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精细化管理详细研究,并对此管理办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了我院100件污染的手术器械配合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将所有器械分组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研究组50件主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干预,参照组50件结合常规干预,同时对两组不同管理下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器械包布质量合格率、器械洗涤、包装的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器械包布质量合格率统计数据均显高,相反参照组显低;研究组器械洗涤质量和包装质量平均评分较高,和参照组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组间各项数据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意义(P<0.05 )。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时,结合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全面提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增强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因此,精细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护理质控管理方法与干预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1~10月之间的50例器械消毒灭菌事件与2021年1~10月之间的50例器械消毒灭菌事件为本次研究重点,消毒灭菌器械事件的选择为随机抽取,2020年间实施基本消毒灭菌质控干预,视为对照组;2021年实施优化消毒灭菌质控干预,视为观察组,对比回收供给及时、清洗质量、包装标准的评分以及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的几率。结果:观察组回收供给及时、清洗质量、包装标准的评分偏高,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的几率偏高,(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消毒灭菌 护理质控管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究对象,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以13000件消毒器械进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和未实施护理安全机制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了两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及物品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9.89%、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6%,对照组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6.78%、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比较了两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及物品质量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地在消毒供应中心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及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质量指标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数据、建立表格、投入应用。 (结果)应用表格对质量指标进行汇总分析,方便操作。 ( 结论) 应用质量指标分析控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完善质量标准。

  • 标签: 质量指标建立 应用 分析 改进
  • 简介:为适应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在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弊端的前提下,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对医院供应室管理集中管理,优化人员与设备使用。旨在确保供应室中的无菌物品质量合格,有效保障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进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维护好医院的声誉。

  • 标签: 管理模式 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应用信息化闭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5月到2020年8月的120件无菌物品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60件。对照组的物品采用常规化的管理方式,实验组的物品采用信息化闭环管理的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无菌物品清洗灭菌的合格情况以及交接的准确情况,再选取其他科室的30名医护人员分别对消毒供应中心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服务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无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98.3%)、灭菌合格率(96.7%)以及交接准确率(98.3%)均高于对照组的(88.3%)、(86.7%)、(90%),且服务满意度评分(9.42±0.38)也高于对照组的(8.37±0.2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应用信息化闭环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清洗和灭菌质量,提高交接的准确性,更好地服务医院的其他科室工作,做好后方的服务工作,提高其他科室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无菌物品 信息化闭环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细节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的消毒供应中心相关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消毒供应中心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消毒供应中心为观察组,采用细节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细节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细节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过程中将护理安全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评估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手术病例50例,为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双盲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进行护理安全干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过程中,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清洗消毒质量、包装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过程中将护理安全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评估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手术病例50例,为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双盲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进行护理安全干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过程中,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清洗消毒质量、包装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干预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CSSD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按照管理方法将其分为2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与20例试验组(予以PDCA循环管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相较于参照组,试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试验组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SSD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 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需要清洗的12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60件)与观察组(60件),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方法,观察组采用医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清洗时间、灭菌合格率、细菌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医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效果良好,能缩短医疗器械清洗时间,提升灭菌合格率,降低细菌残留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对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影响。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进行消毒的医疗器械500件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每组纳入250件,观察应用效果、消毒合格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风险识别分、安全意识分、消毒流程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器械除锈达标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医疗器械 消毒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蒸汽灭菌后产生湿包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的2987锅次,132615个灭菌包进行观察,分析湿包原因。结果共计251例湿包,湿包率为0.18%,原因有潮湿、包装不良、蒸汽质量、装载不规范、灭菌器故障、冷却处理不规范等。结论湿包现象降低了消毒的效率和安全性,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应该规范操作,加强人员的培训,避免湿包现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细节管理模式,并且根据数据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在不同的时间段,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后的安全识别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评分均比实施前要高很多,实施后的满意程度比实施前要高很多,P

  • 标签: 细节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7.1月~2018.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将这个时间段作为研究组,有护理人员30例;从2016.1月~2017.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将这个时间段作为对照组,有护理人员30例。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中使用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该种护理控制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会化护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服务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到2020年10月期间应用社会化护理服务的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环境状态、设备管理、包装质量和器械清洗等服务质量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化护服务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会化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优质护理,分析此护理方式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在职的80名医务人员,于2019年5月-2019年10月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随机抽取此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共1000份,每组500份,统计其清洗、灭菌、包装、分发合格率以及医务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清洗、灭菌、包装、分发合格率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2020.1-2021.1期间)与品管圈组(2021.1-2022.1期间),分别采用常规管理方式以及品管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管理后无菌器械包缺陷发生率以及医务人员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无菌器械包缺陷发生率,品管圈组较佳,(P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集中管理模式对改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21年7月开展集中管理模式,以2021年7月~2021年12月的200例数据样本作为实验组,以2021年1月~2021年6月的200例数据样本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的器械达标率、不良事件率及院感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器械达标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成立(P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模式 器械达标率 不良事件率 院感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方法:以2019.12~2021.12期间我院收治的88件管腔器械为例,2019.12~2020.12期间采用传统清洗法(44件),将其纳入至对照组,2021.1~2021.12期间采用手工清洗法(44件),将其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清洗合格情况、清洗前后器械 RLU值(相对光单位)观察。结果:研究组清洗合格率97.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器械RLU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手工清洗法用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清洗中可提升清洗合格率。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管腔器械 手工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