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1例27岁女性患者因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给予口服司坦唑醇(2mg,3次/d)、再造升血片(4片,3次/d),皮下注射非格司亭(150μg,1次/d)、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2mg,1次/d)、重组人促红素(10000U,3次/周),静脉滴注头孢美唑(2g,2次/d),以及成分输血等治疗。用药前空腹血糖5.3mmol/L。18d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加用环孢素125mg,2次/d口服。加药第28天,患者空腹血糖升至9.8mmol/L,予饮食控制。第36天,空腹血糖8.2mmol/L。第45天,空腹血糖达10.7mmol/L,餐后2h血糖为18.7mmol/L,将环孢素剂量改为100mg,2次/d,并加用二甲双胍500mg,2次/d口服,且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第47天,空腹血糖7.3mmol/L;第55天,空腹血糖5.4mmol/L,餐后2h血糖11.3mmol/L。

  • 标签: 血糖 环孢素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对近800人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低血糖症,且患痴呆的几率是其他患者的2倍以上。另一方面,痴呆患者如果患有糖尿病,出现低血糖症的风险也要比其他人高。

  • 标签: 低血糖症 痴呆 美国加州大学 研究人员 糖尿病 患者
  • 简介:1例40岁女性患者,因发热7d入院,既往无糖尿病、药物过敏史。查肥达氏反应示甲型副伤寒感染,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0.5g,ivgtt,qd)抗感染治疗,用药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由7-3mmol·L-1降至3.8mmol·L-1。停药3d后,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不适。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甲型副伤寒 血糖异常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毫摩尔/升。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毫摩尔/升就属低血糖范畴。低血糖会产生多汗、饥饿感、震颤、心悸、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糖友们已非常熟悉,多会引起注意而得到及时处理。

  • 标签: 低血糖症 伪装 非糖尿病 诊断标准 药物治疗 血糖水平
  • 简介:柯大夫:我患糖尿病多年,在家一直用血糖仪自测血糖。最近听病友说有一种动态血糖监测,可以自动连续地监测血糖变化。请问,这种动态血糖监测是不是比普通的血糖仪好?适合哪些人?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合作 血糖变化 血糖仪 柯大夫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降血糖治疗是否能延缓糖尿病徽血管并发症进展。方法:进行甘精胰岛素初始干预改善临床结局试验(ORIGIN),将12537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成标准降糖治疗组或标准降糖治疗联合甘精胰岛素组。

  • 标签: 微血管并发症 空腹血糖受损 正常化 甘精胰岛素 风险 降糖治疗
  • 简介:目前,新生儿低血糖症对新生儿的健康乃至生命都构成了威胁,研究表明,早产、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母亲娩出儿、感染、喂养延迟等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主要因素。该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是否引起脑损伤也主要取决于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科采用微量血糖仪(雅培公司)对458例存在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产后1h进行了血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共有215例存在低血糖症,占总数的46.9%。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低血糖症 临床防治 病因 低出生体重儿 小于胎龄儿 围产期窒息
  • 简介:所谓类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术语中的特定名词,指某一类药理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具有相同的一种或一类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第11、24和3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对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了警示,并指出该药禁用于糖尿病患者;同时还指出,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紊乱也有报告。由此引出“血糖紊乱是否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类反应”的话题。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血糖紊乱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理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