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体质类型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对到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就诊的社区居民,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06例中,男性84例,占27.45%,女性222例,占72.55%。平和质者30例,占9.80%,偏颇体质者276例,占90.20%。男性平和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女性阳虚质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阶段者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60岁及以上者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的人数分布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6例中有慢性病者250例,其中平和体质者20例(8.00%),偏颇体质者230例(92.00%);无慢性病的56例中,平和质者10例(17.86%),偏颇体质者46例(82.14%)。偏颇体质在有慢性病者中所占比例高于无慢性病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体质者患慢性病情况进行统计,痰湿质者患慢性病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被调查者中各类慢性病中,患有高血压病者比例最多,其次为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慢性胃炎、高脂血症、失眠、糖尿病等。不同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的分布情况各有不同。结论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居多,其体质分布与年龄、性别,以及所患疾病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中医体质 慢性病 老年人群 年龄
  • 简介:为了提高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应该做到:①护理活动与书写护理文件必须规范化;②护理活动要在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③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尽量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活动 职业暴露 护理管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时间段内78例患者开展分析,入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析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防范管理对策。结果 临床导致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疾病、心理状态,护理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沟通频率较少以及医疗设备因素。结论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患者病情、心理因素,护理人员缺少经验、缺少责任心以及护患之间缺少交流等,临床需要结合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抑郁症各证候类型中核心症状及其他症状的构成情况,为研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及证治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对入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分析各证候类型中核心症状及其他症状的构成比例。结果核心症状、其他症状在抑郁症5个证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证明了抑郁症临床证型的客观存在,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症状的相关性、较西医学有较突出的优势。

  • 标签: 核心症状 其他症状 中医辨证分型 分布规律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建立规范统一的IM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并符合IM诊断的180例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IM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IM临床上常见8个中医证型,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类肝(胆)胃郁热证>类脾胃湿热证>类虚实夹杂证>类胃阴不足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胃络瘀血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肝郁脾虚证。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法初步揭示了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规范化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肠上皮化生 因子分析 证候分布特点
  • 简介:此前,我们已经就中医药学的肾主生殖理论作过某些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说[1],也从机体雌雄素交叉代谢及其平衡的角度探讨并提出了关于肾主生殖的研究问题[2]。这里,我们更具体一点地讨论肾主生殖与性激素合成及其在血液和脏器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动力学平衡问题。

  • 标签: 肾主生殖 力学平衡 浓度分布 激素合成 分布动力学 中医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主要简介思维导的特点及绘制方法,并根据药理学课程特点,探究如何将思维导引入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药理学 教学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例,通过对比雾霾期间与非雾霾期间中医证型间的差异,探索了解雾霾的中医致病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试验设计方法,共收集2015年2月4日至2016年2月3日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00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选病例分别按照有无雾霾、有无空气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的不同级别进行分组,比较中医证型间的差异。结果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雾霾天与非雾霾天在证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空气污染与非空气污染期间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与严重污染不同空气污染级别在证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分析上呼吸道感染证型分布的差异未能明确雾霾致病的特点或倾向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证型 致病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菌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01株(56.8%),革兰阴性菌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与标实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归纳各中医证候之间的分布和组合情况。观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湿热证和血瘀证中医证候组合情况,对湿热证组、血瘀证组、湿热兼血瘀证组3组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总胆固醇(CHO)、血红蛋白(HGB)、血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患者出现的中医证候要素主要有湿热、气虚、血瘀、肝郁气滞、水湿、肝郁化火、阳虚、阴虚、痰浊、外风、肝肾阴虚、阴虚动风,其中本虚证候中以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候中湿热证和血瘀证的出现频率较高。湿热证组、血瘀证组、湿热兼血瘀证组3组SCr、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尿蛋白定量湿热兼血瘀证组均高于血瘀证组和湿热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证以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血瘀证为主,湿热和血瘀可能通过某种协同作用加重对正气的耗伤。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证候组合 本虚证 标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