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道菌干预与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患者的数量为40例,其中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未实施呼吸道菌干预与抗生素合理使用,患者的数量为2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实施呼吸道菌干预与抗生素合理使用,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者的数量为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抗生素使用时间,P<0.05。结论:对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提供呼吸道菌干预联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道菌群干预 抗生素合理使用
  • 简介: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项目任务落实会10月27至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确保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此项工作任务。会议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王国荣同志主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谢晓余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福成同志就本次会议及落实行动计划的整体工作情况和要求作了主题报告,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标准处处长钱忠直同志对标准提高中的若干技术问题作了讲解。

  • 标签: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项目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主题报告 副秘书长
  • 简介:许多人也许早就注意到OTC代表与医院代表在工作时间安排上的一个显著差别:一个医院代表可能把一整天的时间全部用在仅仅两至三家医院,甚至一家医院上.而一个OTC代表,却在要一天内跑遍至少数十家药店.因此,许多主管就直接将"跑店"作为一项工作任务下达给OTC代表.然而,"跑店"仅仅是OTC代表工作的一个表象而已,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只是对"跑店"的数量和频率进行考核,而不明确"跑店"的真正目的和任务,难免会使得OTC代表的工作仅仅流于形式.

  • 标签: OTC市场 药品营销 OTC代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微信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的管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管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微信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后,实验组的护理缺陷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有差异存在,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士采用微信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微信群 门诊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析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利用QQ进行实习管理的可行性,详述如何将QQ群主要功能应用于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

  • 标签: QQ群 药学类 毕业实习 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210例痰标本菌分布情况和其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经痰培养阳性患者210例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VITEK2细菌鉴定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10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155例,占73.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是革兰阴性杆菌的首选药物。革兰阳性球菌55例,占26.2%。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100%敏感。结论痰培养联合药敏,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多重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对临床呼吸道感染的602株致病菌检测结果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46.18%,革兰氏阳性杆菌占4.98%,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5.55%,酵母样真菌占13.29%,此结果同国内外文献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发现,常见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但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1.3%,对头孢呋肟的耐药率达90.7%。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耐药率
  • 简介: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近年以来随着生物技术迅猛发展,B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应用反向疫苗学技术开发的新型B脑膜炎球菌疫苗已陆续被欧洲医药管理局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尽管目前国内尚未批准相关产品上市,但一些企业和研究院所已在加紧研发。为了进一步了解B脑膜炎球菌疫苗,推动国内B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发,综述不同类型B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 标签: 脑脊髓膜炎 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 外膜囊泡疫苗 反向疫苗学 重组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MB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医院血液科222例初诊分泌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MBD分级分为A组(MMBD0~2级,102例)和B组(MMBD3~4级,1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骨病特点、分级及临床病理资料,探讨临床病理特点对MMBD分级的影响。结果相比B组,A组BMI、Hb、外周血血小板绝对值、血清白蛋白、TG更高,年龄、血清磷、血清CPR、血清球蛋白、β2-微球蛋白、骨髓原始+幼稚浆细胞比例、骨髓浆细胞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年龄、血清CPR、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是影响初诊分泌型MM患者发生3~4级MMB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MBD是MM的常见并发症,多表现为骨量减少、溶骨性破坏改变;3~4级MMBD以老年、血清CPR及血清球蛋白升高者多见。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症状群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临床带教用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中的实习生6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对照组行传统教学。对比考核成绩等指标。结果:针对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研究组分别是(93.14±2.56)分、(95.83±2.97)分,比对照组(82.36±3.17)分、(83.44±3.96)分高,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100.0%,比对照组86.67%高,P<0.05。结论:于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用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利于考核成绩的提升,及满意度的改善。

  • 标签: 神经外科 案例 考核成绩 任务驱动教学
  • 简介:职业情感培养是齐齐哈尔医学院药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阐述学院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药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设计思路、授课方法、在人才培养以及促进药学生专业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体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

  • 标签: 职业情感 药学专业 人文课程群
  • 简介:目的调查孕妇围产期B链球菌的带菌情况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预防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方法同时收集孕35~37周孕妇阴道和直肠分泌物的标本各430份,进行培养和鉴定并统计其阳性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0例围产期孕妇检出B链球菌52株,阳性率12.1%(52/430),其中围产期孕妇阴道和直肠部位同时检出B链球菌的有18株,占4.2%(18/430),仅阴道部位检出B链球菌的有27株,占6.3%,仅直肠部位检出B链球菌的有7株,占1.6%。用K—B纸片扩散法对B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未见耐药株,但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21.2%、69.2%和51.9%。结论孕妇阴道和直肠均为B链球菌的携带部位,建议应对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同时送检以提高其检出率;如发现阳性应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B链球菌阳性的孕产妇应立即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围产儿健康。

  • 标签: 围产期 B群链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B链球菌有效、经济的实验室培养方法,提高B链球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围产期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各983例,分别采用A方法(血平板).B方法[血平板+含10μg/ml多黏菌素和15μg/ml萘啶酸的选择性培养肉汤(Todd-Hewrtt增菌液)].C方法(血平板+自制胎盘组织液增菌液)培养B链球菌,然后通过协同凝集试验进行B链球菌鉴定.结果直肠部位A方法检出23例(2.3%),B方法48例(4.9%),C方法53例(5.4%);阴道部位A方法检出31例(3.2%),B方法64例(6.5%),C方法77例(7.8%).B方法与C方法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方法与B方法、C方法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方法检出B链球菌的敏感性优于A方法,自制胎盘组织液对B链球菌的增菌效果与Todd-Hewrtt增菌液相仿.

  • 标签: 链球菌属 胎盘 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早、中期孕妇肠道菌对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1-2022.10我院产科产检孕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20周后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发生组(n=8),无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于未发生组(n=142)。[晓艳1]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分别留取孕早期(≤12+6周)、孕中期(13~27+6周)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为未发生组、发生组,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年龄、妊娠前BMI、PE/子痫病史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是否经产妇[晓艳2]、结缔组织病、自然流产史、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且未发生组低于发生组(P均<0.05);孕早期留标本孕周、孕中期留标本孕周、孕早期Chao1指数、孕中期Chao1指数、孕中期 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早期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发生组低于未发生组(P均

  • 标签: 肠道菌群 子痫 妊娠早期 妊娠中期 预测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菌移植(FMT)治疗脑出血继发急性肠假性梗阻(AIP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例脑干出血继发AIPO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粪菌制剂供者与患者主要菌群组成, 以及患者FMT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5天菌的变化情况。结果该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腹胀、肠管扩张及腹腔高压, 常规保守治疗1周仍无法缓解, 并逐渐加重至影响呼吸功能, 粪便菌分析提示肠道菌群失调, 遂尝试FMT挽救性治疗。经FMT治疗, 患者消化道症状缓解明显;FMT后25 d随访, 该患者未再次出现消化道症状;复查粪便菌分析提示定植于肠道的菌以益生菌阿克曼菌、双歧杆菌为主, 潜在的促炎及产气菌明显减少, 菌多样性增加。患者在FMT治疗后的25 d部分菌群组成趋向于与供者一致;在门水平上, 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大幅增加, 变形菌门比例大幅下降;在纲水平上, 疣微菌纲、拟杆菌纲、放线菌纲、红蝽菌纲和梭状芽孢杆菌均明显增加, 丙型变形菌纲明显减少;在目水平上, 拟杆菌目、疣微菌目、梭菌目、红蝽菌目增加, β-变形菌目和肠杆菌目减少。

  • 标签: 1例菌群移植 脑出血患者 继发急性肠假性梗阻
  • 简介:病例1:1例78岁女性患者,因脑梗死、心房颤动口服达比加酯抗凝治疗,初始剂量110mg,bid,治疗前凝血四项均正常。服药5d后及其后多次复查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最长147s(正常上限2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轻度延长或正常高限,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正常,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停药3d后测TT、APTT正常,恢复服药后TT、APTT再度延长。达比加酯减至55mg,qd,TT延长缩短至62.2s,APTT正常。病例2:1例71岁男性患者,因阵发性房颤口服达比加酯150mg,bid抗凝治疗。1个月后查PT13.3s略延长,APTT延长47.3s,TT〉60s明显延长,INR、FIB正常。停用达比加酯5d后查PT、APTT、TT均正常。该2例患者均于口服达比加酯后出现TT、APTT延长,且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病例1提示TT、APTT延长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提示TT、APTT或许可以作为监测达比加药物作用的指标,其结论仍需大规模的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凝血酶时间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构建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模式。实现课程建设的创新,形成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递进”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践;实现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使新的教学团队消除学科界限,营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风气;开展多元化改革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正确的专业性引导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 标签: 中药学 专业课程群 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制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