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把间歇声门下吸引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月我院ICU实施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采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间歇声门下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出现VAP患者是2例, VAP发生率是4.76‰,而观察组出现VAP患者是1例,VAP发生率是2.6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每日气道内吸引次数、气道粘膜损伤出血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下降,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将间歇声门下吸引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患者的VAP发生率明显下降,每日气道内吸引次数、气道粘膜损伤出血次数也有所减少,除此之外,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缩短,节省住院费用。             

  • 标签: 间歇声门下吸引 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为有效手段。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机械通气患者由于ICU获得性衰弱等原因容易出现呼吸机依赖,造成脱机拔管困难。早期肺康复能促进肺泡打开、利于痰液引流、提高呼吸肌活动度等,促进停机拔管。常用的康复方法有:气道廓清技术、咳嗽、吞咽、呼吸综合训练、局部呼吸训练、深呼吸训练等。而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结合早期肺康复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 标签: 针灸 早期肺康复 机械通气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5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吸痰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2月。对照组行开放式吸痰护理,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6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气管插管留置时间、血清蛋白水平、脱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 ,血清蛋白水平、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脱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间收治的采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进行研究,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随机选取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21年8月在2022年8月随机选取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循证护理的方式,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气管切开拔管时间。结果: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切开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ICU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可以引起谵妄、ICU获得性乏力及活动障碍等并发症。ABCDE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措施是通过多学科之间的协作,通过每日唤醒、呼吸同步、谵妄的评估和管理、早期活动或移动多元素相互作用,预防ICU获得性谵妄及乏力,提升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以避免过度镇静、谵妄及乏力对患者产生的伤害。集束化管理的策略从多学科合作、强化沟通、集束化内容的规范化、常态化对ICU的发展建设提出了长远要求。

  • 标签: 镇静 镇痛 集束化管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新生儿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8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与干预组,每组44例。基础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次数和时间均短于基础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其机械通气及住院的时间,减少通气次数,促进新生儿病情恢复,可大力推广至临床中。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是针对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是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参照组是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Pa02、PaCO2 等生命体征指,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ICU机械通气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期间发生的导管脱出、气管黏膜坏死、胃肠障碍、导管阻塞、呼吸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急诊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更高。

  • 标签: 急诊ICU患者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镇静,研究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 右美托咪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CASH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入住我科行机械通气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镇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CASH理念的舒适化浅镇静管理。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和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基于护士主导下的ECASH理念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降低患者谵妄和ICU获得性衰弱,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护士 eCASH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12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方式,对照组患者由拥有撤机经验的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主观感受来决定撤机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

  • 标签: 神经危重症 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ICU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做此次的研究工作,通过为他们实施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实验组(38例,创新型护理流程)与参照组(38例,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概率远远低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创新型护理流程 并发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呼吸衰竭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共64例。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红签为常规组(常规护理),蓝签为康复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潮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用力呼气量情况均好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效果理想。

  • 标签: ICU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采取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措施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院内的68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经鼻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操作)、观察组(接受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操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整体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机械通气 床边盲插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护理目标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来本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名,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应用护理目标管理)和对照组(60例,常规性护理管理)两组。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分析这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康复进程、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焦虑自量表分值、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长、肺部啰音消失时长、呼吸困难减缓时长等分值低于对照组组(P

  • 标签: 护理目标管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法:本次调研中,选取2020.1-2022.1时间段,本院接诊的ICU机械通气病人,例数为180人,病人伴有VAP人数为60,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发生危险的因素。结果:180例病人中,ICU机械通气病人VAP人数为60,感染发生概率33.33%,病原菌,总计检测数量为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多,分别是50(62.5%)、30(37.5%)、28(35.0%);以VAP为因变量,同时将病患年龄、性别、BMI、血清白蛋白、气管再插管、呼吸机操作等,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本次数据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侵袭性操作、口腔清洁情况、意识障碍,上述因素和ICU机械通气VAP发生密切相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病人VAP引发因素相对较多,且原因相对复杂,务必要予以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VAP出现的风险,加速病患康复速度。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化浅镇静护理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88名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参与研究,抽取时间段在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策略,给予实验组患者舒适化浅镇静护理策略,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舒适化镇静护理策略 常规护理策略 ICU机械通气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临床治疗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中集束化气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行集束化气道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机械通气 集束化气道护理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