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8份辣椒果实中的辣椒和二氢辣椒的含量。研究辣椒和二氢辣椒的含量,换算出其史高维尔指数,并进行度分级。结果表明:参试的38份样品中,鲜果实的度级别从1级到8级,脱水果实的度级别从1级到10级。该试验中辣椒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胎座组织中,种子中含量次之,果皮中含量最少。辣椒老熟果含辣椒换算出的史高维尔指数是青熟果的5-6倍。

  • 标签: 辣椒 辣椒素 史高维尔指数 辣度
  • 简介:2号是以J43一W为母本,J21一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该品种早中熟,第一始花节位8~11节,果长23~26cm,果径1.8cm,果肉厚0.25C1/1,单果质量20~25g,青果绿色,老熟果鲜红,果面亮泽,辣味香浓,品质好,口感佳。适宜做鲜椒和干红椒,平均每1hm。产量为54~57t。适合全国各地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香辣2号 杂种一代 选育
  • 简介:红帅是以9704A为母本,J01-22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组合。该品种中熟,果实线形,果长22cm左右,果宽2.0cm左右,肉厚0.2cm,单果重30g左右,味。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表光亮,果直少皱,商品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抗逆性强。每667m^2鲜椒产量2000kg左右。

  • 标签: 辣椒 博辣红帅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山东寿光地区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技术水平高,要求(甜)椒品种适宜长季节栽培,且有良好的耐低温性、抗病抗逆性、持续坐果能力、果实商品性等性状。寿光地区辣椒、甜椒和彩椒均有种植,品种多样性,栽培茬口多。结合当地茬口安排和品种要求,阐述了主要育成品种及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品种发展趋势,对今后(甜)椒品种的培育、引进与推广种植具较强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辣甜椒品种 品种展示 寿光
  • 简介:小米(CapsicumfrutescensL.)是半驯化小果型辣椒品种,属亚热带喜温作物,主产于云南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为了加快小米产业发展步伐,使小米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文山州小米种植及加工销售等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生产上小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的趋势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文山州小米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标签: 小米辣 种植现状 对策思考 文山
  • 简介:在冀中南地区,进行甜()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底定植,翌年1月底至2月初拉秧。由于在育苗期间和植株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强光、多雨、高湿季节,易出现植株徒长、开花期落花落果、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以及冬季低温寡照雾霾天气发生较多,棚室内温光条件不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甜()椒日光温室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 标签: 秋延后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 高产栽培技术 冀中南地区 病虫害发生 播种育苗
  • 简介:本文在辣椒呈机理、昧强弱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介绍了我国新发布的两个关于辣椒及制品度分级的国家标准,还对这两项国家标准推广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辣椒素 辣度 标准
  • 简介: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0万hm2左右。簇生朝天椒味、干物质含量高,适宜干制,在我国北方种植面积非常大,以"山鹰椒"常规地方品种为主。近年来簇生朝天椒由干制向加工、鲜食配料发展,南方地区开始推广栽培,由于杂交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推广面积逐年增大。簇生朝天椒花簇生、花朵小,常规杂交制种中去雄、授粉和做杂交标记很困难,

  • 标签: 地方品种 朝天椒 良种繁育技术 花簇 种植面积 杂交品种
  • 简介:1号是重庆石柱辣椒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的朝天椒新品种。中晚熟,朝天单生,生长势旺,结果期长。果实指形,果长5.5~6cm,果径1.5cm,鲜单果4g左右,连续坐果能力强,辣椒含量高,果皮薄,易干制。抗病毒病、炭疽病。每亩产鲜椒在1200kg左右。在重庆适宜在海拔500-1000m及相似区域作高度干制辣椒种植。

  • 标签: 新品种 朝天椒 技术 栽培 干制辣椒 杂交选育
  • 简介:近年来,我国各地辣椒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随着土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土地中病菌越来越多,辣椒越来越难以生长,严重影响产量及经济效益.针对这一现象,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采用辣椒雄性不育育成了适合品种更新换代的抗病优良辣椒新品种优8号.

  • 标签: 辣椒 品种 辣优8号 抗病性 栽培
  • 简介:为探索遵8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4个因素对遵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区产量高于7.82kg,即单产高于258.72kg/667m^2的最佳农艺优化栽培方案是:栽培密度9092~9815株/667m^2、施氮量28.33~33.4kg/667m^2、施磷量13.78~16.51kg/667m^2、施钾量29.46~34.92kg/667m^2。

  • 标签: 辣椒 遵辣8号 产量 栽培模式
  • 简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各地气候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大于受纬度影响,往往同一地区有不同气候带,形成全省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种类不同的辣椒种质资源,以致成为我国辣椒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生物学特征 云南 地理位置 种质资源 地形地貌
  • 简介: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的辣椒新品种选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成功选育出蒙椒4号、赤研1号、赤研2号和赤研5号,并进行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至2008年底,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山西、陕西等14个省47个地区推广应用233万多hm^2,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009年5月已有7个新的(甜)椒新杂交种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现将新认定品种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新品种选育 内蒙古自治区 品种审定委员会 品种特征特性 科学研究院
  • 简介:赣丰玉是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株形紧凑,中熟。果实牛角形,味中,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8.5cm,横径3.3am,肉厚0.3cm,平均单果质量47.0g,维生C含量73mg/100g(鲜样质量),干物质含量8.36%。鲜椒产量38.0~60t/hm2。抗病,耐湿热。适于长江流域春夏露地栽培和大棚秋延后栽培。

  • 标签: 辣椒 品种 选育
  • 简介:5号是以LS20A为母本、J01-227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属鲜食与加工兼用型优良品种。该品种辛辣型、晚熟,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14节,果实羊角形,果长20.6cm,果宽1.58cm,肉厚0.22cm,2~3心室,平均单果质量19.5g。果形顺直,果面光滑,青熟果为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味,风味好,坐果率高,采收期长,一般667m^2产鲜椒2400kg左右。抗炭疽病和疫病,耐病毒病和疮痂病,耐高温干旱,耐湿耐肥能力强,不易早衰,适于嗜地区作鲜食或酱制、剁制加工栽培。

  • 标签: 辣椒 新品种 博辣5号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是为害(甜)椒的重要病毒,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多。通过综述CMV的株系分化、抗性遗传、分子标记、抗CMV基因工程以及抗CMV育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报道,旨在为(甜)椒抗CMV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辣(甜)椒 黄瓜花叶病毒(CMV) 抗性遗传 分子标记 基因工程
  • 简介:川椒香妃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Y68A为母本,恢复系243C为父本配制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细长羊角形,纵径18-20cm,横径1.6-1.8cm,平均单果质量21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艳红亮,昧香浓。每667m^2产鲜红椒3300-4000kg、干椒450-500kg。抗TMV、CMV和疫病,适宜华东华南、长江流域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川椒香辣妃 一代杂种 胞质雄性不育系
  • 简介: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并采用配套栽培技术种植遵5号新品种;其田间测产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比以前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 标签: 辣椒 遵辣5号 示范 测产 效益
  • 简介:植物生长延缓剂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使植株长得粗壮,根系发达,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CCC)和多效唑(PP_(333))对越冬期韭矢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CC和PP_(333)处理后的苗木,植株高生长明显降低,而分枝率和分蘖率显著增加;对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表现为,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上升,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表明竹苗接受和传递光电子的能力增强,光合潜力上升,光机构得到保护,受低温伤害减轻,植株抗寒性增强。比较不同浓度CCC和PP_(333)的处理效果显示,800mg/L的PP_(333)和3000mg/L的CCC处理的植株均有较好的抗寒能力。综合来看,3000mg/L的CCC对韭矢竹苗在寒冷条件下的保护最全面。

  • 标签: 辣韭矢竹 组培苗生长 植物生长延缓剂 矮壮素(CCC) 多效唑(PP(333)) 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