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中应用非对称性渐进分步骨水泥填充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评价体高度的恢复及畸形矫正的效果,评估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应用成形治疗6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压缩患者。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为双侧对称等量骨水泥填充组,B组为双侧非对称不等量骨水泥填充组,各34例。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通过影像学观测病的高度和畸形的改变以及骨水泥在体内的分布。统计分析总体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6个月。非对称组视觉模拟评分从术前平均(8.01±1.77)分降至术后平均(2.93±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缘、中央、后缘高度平均增加8.1mm、7.8mm、0.2mm,体高度前缘、中央、后缘恢复率平均为59.1%、51.9%、29.3%,畸形矫正平均10.29。,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对称组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总体骨水泥渗漏率为8.82%,远小于对称组骨水泥渗漏率(20.58%)。结论: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中应用非对称性渐进分步骨水泥填充法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非对称性渐进分步骨水泥填充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62例诊断为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经皮成形治疗。在其术前和术后1天、1月、6月分别了解患者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评分,并了解患者术后12月内再发骨折的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经皮成形均成功完成。术前VAS疼痛评分为8.2±2.3,术后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疼痛逐渐缓解;术前ODI功能评分为78.2±7.3,术后ODI功能评分逐渐减小,日常功能活动逐渐改善;术后共有8例患者出现再发骨折,发生率为12.9%。结论经皮成形应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VAS疼痛评分 ODI功能评分 再发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成形治疗的47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成形。单侧组25例51个(T1111个、T1216个、L115个、L29个),男10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平均66.9岁。双侧组22例45个(T1110个、T1213个、L113个、L29个),男8例,女14例,年龄57~80岁,平均68.7岁。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平均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肺栓塞、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单侧穿刺组每个的手术时间为27~46min,平均36min。每个骨水泥注入量为3—5mL,平均3.8mL。双侧穿刺组每个的手术时间为48~89min,平均69min。每个骨水泥注入量为4~7mL,平均5.9mL。单侧穿刺组51个中10个发生骨水泥渗漏(19.6%),双侧穿刺组45个中17个发生骨水泥渗漏(37.8%),两组骨水泥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sF一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平均高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单、双侧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单侧经皮成形在手术时间、安全性上更具优势,更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经皮成形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不同骨水泥注射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生理载荷作用下不同骨水泥量对伤段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36例,共36个。将其按注入的骨水泥量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行成形,比较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同时利用MIMICS软件对3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成形前后的CT数据进行预处理,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O.3MPa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生理载荷下不同骨水泥量伤增强模型整体及各部分的VonMises应力。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原有症状加重或神经症状出现,5ml组2例,7ml中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8.9月。三组术后VAS评分和ODI和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水泥注入量与疼痛缓解程度无相关性。成功建立了不同骨水泥量伤增强成形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生理载荷0.3MPa时,骨水泥量的注入量和伤的刚度呈正相关。结论:成形能有效缓解疼痛,和骨水泥的的注入量无明显相关性。伤的刚度和强度恢复和骨水泥注入量呈正相关,随着骨水泥注入量的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牛率增大。

  • 标签: 骨水泥注入量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24例(32),通过X线片及CT观察骨水泥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月,手术时间每个节段平均(23±6)min,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3.2±0.6)ml,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7.8±1.2,术后3.2±1.0(p<0.001)。术后CT及X线片见骨水泥在体内双侧均匀分布,3节发生椎间盘外漏,2节椎管内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单侧成形,痛疼缓解率高,减少了一次操作,节省医药费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X线对患者及医生的辐射量。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邻近骨折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20例患者的356节,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手术情况等对PVP术后邻近骨折的影响。结果:356节中共有39节(10.9%)发生邻近骨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数量、骨折部位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与邻近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VP术后邻近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数量,胸腰段骨折是PVP治疗OVCF邻近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邻近椎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形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6年12月-2012年6月,应用经皮穿刺成形(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6例。结果随访6-21个月,平均13.7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评分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行有效,止痛效果好,便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62~85岁,平均71岁。5例患者有轻微外伤史,其余31例均无明显诱因。术前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10骨折3例,T11骨折5例,T12骨折3例,L1骨折6例,L2骨折4例,L3骨折2例,T11和L1骨折2例,T12和L2骨折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病程2d至32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本组患者中单个骨水泥注射量3~8mL,平均5mL。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渗漏至椎管内,3例渗漏至旁组织,至随访结束4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的疼痛均明显减轻,患者术前VAS评分(8.52±0.35)分,术后第3天(1.90±0.55)分;术前Cobb’s角(24.50±3.0)°,术后第3天(12.00±2.5)°。结论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见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形(PVP)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8至1010年以来,29例资料完整的接受成形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对29例患者的36个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经皮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PMMA注入量为3~7ml,平均4.7ml。术后进行CT检查,严密观察并发症并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患者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6天,平均3.2天,持续观察可以发现止痛效果是持久有效的。有5个骨水泥溢入椎间盘,2个骨水泥溢入旁软组织,29例病人均未发生感染、脊髓压迫、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成形作为一种介入放射学中有效、安全的微创临床治疗手段,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并发症。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经皮成形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8例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了解掌握压缩性骨折的特性以及手术的方法,并实施术前充分准备工作以及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于此组患者进行经皮成形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均痊愈出院,疼痛症状缓解。结论对于压缩性骨折经皮成形的患者给予实施术前以及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58例。结果技术操作全部获得成功,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8~22个月,平均16月,51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骨水泥渗漏率为13.79%,未见椎间盘内渗漏。结论经皮成形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显著、恢复快、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在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有广泛的前景。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成形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4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接受经皮成形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成形,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单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伤增加高度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减少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经皮成形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更加理想。

  • 标签: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成形后疼痛缓解不佳的原因、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2012年采用经皮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79例(98个),男7例,女21例;年龄62~86岁,平均67.8岁。手术后效果不佳,疼痛仅部分缓解28例,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方面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效果不佳的28例患者经过分析原因为漏诊、骨水泥填充不佳、合并附件骨折、术后再骨折、多发骨折、中定位错误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4周随访,症状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8例。结论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应用成形治疗术后效果不佳病例,根据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39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成形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矢状位上生理曲度恢复,凸角平均恢复7.5°,从术前的41%提高到术后的80.3%,VAS和ODI在术后3个月与术前和术后3天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早期下地行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11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肾盂成形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结果11例患者手术成功,无出血、吻合口漏尿、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肾盂成形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精心细致地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在体位复位辅助下成形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使用的疗效。方法使用适当手法复位伤,复位,在体表放置交叉钢针,确定伤椎弓根的位置,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术,利用穿刺针在中争取较大空间,把调好的骨水泥填充于伤内。结果45例皆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在随访中伤处稳定,短期疗效比较乐观。在统计学分析中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形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分析,证明这种治疗方式手术后不但止痛效果显著,还可以矫正畸形脊柱。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锥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C臂X光机监视下,用骨活检针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2-6ML.结果随访1-25个月,24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有效率100%。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疗效好,操作简单,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成形 椎体 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