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糖仪以及常规生化仪血糖临床检验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划分为2组,且分别予以快速血糖仪检测(A组,n=65)和常规生化仪血糖检测(B组,n=65),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且统计患者运用检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在A组和B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检验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和B组的毛细血管血糖值、静脉血糖值、血浆葡萄糖血糖值、血清葡萄糖血糖值无差异(P>0.05)。A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血糖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操作简单,可更快地获取结果,患者满意度更高,可更好地推广。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血糖检验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检查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的112例新生儿,其中对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患者临床诊治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予葡萄糖注射治疗。结果: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大部分患儿在12h内恢复,少数需要3d时间恢复正常。结论:尽早检查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保障新生儿低血糖疗效和后期恢复的诊治关键。

  • 标签: 低血糖 诊断 治疗 婴儿 新生
  • 简介: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毫摩尔/升。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毫摩尔/升就属低血糖范畴。低血糖会产生多汗、饥饿感、震颤、心悸、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糖友们已非常熟悉,多会引起注意而得到及时处理。

  • 标签: 低血糖症 伪装 非糖尿病 诊断标准 药物治疗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观察组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比较血糖值与偏移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值显著较高,偏移量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即时检测血糖仪 指尖血 静脉全血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糖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完成血糖检测、记录与反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糖数值准确率、信息识别准确率、血糖记录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 血糖水平
  • 简介:正常人尿内仅含微量葡萄糖(100~900毫克/24小时),常规尿糖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称为生理性糖尿。当尿中糖量增多用定性方法能测出时,称为糖尿,常指葡萄糖尿,应以其他糖类如乳糖、半乳糖、果糖及甘露糖引起的相应糖尿进行鉴别。另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氦基比林、维基比林、维生素C等从尿中排出时,也可导致假阳性。糖尿分为以下不同类型,分别代表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糖定性试验 血糖值 正常人尿 假阳性 阴性反应 肾阈
  • 简介: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位居第三位的非传染性慢性常见病。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期间因药物过量或饮食控制过严而发生的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见。轻者表现为饥饿感、手抖、出汗等交感—肾上腺神经兴奋症状,易于诊治;而重者则以中枢神经症状及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为表现,易于误诊、漏诊,错过最佳抢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误诊 并发症 原因
  • 简介:水果中的糖类主要是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等。过去的观点是:与谷类和薯类等食物所含糖类(淀粉)相比,水果里的这些糖类分子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更容易消化吸收,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然而,随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的出现及深入研究,这种认识已经被推翻。

  • 标签: 高血糖 水果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消化吸收 控制血糖 葡萄糖
  • 简介: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特别是细胞中的酶类,都是由蛋白质构成,所以蛋白质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那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如何搭配,才能既满足人体需求,又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呢?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推荐,人体热量的10%~15%来自蛋白质,而且优质蛋白要超过50%。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而言,每公斤体重需要1~1.2克蛋白质;对于肾功能异常或有蛋白尿的人群,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每公斤体重需要0.8克蛋白质,并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 标签: 优质蛋白质 餐后血糖 2型糖尿病 肾功能异常 人体组织器官 防治指南
  • 简介:采集标本92例,其中糖尿病人42例,非糖尿病人50例。空腹静脉采血,静置30分钟,离心机(3000转/分)离心分离血清。用酶法试剂盒(保定长城试剂公司)EREACHEM-5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含量,同时,将上述标本提取血清放于4℃冰箱,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后用第一次测血糖方法测血糖含量,下表为7天时测定结果。

  • 标签: 低温保存 血糖测定 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糖含量 冰冻保存 静脉采血
  • 简介:目的探讨低龄儿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低血糖的防治方法。方法总结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1—24月龄儿童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416例术后血糖监测及殆疗情况。结果发现低血糖24例,经治疗1例死亡、2例遗留脑损害、其余痊愈。结论低龄儿心脏术后加强血糖监测和合理、适时、适量补充葡萄糖可减少低血糖所致意外发生。

  • 标签: 低龄儿 心脏手术 术后并发症 低血糖 体外循环
  • 简介:目前我们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标准是:①理想水平:三餐前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4.4~8.O毫摩尔/升;②良好水平:三餐前6.1~7.O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8~11毫摩尔/升;③血糖控制差:三餐前血糖>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为达到上述理想或良好标准,必须要监测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监测 自我监测 血糖控制 饮食控制 体育锻炼
  • 简介:价格战已经不是药店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市场对药店的考验更多地体现在药店的软实力方面,比如服务能力。

  • 标签: 服务能力 药店 血糖 价格战
  • 简介:血糖异常症是危重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提示原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目前已阐明危重患儿容易发生糖代谢紊乱,血糖异常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会造成损伤。危重患儿在应激状态下,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和高血糖,低血糖对患儿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高血糖是危重症应激代谢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已受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9例危重患儿血糖变化监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危重患儿 血糖变化 监测分析 新生儿病房 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异常
  • 简介:柯大夫:我患糖尿病多年,在家一直用血糖仪自测血糖。最近听病友说有一种动态血糖监测,可以自动连续地监测血糖变化。请问,这种动态血糖监测是不是比普通的血糖仪好?适合哪些人?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合作 血糖变化 血糖仪 柯大夫 糖尿病
  • 简介:患者男,91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高血压2级、稳定性心绞痛和持续性房颤、心功能4级。患者入院后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入院后应用5一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2次/d口服、苯那普利5mg,1次/d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胸腺肽1.6mg,2次/周皮下注射、盐酸氨溴索45mg静脉输注、头孢吡肟2g,2次/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20mg,1次/d静脉注射,因感染控制不佳,于4月27日16:30给予加替沙星0.4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 标签: 加替沙星 低血糖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单硝酸异山梨酯 慢性支气管炎 稳定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