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医疗大厦,位于友谊东路以北,泛美大厦以东,占地面积13亩。主体高25层,群楼6层,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由创伤急救、门诊、骨科住院部、层流手术室四部分组成,是适应日趋发展的医疗市场需求而建造一所现代化的创伤急救智能化医疗综合大厦。

  • 标签: 创伤急救 急救中心 中国西部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医疗市场需求 层流手术室
  • 简介:在临床急诊工作中,肢体断裂均为高能量致伤,呈开放性骨折,且大部分软组织断裂,临床上称作不全离断或大部离断.局部创伤严重,伤肢延续性遭到破坏,血管神经在失去支架及软组织支撑和保护下被挤压、扭曲、挫伤甚至断裂,而且多数需要现场急救,但多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往往处置盲乱或有不当.

  • 标签: 肢体断裂 院前急救 手术治疗 创面出血 肢端血供 断端旋转
  • 简介:自1998年1月至2000年9月,急诊科收治因触电致呼吸心跳骤停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平均28岁.抢救成功3例占12%,其中1例抢救110分钟复苏成功.

  • 标签: 电击伤 呼吸心跳骤停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急救站业务主管人员标准。方法制定调查表,对北京市新建89个急救站的90位业务主管人员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北京市急救站业务主管人员存在几点突出问题:年龄比例失调、学历低、技术职称系列不符、技术职称等级低、专业不符、英语水平低、多数人员未接受过院前急救培训、多数人员不准备出车。结论急救站业务主管人员应该在学历、医师资格、工作经历、技术职称、英语水平、年龄、健康状况、岗前培训等方面设立标准。

  • 标签: 急救 业务主管 标准
  • 简介:我院急诊科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22例院前急救中需要开放气道的病员采用食管气管插管(以下简称盲插管)开放气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插管 盲插 病员 急诊科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心血管急症,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确诊后应尽早抢救,保护心肌,缩减梗死范围…。因此,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安全平稳的途中监护以及相关医院的专科特色治疗构成了成功抢救患者、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链条。而要保证该链条的高效运转与衔接,需要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院前急救通讯指挥系统。武汉市急救中心于2001年引进了120通讯指挥调度系统。2003年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改建使之成为更具现代化的通讯指挥系统。本研究通过对比引进该系统前后相关时间段和年龄段的AMI患者的预后、调度时间、通讯联络效应,探讨通讯指挥系统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通讯指挥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急救中心一体化救治的意义及重要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6年2月收治的148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6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重残17例,轻残26例,痊愈72例。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往往伤情严重,变化快。此类患者必须由急救中心医师组织实施救治,边抢救边诊断。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及时纠正休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手术时机的选择,尤其是行多发伤一期手术,脏器功能的监测和保护,注意营养支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而且急诊ICU在多发伤救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多发伤 救治
  • 简介:目的探讨对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舒适护理的思路。方法对2003~21304年维持性血透2018例次患者在整体护理基础运用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实施后,调查患者表浅动脉穿刺成功率,对护士的投诉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并与2001~2002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健康覆盖率及表浅动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护士的投诉率明显下降。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舒适护理是可行的。

  • 标签: 舒适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2001~2002年 血透室 整体护理观 穿刺成功率
  • 简介:编辑同志:我的一位战友前不久因病做了手术,医生说要加强术后伤口的护理.请问,怎样护理手术后的伤口?

  • 标签: 手术伤口 护理 术后伤口 手术后
  • 简介:我军去年8月从全国地方医学院和医科大学毕业生中直招入伍的106名女士官护士经过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的培训,于2005年12月10日分赴各基层部队医院,开始从事护理工作。士官队伍是全军人才战略工程要重点抓好的“五支队伍”之一,作为中国军队的新生事物,护士士官在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 标签: 护理工作 士官 白求恩军医学院 基层部队医院 中国军队 大学毕业生
  • 简介:褥疮是护理工作中常遇到又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很早已被重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经过很多尝试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使褥疮患者痊愈,为此不但患者要承受极大的身心折磨,而且也加大了我们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用一般的清创、换药以及红外线照射等方法不仅程序相对复杂,而且愈合期较长,尤其对深度褥疮患者的护理,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感到很焦急。神经内科的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由于多年的肢体瘫痪,家属护理不当,

  • 标签: 褥疮 患者 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 老年人 痊愈
  • 简介:癌症康复治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康复医学和肿瘤学的一个分支,是使癌症患者战胜癌症延长生命或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癌症已不是一个与死亡划等号的词。许多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重新获得生命,癌症病人康复护理尤其重要。

  • 标签: 癌症患者 康复护理 医学科学技术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应用短期、长期护理程序对亚临床肝性脑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经智力测验(数字连接试验和数字符号试验之一异常)诊断的亚临床肝性脑病(SHE)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短期组(21例)和长期组(22例),后2组分别应用护理程序干预密切观察8周和24周.护理干预前以及护理干预后每间隔8周行智力测验.共随访24周。结果:每组各有20例完成追踪。与对照组和护理干预前相比.长期组智力测验显著改善(P〈0.01)。短期组护理干预到第8周也有改善P〈0.05.但护理干预停止后又逐渐恶化。对照组的智力测验逐渐恶化。长期组肝性脑痛(HE)患病率(5%)显著低于短期组(30%)和对照组(40%)(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亚临床肝性脑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改善智力测验结果.并可能防止SHE的恶化.最终降低HE的患病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智力测验 护理程序 内科护理
  • 简介:鼻出血(鼻衄)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它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鼻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和全身两种,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鼻中隔偏曲、肿瘤等;全身原因包括:血液病、高血压、风温病等,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反复出血可发生失血性贫血,出血点可发生于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方(称黎特尔氏区)易出血区多见,单侧鼻前部出血,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鼻后部出血则多见于40岁以上的老年人;双侧反复性鼻出血者,多由全身疾病引起。

  • 标签: 反复性鼻出血 护理体会 鼻中隔偏曲 全身疾病 失血性贫血 鼻前部出血
  • 简介:据WTO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新癌症病例,每天大约有400万患者受到癌痛的折磨,其中50%-80%没有得到满意的缓懈;晚期患者诉有剧痛的高达60%-90%,约25%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癌性疼痛对患者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症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所以正确地评价癌痛,实施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对病人尤为重要。

  • 标签: 晚期癌症疼痛 护理措施 晚期患者 生命体征 生活质量 临床工作
  • 简介:为了做好昏迷病人的饮食护理工作,经过临床实践,我们筛选出了管饲Ⅰ、Ⅱ、Ⅲ号治疗饮食,经46名昏迷状态病人在顺序管饲此系列治疗饮食后,其营养水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皮褶厚,上臂肌围等)保持良好,病程缩小。这一方法为长时间昏迷病人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躯体的物理性或病理性损伤,常可导致病人失去意识,即机体仅有生命体征,无任何意识反应,包括不能自行进食。对此类病人,临床上用得较多的营养供给法仍然是静脉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这些营养液虽然具有较高的单一营养价值,且价格昂贵,不宜普遍推广及长期使用。设计对昏迷病人的营养治疗,首先应考虑病人的消化功能,Ⅰ号膳量少,且营养素含量较低,而且以葡萄糖代替白糖,所以适合病人发病初期。Ⅱ号膳所合营养素均衡.能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但病人在发病后一段时间,损伤组织的修复加快,需要高蛋白质供给,所以必须饲以Ⅲ号高蛋白膳,Ⅲ号膳既满足了病人对蛋白质的特殊需要,又满足了对其他营养素的需求,所以可以长期使用至病人能自行进食。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试验出了一套昏迷病人的饮食护理;Ⅰ、Ⅱ、Ⅲ号治疗饮食,不仅适合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满足不同时期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正常及特殊需要,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显著作用,这是对昏迷病人科学而有效的一种饮食护理

  • 标签: 昏迷病人 饮食护理 消化吸收功能 临床实践 自行进食 长期使用
  • 简介:我院特需病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大环境下,随着医院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及国内外开放的扩大,在原有病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特需病房建设尚处初创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对特需病房及其护理特色的研究,是加强特需病房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我院特需病房共有床位64张,自1998年8月~1999年8月共收治了341名住院病人,通过实施系统特色服务收到满意成效。

  • 标签: 医院管理体制 病房护理 心得 市场经济体制 特需病房 病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