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在医院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实现了病历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减少误诊率。同时,它方便了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支持临床决策和医疗质量管理。然而,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 标签: 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 病历信息 医生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中借助数字化导板对于提升精准度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门诊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80例牙列缺失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种植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模式种植修复,观察组接受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两组修复后随访1年,分析修复效果以及实际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偏差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后观察组的角度等与术前设计偏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列缺失口腔种植过程中借用数字化导板辅助开展工作可提升种植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牙列缺失 口腔种植修复 数字化导板 精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典型城市的药学基础研究实力。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药学领域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基于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及高产机构数量,比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15位城市的基础研究实力。结果:2017年至2019年,我国学者在药学领域267种SCI期刊上共发表科技论文36953篇,高被引论文149篇(检索日期为2020年4月23日,含合作发文)。全国GDP排名前15位城市中,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的论文数量均超过3000篇,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青岛、郑州和重庆发文量为1000~1999篇,深圳、苏州、无锡和宁波等城市发文量均不足1000篇;各城市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84~4.52,北京和上海的高被引论文较多,分别为22篇和18篇;发文量前50位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6个)、广州(6个)、北京(5个)和南京(5个)。结论我国药学领域基础研究主要机构和研究成果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以北京和上海的高影响力成果最多;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青岛、郑州和重庆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研究产出;而经济相对发达的深圳、苏州、无锡、宁波等地在药学领域缺乏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产出较少。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药学 基础研究 实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收住患者20例的全脊柱影像,结合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技术对拼接后获取的脊柱影像开展质量评估。选取术前、标准前后脊柱侧凸的影响及拼接后的全脊柱图像进行调整、拼接及角度测量。结果 通过对Apex-CSVL、SVA绝对值、Cobb’s角的参数进行分析,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周天至一年进行比对,且两周至一年术后角度变化不明显,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另外CA、TK、LL参数中,手术前与手术后两周至一年进行比对,且两周至一年术后角度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结束成像清晰、费用低、无拼接伪影,为脊柱侧凸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拼接技术 脊柱侧凸 矫形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200例女性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选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全数字化乳腺 X 线摄影技术(FFDM) ,观察组实施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DBT和FFDM检测。两种技术的结果由两位医生独立评估和比对。结果:200名患者中,47例诊断为原发乳腺癌,49例为局部复发,104例为转移瘤。对于原发乳腺癌的诊断,DBT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93.0%;而FFDM的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66.7%。结论:DBT相较于FFDM,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和区分病灶。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 标签: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 乳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应用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10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系统)与观察组(50例,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对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护理工作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引流管留置时间对比,观察组为(5.49±1.08)d,低于对照组的(8.57±1.74)d(P<0.05);在护理工作量方面,观察组更换瓶内液体次数、更换胸瓶次数及更换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胸瓶在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缩短了术后置管时间,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数字胸瓶 置管时间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临床中采用数字化三维口腔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名口腔正畸患者分组,每组各40名进行探究,对照组采用传统制取模型及检查方式,观察组采用数字化三维口腔扫描技术,对比两组制取时间、精确获取牙齿数据及病人的感受。结果:观察组制取口腔模型的时间,精确获取牙齿数据及病人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数字化三维口腔扫描技术可快速、精准的获取口腔数据并制定矫正方案,同时更直观的预测矫正效果。能快速建立专属于患者的数字化三维口腔档案,更适用于现代正畸临床的使用,对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数字化三维口腔扫描技术 精确度 患者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在微小乳癌中的应用,以提高其在乳腺癌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共73例乳腺x线表现为异常,符合诊断条件并且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以上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63例。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诊断微小乳腺癌准确率达86%,早期癌占25%。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加深认识,发挥其优势,提高其在微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 微小 早期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数字化床旁胸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结果,判断数字化床旁胸片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以回归性分析为主,在医院接诊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中,抽取2018年-2020年期间的42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该42例患儿的诊断方法,比较42例患儿的诊断结果,以此为基础,判断数字化床旁胸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患儿中,21例患儿为Ⅰ级(11例)、Ⅱ级(10例),其中6例患儿的X线未见显著异常,且随着复查的进行,6h、12h后趋于正常;13例患儿为Ⅲ级,24h复查表现为9例病变改善、3例病情进展、1例死亡;8例患儿为Ⅳ级,48h复查表现为6例患儿好转,2例患儿死亡。结论:经过分析42例患儿的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发现数字化床旁胸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成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参考,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数字化床旁胸片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方法:选择100例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成2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收治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评价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教学评价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 数字虚拟技术 教学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方法:选择100例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成2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收治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评价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教学评价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 数字虚拟技术 教学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对踝关节损伤诊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70例进行分析,均采用数字化X线影像进行检查,根据踝关节损伤程度不同,分为负重组和非负重组,对比两组X线的相关参数。结果:与非负重组相比,负重组的内踝尖水平腓骨宽度、内外踝尖端的垂直距离以及内踝尖水平内踝尖端至腓骨外侧皮质距离结果显示更低,P<0.05。结论:运用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可更明确踝关节患者的损伤情况,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 踝关节损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的20名放射科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设为对照组,2017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体检信息完善、合理体位、准确诊断、报告合格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用于放射科质量管理,能够提升管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数字化 医学影像学信息 放射科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肺单发转移瘤开展诊断,分析这种方法存在的诊断价值。  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60例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肺单发转移瘤,随机将其进行均分,各30例,收治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3月,A组使用DR技术,B组使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具有的价值。 结果 通过手术和病理确诊60例患者,全部为肺单发转移瘤。B组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肺单发转移瘤开展诊断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单发转移瘤 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1周后接受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测办法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比较两组对颅内动脉瘤参数检出情况。结果:手术检查发现37例患者共计41处颅内动脉瘤,经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率为92.68%,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97.56%相近(P>0.05)。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瘤体最大横径、顶颈距、颈宽水平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相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采用CT、MRI以及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3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实施CT、MRI以及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对应设为CT组、MRI组以及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组;就最终乳腺癌诊断率展开对比。结果: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CT诊断后,确诊患者70例(77.78%),误诊/漏诊患者20例(22.22%);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MRI诊断后,确诊患者87例(96.67%),误诊/漏诊患者3例(3.33%);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后,确诊患者65例(72.22%),误诊/漏诊患者25例(27.78%);MRI组乳腺癌患者疾病诊断率(96.67%)均高于CT组(77.78%)以及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组(72.22%)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MRI CT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诊断率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极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也在医疗方面得到有效利用,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就是一个例子。病案是医院相关人员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整理保存的一种方式。病案数字化可以有效提升病案的管理质量,为后期进行医学研究或者是撰写相关文章等提供资料数据。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数字化 病案 信息技术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乳腺癌患者50例为对象,均实施放射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成像诊断、超声诊断,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放射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成像诊断阳性率与超声诊断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异常血管征检出率、钙化检出率与超声诊断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放射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成像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促进疾病的治疗。

  • 标签: 放射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成像 诊断效果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