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关注,大多数家长受到儿童说话晚、口齿不清、发音错误等问题困扰,找不到相应医疗部门解决此问题。国外报道2岁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达到17%,3岁达4%~7.5%,6岁达3%~6%[1]。学龄前儿童中,约7%~10%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而3%~6%儿童有言语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阅读和书写。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尤为重要[2]。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言语语言障碍 早期干预治疗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问题 口齿不清
  • 简介:听觉口语法是受其教育哲学观和听障儿童发展观指导,囊括相关技术、教学方法与策略及管理、评估等在内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强调家长深度参与,认为家长深度参与有助于治疗师或教师优化听障儿童康复服务效果。随着听觉口语培训推行及听觉口语服务开展,转变传统康复教育观、家长观和教师观,如何将家长纳入康复教学过程将是听觉言语康复教师面对新课题。

  • 标签: 听觉口语法 家长参与 课程模式 倡导者 伙伴
  • 简介: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联合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同气道,同疾病"(Oneairway,Onedisease)专题学术论坛将于2012年7月26~28日在长春举行。本次论坛将就近年儿童与成人中耳炎、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及其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影响等临床和基础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交流,

  • 标签: 炎性疾病 征文通知 论坛 气道 学术 专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头颈外科医师来说,头颈晚期恶性肿瘤和颈动脉体瘤治疗是个极其棘手问题,如何处理肿瘤及其包绕、粘连或侵犯颈内动脉和,或颈总动脉是治疗关键。目前公认外科治疗方式有3种:①保留动脉完整性肿瘤剥除术;②瘤体连同受累颈动脉切除术;③瘤体连同颈动脉切除加重建术。对于侵及颈动脉恶性肿瘤来说,第种方式属于姑息性手术,不能获得足够安全手术切缘,不符合肿瘤根治性原则;而且剥除颈动脉外膜使肿瘤更易侵犯动脉,导致动脉破裂,并发致命性大出血。

  • 标签: 颈动脉切除术 一期重建术 晚期恶性肿瘤 肿瘤剥除术 治疗方式 致命性大出血
  • 简介:近年来有关氧化氮(NO)在内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进展.氧化氮合酶(NOS)在内耳分布及氧化氮在内耳产生部位均已被确定.氧化氮对维持内耳功能重要性,尤其是其作为神经递质所发挥生理功能,已趋于明朗.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过量氧化氮在内耳疾病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内耳疾病产生机理,已研究出许多有效,针对性强预防和治疗手段.本文对氧化氮在内耳研究作综述.

  • 标签: 一氧化氮内耳 内耳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艾滋病这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疾病在世界范围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在全民预防AIDS传播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这道防线最前沿。在管理措施、技术服务,心理护理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过敏 护理
  • 简介:助听器虽小,但是从设计到生产,均具有很高难度.可谓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纵观助听器硬件技术发展,从1939年第台晶体管式助听器面世,到1958年集成电路应用,再到1996年第台商业化数字助听器推出,

  • 标签: 助听器验配 数字助听器 硬件技术 集成电路 晶体管 商业化
  • 简介:女,32岁。半年前挖耳时自觉左外耳道内新生物,偶有刺痛感,无其他不适。半年来自觉肿物缓慢生长,伴听力下降。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人口1cm处被直径约0.9cm球形新生物占据,其基底位于外耳道后壁,与外耳道长轴平行,色暗红,

  • 标签: 外耳道后壁 皮内痣 听力下降 入院查体 新生物 刺痛感
  • 简介:患者女,45岁,30年前发现左耳垂后下有花生米大小之肿瘤,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未予诊治。2年前肿瘤逐渐增大,10天前出现疼痛,于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后肿瘤略缩小,疼痛轻微缓解,无口眼歪斜。入院查体:左鳃区以耳垂为中心触及3cm×2cm×2cm大小质韧肿瘤,

  • 标签: 鳃原瘤 鳃区
  • 简介: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体现事业规范性、统特点,进步增强公众对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了解和认识,现征集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统标志(LOGO)。征集时间: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

  • 标签: 中国听力 事业征集 听力语言
  • 简介:目的介绍种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切取新方法。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治24例口腔内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切取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所有皮瓣供区除1例行植皮外均行期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结论对于中小面积组织缺损,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由于降低了对供区功能和外观影响,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 标签: 前臂 桡动脉 游离皮瓣
  • 简介:目的通过例听障青年康复实践,探索成年听障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方法。方法利用短期培训传授听觉言语康复方法和技巧,以患者自主康复训练为主,定期进行康复指导和评估。结果经过3年听觉言语康复,该患者与健听人交流基本无障碍,并能使用电话。结论听力损失为极重度聋但低频残余听力较好成年人,通过验配合适助听器,掌握基本听觉言语训练方法,坚持科学系统学习训练,也有希望得到康复;聋儿听觉言语训练方法和技巧同样适用于成年听障患者。

  • 标签: 成年听障患者 听觉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natruretcpeptde,ANP)和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ANP和NOS在内耳血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心钠素 一氧化氮合酶 耳蜗 豚鼠 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目的分析遗传性聋个家系五例耳聋患者分子病因学。方法对个遗传性聋家系5例耳聋患者进行GJB2,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SLC26A4和MITF4种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此家系5例耳聋患者中有3例检测到携带致病性突变,其中两人携带MtDNAA1555G点突变,人携带SLC26A4279T>A/2168A>G复合杂合突变;另外两人虽表现为Waardenburg综合征但未查找到突变位点。结论耳聋患者间同证婚配可导致家族内遗传性聋分子病因复杂化。

  • 标签: 耳聋 同证婚配
  • 简介:目的观察双层筋膜覆盖Medpor耳支架期耳再造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上海东方丽人医疗美容门诊部就诊先天性小耳畸形269例,Medpor耳支架由美国PARK大学Porex3l,科医疗公司生产,雕刻好外耳轮支架上覆盖游离筋膜瓣,翻转颞顶筋膜瓣覆盖整块支架,游离皮片覆盖筋膜瓣期完成全耳廓再造术,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再造耳廓成活情况及形态。结果269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出现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262例再造耳廓形态逼真,质感柔韧,立体感强,颅耳角与健耳对称,有3例出现支架外露,有4例因为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双层筋膜覆盖Medpor耳支架期耳再造弥补了单层筋膜瓣覆盖Medpor支架植入质地偏硬缺点,降低了外耳轮支架外露缺点,是目前有效应用Medpor耳支架期耳再造方法。

  • 标签: 双层筋膜 一期耳再造 MEDPO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某,女,1994年8月30日出生,自幼听力言语障碍,出生后6个月发现听力下降,对用力呼叫无反应,否认各种疾病史.剖腹产出生、个人史、家族史、母亲妊娠史均无异常.1岁2个月会走路,体格发育正常.耳科检查外耳、外耳道、鼓膜均正常.听力检查:1996年12月11日北京儿童医院检查ABR100dB(nHL)双耳无反应;1996年12月13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做ABR125dB(SPL)无反应,40HzAERP125dB有反应;行为测听检查250Hz70dB500Hz80dB1KHz85dB2KHz90dB4KHz95dB有反应,鼓声检查(+),DPOAE检查双耳正常.门诊医生进步检查言语,对语言理解优于表达,可听懂些指令,初步考虑高频听力损失严重及单纯性言语发育迟缓.

  • 标签: 小儿 听神经病 听力言语障碍 言语能力
  • 简介:目的考查父母和教师使用《听觉整合问卷》(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MAIS)评估听障儿童听觉发展情况致性。方法请81名听障儿童父母和康复教师分别利用MAIS中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对儿童进行评估,对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整体上,父母问卷得分高于教师问卷得分,差异极显著(t=4.970,P=0.000);②在信心分、警觉分和意义分3个维度上,父母问卷得分也显著高于教师问卷得分(t1=2.115,p1=0.037;t2=5.340,P2=0.000;t3=3.553,P3=0.001)。结论父母和教师在使用MAIS评估听障儿童听觉发展情况时存在不致,有待于扩大样本量或追踪进行进步研究。

  • 标签: 听觉整合问卷(MAIS) 听障儿童 父母 教师 一致性
  • 简介:学术腐败,在美国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包括剽窃、抄袭、造假等,这是个历史性和国际性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过令人震惊学术欺骗案例。2002年,JackL.Pulec在《耳科学和神经耳科学》杂志发表篇文章,披露了桩发生在1938年学术腐败事件,以及美国耳科学会对当事人处理结果。在如今学术打假呼声高涨之时,回顾这件事来龙去脉,也许对中国耳鼻咽喉科医师有所启迪。

  • 标签: 神经耳科学 学术腐败 美国 学会 耳鼻咽喉科医师 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