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说,当孙策攻占会稽之后,“自领会稽太守”,以“丹阳朱治为吴郡太守”。不但孙策生前,即在其死后由孙权继承时同样如此。《三国志·吴志·顾雍传》说:“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吴国初建,孙氏仅据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五郡,吴郡是政治军事的中心,为什么孙策不领吴郡太守,而委之于朱治?其后孙权尽管“屯吴”、“不之郡”,也为什么仍领会稽太守,仅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说明在孙氏兄弟的心目中,

  • 标签: 会稽 孙权 孙策 部曲 三国志 吴国
  • 简介:1958年,随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嘹亮的歌声,我离开了首都北京。经半月的艰辛路程,于当年“五一”前夕.抵达雪域高原的古城拉萨。这是我第一次进藏,那年我24岁。

  • 标签: 西藏 波密曲宗 民主改革 拉萨 政治史 封建农奴制度
  • 简介:他是一代学大师.在民国学林享有盛誉。他对律、史包括词学理论造诣极深,以一本《顾曲尘谈》深得蔡元培赞赏,遂于1917年被聘为北大教授,讲授古乐曲。自此.不登大雅之堂而曾被鲁迅概括为“咿咿呀呀”的戏曲首次进入最高学府。并占有一席之地。他叫吴梅.在世时与王国维齐名.二人并称戏剧研究领域的“南吴北王”。他的一生.就像一台波澜起伏、动人心弦的大戏。曲终人散.余音袅袅.回响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 标签: 人生如戏 吴梅 大师 曲学 历史与现实 词学理论
  • 简介:历史上的济南,曲艺之繁盛名闻海内,产生了山东快书、章丘梆子、梨花大鼓、五音戏、山东落子等民间艺术,诞生了张养浩、李开先等词曲大家。自清代,济南就有“山艺海”的美誉,与北京、天津并称曲艺界三大码头,“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是流行于曲艺界的一句行话。曲艺行当内亦有“演红济南,方走遍全国”之说。明湖居原是清末民初济南的一处曲艺场,原址在大明湖南岸,鹊华桥以西,即今大明湖南门外路北,由山东梨花大鼓的创始人郭大妮建造,是清末以来济南知名度最高的曲艺演出场所。

  • 标签: 山东快书 清末民初 民间艺术 演出场所 北京学 济南
  • 简介:坐落于沪上最受欢迎的时尚休闲聚集地,邻近淮海路商业街,占尽地理优势;这里奢华精品店,国际高档餐厅,热门酒吧林立,还有独具上海历史的建筑和景点,交通也四通八达,极其便利,这里的下午茶也非常受各界人士欢迎。凯旋酒廊位于上海新天地朗廷酒店一层。

  • 标签: “心” 上海历史 地理优势 商业街 淮海路
  • 简介:<正>我们通常所说的“词”,其实就是歌辞。本来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南宋以后才逐渐与音乐分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刘熙载的《艺概》卷四指出:“词即之词,即词之。”这话比较恰切地说明了词的特征。至于词的起源问题,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者的主张也时有变化,前后矛盾,甚至是相互抵触,僵持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单纯而又片面地把作品的句式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强调凡句式长短不齐者即是词;据此推定词最早产生在先秦(如《诗经》)和齐梁(如梁武帝的《江南弄》)时代,这样便越走越远,也就益发脱离实际。其实,在长短句词产生的同时,也还有句式整齐的齐言歌词并行不悖。由此可见,“长短句”的表现形式固然是词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这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客观衡量标准。词既是音乐文学,那么,它的产生就和特定的音乐

  • 标签: 敦煌 起源问题 佛教经典 隋唐时期 唐代佛教 禅门
  • 简介:八年前,日本汉学家村越贵代美教授偕其夫君陈海洋先生来访,示其新作《北宋末之词与雅乐》,我也回奉《燕乐新说》等书。话间村越教授介绍了其书中对大晟府与周邦彦词风的研究,又言拟将对琴乐与宋代词之雅化做一专题探讨。之后,似乎日本媒体对此次交流有所报导。至今不知村越教授的专题研究是否已经完成,但无论如何,好琴与尚雅确为研究宋代词风不可忽略的问题。当初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时就曾指出,标志宋词风尚的一为“琴趣”,一为“雅词”。

  • 标签: 琴乐 正声 中华 《燕乐新说》 教授 汉学家
  • 简介:发源于黄河长江两河分水岭以南的白水河,与发源于麦积山东侧附近天子坪山的冷水河汇合,曲折东流,经观音殿、马家坪,与花庙河合流注入嘉陵江。因水路曲折,故名曲溪。曲度最大处为王家庄到下马场段,曲流长3.5公里,而颈仅300米,形成了九回转的奇特景观。两岸清溪山瀑,曲径幽林、墟烟牛羊、小桥人家,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又好像面对山环水绕的武夷山。

  • 标签: 螃蟹 麦积山 分水岭 洞穴 立夏 渭河流域
  • 简介:海总目》为清乾隆时黄文旸编纂,著录剧目凡一千零十三种,计分六大类,日元人杂剧、元人传奇、明人杂剧、国朝杂剧、明人传奇、国朝传奇.此书著录剧目数量众多,且不少无名氏传奇首见著录,对于研究明清之戏曲颇具参考价值.但也不免"庞杂无次"之讥,如"元人传奇"一类,杂收金诸宫调、元杂剧作品即是.此后,《海总目》出了两种补编本,一为镇江支丰宜所补订之《曲目新编》,一为有传管庭芬所补订之《重订海总目》.

  • 标签: 传奇 杂剧 明人 无名氏 戏曲 剧目
  • 简介:远离了给游人看风景的园林,远离了炎夏的街道,买一张4块钱的门票,喝着大碗茶,听一听苏州本地人的评弹气象。

  • 标签: 苏州 评弹 江南
  • 简介:潮汕民间口头传诵的歌仔民谣,是十分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旧时潮汕民间观神唱的观神歌,落死鬼唱的落神歌,做巫术用的神咒,劳动时唱的(口连)哕,民间传诵的歌仔,新婚闹新房做四句,老婶老姆唱歌册,这些都是最原始、最古老、最贴近民众的诗歌和音乐,其中保留了不少方言土语、古代乐谱和民间音乐。这是潮州音乐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认真收集、整理和研究,以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潮乐文化。

  • 标签: 潮州音乐 民间音乐 歌曲 乐谱 唱歌 口头文学
  • 简介:贡遗址从地理环境、遗迹状况和文化现象上看,都与卡若遗址有很大的差异,并非一般的史前聚居及生产生活场所的遗址。遗址中的文化现象表现出强烈的精神信仰和宗教仪式的色彩,其中可能包括有殉祭习俗、厌胜巫术,或许还有祖先崇拜、祖先祭祀等内容,并与丧葬仪式和墓葬祭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贡遗址及其特殊文化现象对于西藏高原史前居民灵魂信仰及西藏原始宗教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 标签: 曲贡遗址 卡若遗址 丧葬 祭祀
  • 简介:<正>明代戏曲创作相当繁荣,戏曲家剧目数量非常庞大。傅惜华《中国古典戏曲综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家传略》,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齐森华等《中国学大辞典》,邓绍基《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汪超宏《明清家考》等著作对明代戏曲家剧目的著录已较丰富,叶德均、周妙中、陆庭萼、

  • 标签: 曲家 戏曲创作 中国古典戏曲 明清戏曲 周妙中 明代戏曲
  • 简介:六朝通俗乐曲清商曲辞,以吴声歌曲、西歌(简称吴声、西)两大类构成其主要部分。六朝清商曲辞,发轫於东晋初年,东晋後期、宋、齐时代为其繁荣昌盛期,梁、陈则属尾声阶段。东晋後期是第一个高潮期,不少着名的吴声如《子夜歌》、《碧玉歌》、《桃叶歌》、《团扇郎歌》等产生於此期。刘宋时代是第二个高潮期,吴声又产生了若干着名曲调,如《丁督护歌》、

  • 标签: 吴声歌曲 西曲歌 六朝 曲调 中国 历史发展
  • 简介: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八侈口,平沿,腹作八面形,腹底弧圆接圆形圈足。口沿下饰一周联珠纹,八面之间以及弧底上部均饰联珠纹。八个面图案各不相同。口径6.1(5.9)、底径3.7(3.9)、通高5.9厘米。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人物 联珠纹 科尔沁 通辽市
  • 简介:近来常用力于元代后期论的研读,同时对相关史实的考证与文献的辨析也颇为留意。现将三则读书笔记整理成文,千虑一得,能否成立,望能得到方家的教正。杨维桢的籍贯杨维桢,字廉夫,号东维子等,撰有《周月湖今乐府序》、《沈氏今乐府序》、《沈生乐府序》、《优戏录序》等剧论多篇,是元代后期学界的重要人物。关于其籍贯,当代学界有三种观点,多数如《辞源》、《元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卷》皆言其为山阴;另有

  • 标签: 杨维桢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东维子 曲学 曲论 东嘉
  • 简介:谢伯阳先生的《全明散曲》迄今为止是辑录明人散曲最多的集子。然而,明人文集浩如烟海,难免有所疏漏。在研究明代散曲时,我们发现其中对家的生卒年、身份、作的归属等问题有记述不明、错录现象,也在清人褚人获《堅瓠集》中发现了一些未被《全明散曲》收录的作饫锸远郧依畹恰⒘趿铩⒒谱嫒濉?黄戍儒、顾鼎臣的相关内容予以补正,把《堅瓠集》中的佚录于此。

  • 标签: 明代散曲家 考补 曲作辑佚
  • 简介:大理国写经《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是大理国时期的密教仪式文本,其中记述了佛、菩萨、金刚(明王)等几十种尊圣的启请次第。经过录文、整理发现,该写经绝大部分次第内容与汉地密教经有关。尤其通过对比不空所传相关经,显示出该写经受不空所传金刚界教法的影响至深,说明了该写经与唐代密教文献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从而折射出唐密在大理国的遗存。通过对该写经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大理密教总体上属于汉地密教在云南的传播,是汉地密教经在大理的流布,是中国中古时期汉地密教的一个流脉。

  • 标签: 《启请》 唐密 不空 五佛种子字 月轮观 菩提心
  • 简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的生活。寻常生活的一点云彩,一声鸟语,一道溪流,在他的笔下,都浮动着空灵与恬静,极富鲜明个性,在当时诗坛开拓了新的艺术天地,成为唐代山水诗的滥觞。五绝组诗《辋川集》

  • 标签: 鹿柴 酬张少府 山水诗 艺术天地 辋川 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