1蛋白发生泛素修饰。泛素抑制剂MG-132处理后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Pro-caspase-1、Caspase-1、IL-1β、IL-18表达上调并且改善线粒体功能。MFN1过表达后缓解LPS导致的线粒体稳态失衡和巨噬细胞焦亡。结论LPS通过影响MFN1泛素修饰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巨噬细胞焦亡,本研究为治疗巨噬细胞诱导的炎症及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靶点。

  • 标签: 线粒体融合蛋白1 泛素化 Raw264.7细胞 线粒体 细胞焦亡
  • 简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细胞内降解蛋白质的重要途径,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α(ERα)作为转录因子,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关系密切,抑制ERα的功能已经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策略之一。目前发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能够促进ERα降解,影响其转录。简要综述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雌激素受体α的转录及降解调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雌激素受体 蛋白降解
  • 简介:目的:克隆并表达caspase-8/10相关RING结构域蛋白1(CARP1)基因,检测其泛素连接酶活性。方法:提取结肠癌HCT116细胞总RNA,RT-PCR扩增CARP1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序列正确的阳性克隆进行扩增,提取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通过体内泛素检测其泛素酶活性,通过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其对NF-kB转录活性的影响,利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CARP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印迹实验表明CARP1基因在293T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当CARP1存在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被泛素;萤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CARP1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TNFa)引起的NF-kB报道基因的激活;通过生长曲线发现CARP1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生长,并能部分抵抗顺铂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结论:构建的人CAR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具有RIP1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可抑制TNFa引起的NF-kB报告基因的激活,并且促进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CASPASE 8 10相关RING结构域蛋白1 真核表达 泛素连接酶 细胞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9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bc9基因的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胃癌细胞A组(Normal组),脂质体B组(Lipo-2000组),空载质粒C组(NC-shRNA组),及目的质粒D组(Ubc9-sh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果:1.与各组比较,Ubc9-shRNA组转染后细胞凋亡增加(P < 0.05);2.Ubc9-shRNA组能显著的抑制胃癌SGC7901中Ubc9基因的表达(P < 0.05);3.Ubc9-shRNA组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中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Ubc9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胃癌 泛素结合酶-9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9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bc9基因的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胃癌细胞A组(Normal组),脂质体B组(Lipo-2000组),空载质粒C组(NC-shRNA组),及目的质粒D组(Ubc9-sh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果:1.与各组比较,Ubc9-shRNA组转染后细胞凋亡增加(P < 0.05);2.Ubc9-shRNA组能显著的抑制胃癌SGC7901中Ubc9基因的表达(P < 0.05);3.Ubc9-shRNA组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中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Ubc9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胃癌 泛素结合酶-9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泛素结合酶E2C(UBE2C)是泛素蛋白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UBE2C高表达于脑肿瘤组织中,且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肿瘤进展的生物标记物。笔者现围绕UBE2C在脑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肿瘤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泛素结合酶E2C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连续8d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染毒后停止肌肉注射海洛因5d,自然戒断.按染毒(成瘾)-脱毒的方法,反复3个阶段,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对照组按照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的周期,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连续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针刺组在染毒期处理与模型组相同,在脱毒期给予针刺百会和大椎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5d.于实验第39d取3组大鼠的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组织.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免疫组法、定量实时PCR(RT-qPCR)法检测泛素(Ub)、泛素蛋白连接酶(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Ub、E3、26S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大鼠海马、VTA区的Ub、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针刺疗法 泛素 蛋白酶体 物质禁断综合征 海洛因依赖 脑损伤
  • 简介:摘要小型泛素样修饰(SUMO)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SUMO及去SUMO修饰是可逆的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的稳态。异常的SUMO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影响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基因组稳定及DNA损伤修复、基因转录调控、维持肿瘤干细胞的特性、细胞周期调控、侵袭转移等。本文就异常SUMO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小型泛素样修饰 小型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 翻译后修饰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泛素酶22(USP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9月到2020年1月手术切除的76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乳腺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乳腺癌细胞MCF-7构建USP22敲降(USP22 KD组)和对照细胞系(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分析两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两组细胞肿瘤干细胞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分析两组细胞BMI1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USP22蛋白平均表达水平(1.08±0.21)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6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90,P<0.05)。USP22 KD组细胞吸光度(A)值(1.39±0.17)明显低于对照组(2.1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8,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USP22 KD组细胞迁移数量[(73.40±9.9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113.61±11.4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2,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27±0.56)%]明显低于USP22 KD组[(19.49±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1,P<0.05)。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75.41±6.77)%]明显高于USP22 KD组[(36.2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0,P<0.05)。对照组细胞SOX2、OCT4和Nanog mRNA表达水平(1.04±0.10、1.06±0.07、1.06±0.078)明显高于USP22 KD组(0.44±0.08、0.54±0.05、0.5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8、12.100、10.030,P<0.05)。癌旁组织BIM1蛋白平均表达水平(1.02±0.18)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8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0,P<0.05)。对照组细胞BIM1表达水平(2.24±0.16)明显高于USP22 KD组(1.2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2,P<0.05)。结论USP2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BMI1表达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干细胞特性。

  • 标签: 去泛素化酶22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干细胞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泛素酶22(USP2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UPS22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分析食管癌和癌旁组织USP22表达水平。采用短发卡RNA(shRNA)技术在人食管癌细胞系SUNE-1中建立USP22敲降细胞系,并建立对照细胞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USP22 KD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USP22表达水平(1.73±0.77)明显低于食管癌组织中USP22蛋白表达水平(2.7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4,P<0.05)。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值(2.02±0.12)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1.57±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1,P<0.05)。对照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15 d后肿瘤体积(1 219.43±169.61)明显大于USP22 KD组细胞(911.71±14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6,P<0.05)。USP22 KD组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1.39±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52±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1,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1.22±0.11、1.16±0.13)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0.51±0.11、0.3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0、13.171,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00.14±15.59)个]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侵袭数量[(48.86±9.8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9,P<0.05)。对照组细胞在裸鼠体内转移数量[(15.29±2.29)个]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6.86±2.2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1,P<0.05)。对照组细胞增强子结合蛋白4(AP4) mRNA表达水平(1.25±0.14)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0.4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0,P<0.05)。结论USP2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激活AP4转录水平,促进食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转移等细胞生物学特性。

  • 标签: 去泛素化酶22 食管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相互作用对HBx蛋白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以及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HBx与USP22的相互作用。瞬时转染USP22真核表达质粒或干扰USP22表达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中HB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carbobenzoxy-Leu-Leu-leucinal,MG132)分别处理转染后的细胞,检测HBx蛋白的降解速率。进一步通过细胞内泛素试验检测USP22对HBx泛素的影响,明确USP22影响HBx蛋白稳定性的具体机制。最后,以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平板克隆试验检测USP22对HBx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USP22与HBx存在相互作用。USP22显著增加HBx蛋白稳定性,并通过去除HBx的泛素抑制HBx通过蛋白酶体降解,进而增强HBx的生物学功能。结论USP22抑制HBx通过泛素依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增强HBx蛋白稳定性并促进HBx功能。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泛素特异性肽酶22 泛素 蛋白酶体 蛋白降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10(UbcH10)对三阴性乳腺癌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利用小干扰RNA(siRNA)进行瞬时转染低表达UBCH10基因,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经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UbcH10的表达。MDA-MB-231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用细胞增殖试验(CCK-8)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siUbcH10-1组和siUbcH10-2组UbcH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2±0.138比0.917±0.031、0.127±0.136比0.917±0.031,t=9.191、9.876,P<0.001)、(0.430±0.245比0.430±0.245、0.434±0.093比0.434±0.093,t=3.685、3.651,P<0.05),证明低表达细胞株构建成功。CCK-8结果显示,siUbcH10-1组和siUbcH10-2组细胞12、24、48 h的吸光度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0.160±0.004比0.211±0.004、0.155±0.003比0.211±0.004、0.246±0.006比0.286±0.012、0.202±0.004比0.286±0.012、0.308±0.007比0.432±0.004、0.308±0.013比0.432±0.004,t=14.965、16.423、4.649、9.629、13.737、13.7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iUbcH10-1组和siUbcH10-2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Ⅱ(LC3B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Ⅰ(LC3BⅠ)的比值及AMPK的磷酸化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4.294±0.812比2.552±0.002、4.554±0.216比2.552±0.002,t=4.033、4.633,P<0.05)、(1.533±0.177比0.564±0.185、1.519±0.263比0.564±0.185,t=4.859、4.7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OR的磷酸化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0.482±0.028比1.153±0.069、0.504±0.072比1.153±0.069,t=8.708、8.4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表达UbcH10可通过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来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发生自噬。

  • 标签: 乳腺癌 自噬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摘要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是真核生物细胞内依赖ATP、非溶酶体途径的蛋白质降解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修复、抗原呈递、受体内吞、细胞内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近期研究表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可通过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转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途经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泛素连接酶、蛋白酶体、去泛素酶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瘢痕 泛素 蛋白酶体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kinasekinase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MICRO-CT BMSCS 成骨
  • 简介:摘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真核细胞内除自噬-溶酶体外的另一种蛋白质降解系统。UPS可以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减少因错误折叠蛋白堆积而导致的衰老疾病发生。UPS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和调节功能作用于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变形过程,在精子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另外,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穿透、受精后精子线粒体的消除等重要生殖过程也与UPS紧密相关。本文就近年来UPS在精子发生和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不孕症关系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泛素化 精子发生 受精 不孕症
  • 简介:摘要蛋白泛素是生理条件下调控蛋白质稳定性和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E1/E2/E3连接酶和去泛素酶在蛋白泛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而去泛素则可能会诱导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发生。泛素特异性蛋白酶作为去泛素酶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部分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已经被用于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肿瘤演进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期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的研究参考。

  • 标签: 肿瘤 泛素化 综述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而泛素是多步级联的蛋白质修饰过程,是维持真核细胞内稳态的重要机制。其中E3泛素连接酶家族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成分,可催化多种蛋白底物的泛素,促进其被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迄今为止,E3泛素连接酶在多种肿瘤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调控。而HECT型E3泛素连接酶作为E3泛素连接酶最早被研究的一种,其主要参与蛋白质翻译后转录调控的泛素修饰过程。本文就HECT型E3泛素连接酶及其在肿瘤中作用的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肿瘤 治疗应用 HECT型E3酶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通路成员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特点,为基于蛋白质SUMO修饰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手术的新鲜骨肉瘤组织样本18例,经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灶及癌旁SUMO通路核心成员SUMO1、SAE1、Ubc9、SENP1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干涉SUMO1、干涉UBC9及过表达SENP1,进行如下分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siR-SUMO1组、siR-Ubc9组和SENP1组。Western blot验证基因转染效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EdU的阳性表达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研究对象,评估三种治疗方案的副作用。结果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显示,骨肉瘤组织中SUMO1、SAE1、Ubc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但SENP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基于143B骨肉瘤细胞的实验结果表明,siR-SUMO1组、siR-Ubc9组、SENP1组均能够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中SUMO通路的活化,表现为较对照组和无义组更低的肿瘤细胞增殖率(P<0.05),更低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以及更高的细胞凋亡率(P<0.05);然而基于BMSCs的实验结果表明,siR-SUMO1组和siR-Ubc9组能够明显抑制BMSCs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表现出极大的治疗副作用,但SENP1组对BMSCs的增殖和凋亡几乎没有影响(P>0.05)。结论SUMO通路在骨肉瘤中被异常激活,外源性补充或内源性激活SENP1是靶向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

  • 标签: 骨肉瘤 分子靶向治疗 间质干细胞 肿瘤,实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揭示黑素瘤中可能与泛素结合酶2S(UBE2S)存在相互作用的基因,探讨UBE2S参与调控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将A375黑素瘤细胞分为基因敲降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用含LV-UBE2S-RNAi(14011-1)的慢病毒和CON053慢病毒转染细胞构建UBE2S敲降细胞株和阴性对照细胞株。提取两组细胞株RNA,并将其纯化及片段,与芯片探针杂交洗染获取芯片数据。采用Ingenuity路径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的芯片数据进行进一步解析,鉴定可能与UBE2S存在相互作用的基因,应用免疫印迹法对UBE2S调控的下游分子进行验证。采用双尾t检验筛选差异基因。结果在基因敲降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差异倍数绝对值> 2且P < 0.05的差异基因512个,其中上调基因247个,下调基因265个。差异基因信息的Ingenuity路径分析结果证实,干扰素信号和肝X受体/视网膜X受体活化通路显著激活,真核起始因子2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则被抑制。预测上游调控因子中IFNA2为强烈激活,核因子κB(复合物)被抑制。综合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推测黑素瘤细胞UBE2S基因可通过调节IFITM1、STAT1、ISG15和TNFRSF11B基因的表达发挥功能。免疫印迹显示,A375细胞UBE2S基因敲降前后,IFITM1蛋白均未表达,敲降后ISG15蛋白表达上调19.94倍,STAT1蛋白表达上调1.47倍,TNFRSF11B蛋白表达下调79.1%。结论UBE2S可能通过与STAT1、ISG15和TNFRSF11B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黑素瘤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

  • 标签: 泛素缀合酶类 痣和黑素瘤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STAT1转录因子 泛素结合酶2S ISG15基因 TNFRSF11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