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大慧语录卷二十云:“今时学道人;不问僧俗,皆有二种大病,一多学言句,于言句中作奇特想;一不能见月忘旨。于言句悟入,而闻说佛法禅道,不在言句上,便

  • 标签: 佛教信仰 佛法 偈子 虚荣心
  • 简介:佛教世尊释迦牟尼对古印度种姓制度歧视妇女状况曾经提出严厉的批评,因而在其教义中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认为女性同样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乃至成佛。其后延至佛教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在中国缔造了禅宗,仍然倡导男女平等,收有女弟子道迹尼。她分别在少室山、南岳衡山、五台山、洞庭西山建有总持庵,发展禅门女众,故当时尊称她为总持尼,从而成为中国禅宗第一尼。但是在禅寺主动开设尼庵,则首推禅宗六祖慧能。

  • 标签: 禅宗 佛教 菩提达摩 慧能 教义 释迦牟尼
  • 简介:宋代佛教文学由于文字禅的提倡,非常注重文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宋代禅僧的偈赞作品存世甚多,依据创作机缘的不同,禅门偈颂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根据禅宗史料的实际情况,宋代禅偈可以概括为开悟、说法、劝世和临终四种类型,因为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一个禅僧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在这些重要场合,他们常会以诗偈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此外,题写在个人“写真”上的“自赞”也是宋代禅偈的一种重要题材,这些禅宗偈赞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增添了独特的品种。

  • 标签: 宋代禅宗 偈赞 分类 开悟 自赞
  • 简介:舍利,一直是僧俗两界共同讨论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人们对其中的深层知识,以及其流传的历史演变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讨论仅限于表层的热闹而已,难以深入。关于舍利的失窃、仿制和宗门公案对舍利的借用等常是学界忽视的问题。运用史料与考古发现作一较为深入的论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清舍利信仰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 标签: 舍利 失窃 赝品 公案
  • 简介:六祖慧能以后,中国佛教中禅宗一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后世禅对慧能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上,以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发扬了慧能禅的革新思想,而其弟子百丈怀海则是体现在禅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在禅门规制上,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怀海一方面在继承马祖洪州宗禅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禅法特色;另一方面,由于他把握南宗禅的实质精神,所以能别立禅居,建立适应禅门修行的丛林规制。所以说,能在思想和制度两方面对禅宗的发展都作出了独特贡献的禅师,当首推怀海禅师。而本文旨在说明怀海《禅门规式》的创制,以确立他在禅宗史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 标签: 百丈怀海 丛林 清规 禅门规式
  • 简介:本文以《布水台集》以及佛藏文献考定清初禅门诗界由《新蒲绿》一集而展开的激烈僧诤,诗史互证,剖析清初禅门诗界的复杂性。明清易代之际,禅门并非如一般论着所描述得那样“纯粹”。面对新王朝名位、利禄之诱惑,其间不乏若木陈辈者,尘念未尽,依旧汲汲於功利,甚至厚颜无耻,天良丧尽,在禅门诗界激起尖锐的冲突和严重的分化,此诚时人诗中所谓“更叹空门襄,腥尘也易乾”。

  • 标签: 《新蒲绿》 弘储继起 木陈道态 《布水台集》 僧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