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护理工作开展时,对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进行提升,要采取分层评价的体系,对护理科研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阐述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培训的具体程序,要对对象和所应用的方法进行明确;结合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的因素,提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高的具体对策。要加强对临床护市的组织管理,设立专项的科研资助基金,对于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其次,对科研队伍进行建设,要给予临床控制更多的自信心与工作的主动性;最后,采取有效的途径,对于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进行提升,要参与科研培训班,针对护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可以进一步打造科研型的护理团队。

  • 标签: 临床护士 科研能力 分层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概括在护士分层次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参与分层次培训的护士进行回访,了解其参与分层次培训的感受和效果。结果通过分层次培训,各级护士的考核合格率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护士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结论护士分层次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整体综合素养,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士 分层次培训 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参与考核的305名护士(联合培训前)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参与考核的310名护士(联合培训后)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依据护理工作性质分为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依据岗位与各级护士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逐层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接受了联合培训后的305名护士其考核合格率98.71%;明显高于接受联合培训前92.13%的考核合格率,且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联合护理前后各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方面,参与联合培训后的效果均更优于联合培训前,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可通过对护士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来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满足于不同层级的岗位工作需求,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与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岗位胜任力 分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0月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3个层级,职责明确,实施包干责任制。建立层级考核培训制度,改变护士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在采用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总体满意度93.3%。实施前为66.7%,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在病室管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士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的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层级管理 护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探讨妇产科专业护士的培养方法和合理使用。方法制定培养目标,利用各种专业培训班、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专科病例讨论等途径,对妇产科护士进行分阶段持续培养。结果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医院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专业护士的业务培训和合理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专业护士 人员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房护士PDA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改进病房护士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PDA使用的接受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本院50例病房护士对PDA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患者进行对PDA使用接受度调查。结果病房护士对PDA的使用最常见的为患者的身份识别、准确记录个性资料以及保证治疗安全等,另外,时常会出现数据录入错误或者数据扫描腕带具有繁琐感等。结论在身份识别、准确记录个性资料以及保证治疗安全等方面,患者对病房护士使用PDA持肯定态度,同时应当及时的采取规避措施,及时的避免数据录入错误或者数据扫描腕带具有繁琐感等现象的发生,才能全面的提升患者对病房护士使用PDA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 标签: 病房护士 PDA 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疼痛护理对骨科护士分层培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护士 48名接受疼痛护理分层培训,由考核合格的护士负责对本科 120名患者开展疼痛教育与护理干预,以患者疼痛程度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技能进行判断和评价。结果: 48名护理人员培训后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评分比培训前高, 120例患者培训后的 PPI评分、 VAS评分比培训前低,以上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骨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疼痛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效控制和缓解疼痛,值得全面性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骨科护士 分层培训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特别是在近些年来,我院采用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并且建立了与之对应的管理机构,以护士长为主导,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强化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价值。结果:有关资料显示,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本院的护士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和健康教育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对护理管理的质量,对现有的护理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升级,从而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护士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构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以提高临床护士在老年护理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包含四个层次、十二个方面的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和解释。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望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临床护士 老年护理 能力分层 标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的构建模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等方式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并分析其中不同指标的权重。结果:最终制定了基础实践、胜任实践以及高级实践三个层级,且每个层级指标都已被细化。结论:所制定的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具有一定实用性,能够被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士 老年 护理能力 分层标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民营医院护士分层培训在岗位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12月新进护士100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培训,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分阶段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评分、离职率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士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分(P<0.05);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离职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岗位分层培训能提高民营医院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分层培训 岗位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6名护士,实施护士分层管理,评价效果。结果分层管理实施后各个科室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并且患者、护士及医生满意率也是实施后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实现了医院护士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中实施分层管理对护士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0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25名。给予对照组护士常规管理进行管理,给予研讨组护士分层管理进行管理,对两组护士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管理后,研讨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效果良好,值得实施管理。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士 管理 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病房护士分层管理进行实践与探讨。方法将儿科病房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使用,并对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病人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我科病人满意度由89.98%上升到94.6%,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由86%提高到92%,差错事故发生由26次下降到9次,下降了65%,从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护士非常认同这种管理模式,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儿科病房护士分层管理可有效提高病人和员工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儿科病房 护士 分层 管理 满意度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依据护士学历、工龄、职称、能力及科室工作情况,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重组各班各级人员职责及工作标准,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结果经过2年的管理运行,护理质量检查指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到位,患者满意度增加,护士的工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护患纠纷次数减少。结论加强护士分层级管理,建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

  • 标签: 护士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目的:规范层级护士在抢救中的工作职责和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抢救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QC小组5M选题法,罗列与确定抢救时主要完成哪些抢救操作,将抢救护士按层级分类,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然后组织学习,现场模拟演练,临床实施.结果:抢救时,护士分层级完成职责,能减少无效走动,快速地完成抢救操作.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和完成工作职责,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同时能发挥护士的专业特长,体现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

  • 标签: 护士 层级管理 抢救成功率 工作职责 工作效率 急危重病人
  • 作者: 龚立琴 吴治琳 陈如英 梁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5
  • 出处:《实用医学杂志》2022年12月
  • 机构: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邮编:213000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科室护士分层级培训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2020年5月-2021年9月全院的82名护士,其中骨伤科护士有41名,实行分层级培训,其他科室护士有41名,实行常规培训,2组培训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前比较2组护士综合能力无差异,P>0.05;培训后与常规组比较,分层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考核结果更高;分层护士满意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级培训可提高科室护士的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崇。

  • 标签: 分层级培训 培训效果 考核结果 综合能力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