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腹产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的可操作性和优点。方法从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剖腹产病例中,随机抽取20例腹部横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的病例为观察组,另取20例采用传统腹部横切口缝合皮下脂肪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硬结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横切口剖腹产术后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短,为患者减轻痛苦和负担,患者非常满意,故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腹产 横切口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
  • 简介:摘要多参数监护仪是临床上实时监护多个参数的常用仪器,其高压板通常在大电流、高电压的情况下工作,发热量较大,易老化,因此故障率较高。由于高压板上元器件的布局十分紧凑,且采用的是双面PCB板,所以维修比较困难。在实际维修中一般采用通用高压板替换的方法,具有经济、方便、快捷等优点。

  • 标签: 多参数监护仪 高压板故障 医疗器械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及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AL)53例,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LCR、PCT,并与正常对照及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初诊时AL的PLT、PCT和MP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0.05),PDW、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初诊与部分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5),MPV、PDW、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完全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1),MPV、P-LCR明显降低(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大血小板比率 血小板压积 急性白血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尿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510例产后尿留病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胎产后尿潴留30例,一胎以上11例,共占8%;其中剖宫产13例,宫缩乏力,阴产助产术12例,阴道血肿,阴道黏膜损伤4例,单侧会阴侧切6例,心理等惧怕疼痛6例;30例经诱导排尿后自解小便,11例诱导无效,予新斯的明0.5mg肌注后5例解出小便,6例给予导尿。结论针对产后尿留的原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合理的宣教能降低产后尿留的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尿储留 原因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合理管理血库、输血科,使输血在临床治疗中能顺利进行,保障输血安全,延续患者生命。方法建立和落实规范化管理制度、操作程序,责任到人。结果通过5年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在用血量不断上升,到2010年,整个血库的用血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各种记录、操作从2006年以来未发生过因配血不合和发血错误的输血差错及事故。结论只有建立健全血库、输血科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才能有效的防治血库、输血科内发生的各种差错事故,保障临床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

  • 标签: 血液 质量管理 科学合理 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脾功能亢进是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以脾脏肿大,骨髓代偿性增生、一种或多种血液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较为常见,诊断也不困难。但一些脾肿大还不明显时伴有脾功能亢进,则不易被发现。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对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患者与脾肿大不伴有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脾动脉血流参数进行对比检测,观察脾功能亢进对脾动脉血流量参数的影响,为临床上对脾功能亢进患者提前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亢进脾 功能亢进 动脉血流
  • 简介:为确保产品和科技工作质量,应用空气净化技术改善生产、工作环境日渐广泛。从1994年起我们对省内28家药品、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和科研实验室、医院病房、手术室的洁净室(区)进行洁净度测定。为探讨洁净级别与尘粒数、细菌数及通风参数间的关系,现将有关结果归纳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空气悬浮粒子测定,使用CU-01A型尘埃粒子计数器按文献的规定进行,参照文献评价。

  • 标签: 通风参数 洁净级别 细菌数 换气次数 关系分析 静压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t-PA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方法搜集接受rt-PA治疗的32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h、8h、24h凝血参数值。结果溶栓前凝血参数均在正常范围,溶栓2h后PT、APTT、TT均延长,FIB降低,溶栓8h后TT仍延长,FIB仍降低,24h后无明显差异。结论rt-PA溶栓后PT、APTT、TT、FIB均有变化。

  • 标签: rt-PA 溶栓 凝血参数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四项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204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并进行60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治疗前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结果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T和肿瘤临床分期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T组的生存期短于高PT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TT水平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潜在的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 纤维蛋白原(Fbg) 凝血酶原时间(PT)
  • 简介: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国内实际情况的调研,本文重点选取可测量被监护个体的健康变化趋势的10项指标,并对其实施优化,最终形成6项可方便测量、较为准确预防监测成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趋势的参数。以期实现个体健康变化系列数值的实时获取,预示个体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出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及时的就医建议,实现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管理 健康测量 预防监测参数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装载方式对压力蒸汽灭菌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无线温度和压力记录器测量灭菌器柜室内温度分布;不同装载条件下,测试包中心和上层的温度时间关系、柜室内压力时间关系。分析同一台灭菌器,相同的灭菌循环参数,灭菌装载不同对温度、包裹内空气排除程度的影响。结果装载方式不同对灭菌包包裹内的温度、空气排除程度有直接的作用,超满载装载方式可能会导致灭菌包包裹内的温度达不到灭菌温度,影响灭菌质量。结论灭菌器的装载对于灭菌过程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从操作上规范好灭菌器的装载很有必要。

  • 标签: 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 装载方式 灭菌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液液化异常对精液常规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11月精液常规检测673例标本,采用SCA精液分析系统对精液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快速前向运动(a级)、慢速前向运动(b级)、非前向运动(c级)以及极慢或者不动(d级)等进行检测,并按精液液化时间分为液化正常组(n=489)和液化异常组(n=184)。将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精液液化异常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精子活率(44.68±25.29VS49.14±23.52)、精子活力(37.67±22.71VS42.22±22.06)、a级(24.60±16.16VS27.62±16.28)液化异常组低于液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精子密度、b级、c级及d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液化异常可降低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a+b),减少a级精子的百分率,进而增加不育的可能性。

  • 标签: 精液 液化异常 精液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KD的293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即入院发热时及恢复期即热退1周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同时测定300例同期年龄相仿发热患儿(非KD及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对有和无冠状动脉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D患儿PLT、PCT升高,恢复期较急性期更显著(P<O.001)。恢复期MPV、PDW降低。PLT与MPV呈负相关,与PCT呈正相关。MPV与PDW呈正相关。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无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有助于KD诊断,但至少目前不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 标签: 川崎病 血小板参数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尿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6例痔疮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及训练床上排尿,术后控制输液速度、镇痛、利用最佳排尿时机等措施,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痔疮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自行排尿率为90.15%。结论综合性护理用于痔疮术后尿留,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痔疮术后尿储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电麻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出现尿潴留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电麻仪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法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电麻仪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是产后尿留诱导排尿失败后的首选。

  • 标签: 产后尿储留 针灸电麻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