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毒蕈中毒的急救。方法先早期尽快清除胃肠道内残留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促进已吸收毒素排泄,并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结果经抢救治疗12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常规药物抢救治疗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和一般基础护理,对于抢救急性毒蕈中毒患者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毒蕈中毒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其中,男性46例,年龄在25-66岁之间,女性42例,年龄在29-71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救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有效的急救,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在患者出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对其进行综合性急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急救护理
  • 简介:乌头碱,为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中毒量:0.2mg,致死量:3-5mg。含有乌头碱的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搜山虎、铁棒锤、落地金钱、血乌、黄花乌头等。我国民间广泛用含乌头碱的中药泡酒饮或炖肉食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痛及其他关节疼痛等病症,应用不当可致乌头碱中毒。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总结更为有效的救治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诊疗护理经过。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结果48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42例病人经急救对症处置后得救,6例因就诊时已休克,呼吸衰竭,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而抢救无效。结论4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经准确及时包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率100%,病人愈后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毒蛇咬伤大多发生在我们较偏远的农村山区,夏秋季常见,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急症。毒液通过尖锐的毒牙注入到人体,人体吸收后迅速扩散到全身,造成机体重要生理功能紊乱,重者致死亡。总的救治原则是抗休克,抗呼吸衰竭,快速排毒,联合抗毒。我院自2008年至今共收治此类伤者32例。

  • 标签: 毒蛇 咬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除草剂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除草剂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急救及心理护理,并统计其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9.2%,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50.0%,两组患者治愈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急救针对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状况。

  • 标签: 除草剂 农药中毒 急救 心理护理
  • 简介: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1%~4%。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pancreatitis,HT.GP)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高甘油三酯血症占妊娠合并胰腺炎病因中的56%圆。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6mmol/L容易形成乳糜微粒诱发胰腺炎。它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 标签: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妊娠 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水平 乳糜微粒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护理措施提高对急救时间的认识及反应能力,评估伤情,针对有效处理。效果通过对110例伤者伤情护理措施分析,总结出护理要点,采取适当、及时、有效的抢救护措施,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未出现因急救处理不当引起的不良后果。结论认为对伤者做好院前急救意义重大。

  • 标签: 基层医院 多发伤 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优质服务以及基础护理的临床意义展开研究和探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取我院30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士为150例,开展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基础护理。对照组护士为150例,采用普通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方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一般(P<0.05)。结论在临床上开展优质服务以及基础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服务 基础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86例可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右下腹及全腹检查。结果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29例,超声诊断27例,诊断符合率93%,单纯性阑尾炎41例,超声诊断27例,诊断符合率66%。结论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全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收治的腹部损伤患者在急救处理时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腹部损伤患者中进行选取,从中选出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标记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结果通过对A、B两组患者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分别开展预见性护理以及常规性护理,发现A组患者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以及腹部伤口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与B组患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中对上述两组患者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发现在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过程中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救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减少患者腹部伤口感染的出现概率,从而提高了患者急救处理的成功率,有效地为病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值得在未来临床护理中得到普及与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腹部损伤 急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急性左心衰患者,并进行患者的病情登记,通过就诊的方法不同,分为急救组和自行就诊组并把自行就诊组作为对照组,把进行急救的一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不同患者的就诊方式带来的患者的病死率的情形的分析,探讨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方式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论急性左心衰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病,并且因为其急性发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也是需要进行院前急救的常见疾病。对这种急性发作的并且具有时刻危及生命危险的疾病,进行院前急救很有必要。因为进行院前急救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患者的病情,及时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效的阻止病情的恶化,降低相应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患者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29例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资料,按收治时间分组:对照组(n=11)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治疗组(n=18)在传统治疗同时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8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禁食天数、住院天数、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48h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禁食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1、4.58、3.95,P均<0.05);治疗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治疗6d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6、4.16,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12、6.02、3.12、3.02,P均<0.05);治疗组无产妇死亡;对照组1例产妇死亡,死于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迅速降低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是治疗妊娠并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 妊娠 胰腺炎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上海市在多部门牵头下,推出急救医师定向培养的新型机制,力求保证院前急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而这一定向培养机制作为业内新生产物,虽有着增加人才供给的预期,但由于是新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只有坚持不断完善机制,在从业资格完善、扩大多方合作和扩宽培养范围等方面入手,才能使得这一机制的长效性得以实现。

  • 标签: 培养机制 资格限制 系统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救治措施,探讨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总结2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108例,脑梗死78例,TIA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经院前救治后病情好转112例,稳定97例,恶化8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院前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处理,以及转运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所救治的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78例患者中,成功送入医院的有72例,占92.3%;中途死亡6例,占7.4%。结论重症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5分钟,先将伤患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场地,然后尽快使其恢复呼吸功能,同时给予液体复苏、止血、吸氧及骨折外固定等初步治疗,在转送的途中要注意伤患生命体征监测,注意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做好与医院急诊科进行伤患病情及其资料的交接,规范各种抢救记录。

  • 标签: 院前急救 重症多发伤 转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