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每日镇静唤醒策略的实施内容及效果。方法:选取 2022.10.1~2023.12.31 入住我院综合ICU留置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并需咪达唑仑和/或丙泊酚持续镇静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按镇静治疗护理常规开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每日镇静唤醒”策略,比较两组患者48h 内及总镇静药物使用量、谵妄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结果:观察组48h内和总的丙泊酚、咪哒唑仑的药物使用剂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43.90%小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每日镇静唤醒策略,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患者的结局,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护士主导 每日镇静唤醒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样组织在子宫腔外的生长。这种病理现象不仅会引起患者周期性的疼痛,还可能导致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本文将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以及现代医学如何通过多种策略帮助患者克服这一障碍,实现生育愿望。

  • 标签: 子宫内膜 生育 异位症 障碍 策略
  • 简介:【摘要】脑梗死又称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脑梗死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因此,本文对脑梗死的病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期提高公众对脑梗死的认识,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脑梗死 病因 预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紧急情况下,特别是针对自我伤害行为的评估与管理策略。通过分析自我伤害行为的特点、原因以及其对患者和医疗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护理策略,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并提供适当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护理策略 自我伤害 行为评估 紧急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早期伸肌康复治疗策略对其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从2022.11-2023.11期间本科室接收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选取72例,按照患者挂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比组(常规康复策略)、试验组(早期伸肌康复治疗策略),每组人数36。观察对比2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治疗效果。结果:同对比组比较,试验组患者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比较高(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35例(97.22%),更高(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早期伸肌康复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 伸肌康复 脑梗死 恢复期 偏瘫 上肢
  • 简介:摘要: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两例医患诊疗视频中医生身份构建的类型、方式和结果。研究可知,在医患交际过程中,医生综合不同模态和媒体系统,建构了专家身份和朋友身份,其身份是动态变化的,最终目的是解答患者疑惑、消除患者疑虑、形成良性医患沟通、提升诊疗效果。

  • 标签: 多模态话语分析 医生身份建构 医患交际
  • 简介:摘要: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纳米材料的应用不断扩展,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正成为当今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系统通过精确调控纳米载体的特性和药物的包裹与释放机制,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控释和增强疗效等优势。本文对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和前景。

  • 标签: 纳米技术 药物 递送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宁体位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本院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参考组(n=24)和试验组(n=24)。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安宁体位护理 晚期肿瘤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手术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7月~202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室护理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可改善剖宫产手术病人心理状态,提高其恢复效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剖宫产手术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在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过去几十年来,医学领域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保乳手术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的本质是在切除癌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的乳腺组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理和心理恢复的机会。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会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等身体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可减轻炎症对身体的损害,缓解腰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综述妇科慢性盆腔炎护理研究的新进展,总结慢性盆腔炎护理的最新理念、技术和实践经验。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心理护理 用药护理
  • 简介:【摘要】口服抗凝药是一类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口服抗凝药的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内容:

  • 标签: 抗凝药 口服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艾滋病患者在与这一复杂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身体上的苦痛和挑战,其心理和情感福祉也经常遭受重创,具体表现为社会偏见、孤立感等。本文以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案例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关于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综合信息,以促进患者整体福祉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频繁接触各类锐器,因此锐器伤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职业健康问题。这类伤害对护理人员身体健康和医疗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深入研究了护理人员锐器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如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等,旨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锐器伤害事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工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锐器伤
  • 简介:【摘要】:产后乳房胀痛是产妇分娩后的常见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发育。为了更好的了解产后乳房胀痛等相关问题,本文结合以往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干预进展进行整理。首先就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强调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出发,整理归纳了各种能够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干预方法和护理措施。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在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护理中,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缓解产后乳房疼痛以及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围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粘膜表面连续性溃疡形成为特征,常累及结肠黏膜。该疾病常伴随着周期性的病情恶化和缓解,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带来显著影响。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溃疡性结肠炎的内科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内科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心脏手术后重症护理的健康教育与知识普及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可以帮助患者正确面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心脏手术 重症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全科护理中患者安全风险,并通过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取1000例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优化医疗环境等。结果:经过干预措施的实施,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具体数值显示,跌倒事件从干预前的3.5%下降至1.8%,用药错误事件从2.0%下降至0.9%,感染事件从2.5%下降至1.3%。此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从干预前的80%提升至92%。结论:通过全科护理中患者安全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一研究为全科护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未来可进一步探讨不同风险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比较,以优化全科护理中患者安全管理的策略

  • 标签: 全科护理 安全风险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