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享誉世界的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米哈依尔·普列涅夫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组建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后便经常以指挥家的身份出现,所推出的唱片多半也是指挥乐队演奏的交响乐作品,他的钢琴演奏录音并不常听见。但近几年来,普列涅夫似乎又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回到钢琴演奏上,他所灌录的《卡内基独奏音乐会》、柴科夫斯基及拉

  • 标签: 米哈依尔·普列特涅夫 俄罗斯 钢琴家 指挥家 舒曼钢琴曲 演奏技术
  • 简介:2012年初,EMI英国总部策划,年仅14岁的牛牛(本名张胜量,现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美籍华裔著名钢琴家陈宏宽)在英国录制了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3月15日,正在美国求学的牛牛从波士顿飞往英国利物浦,进行该专辑的录音。牛牛仅用两天时间便完成全部曲目的录制,比之前预计的录音时间提早了一天。

  • 标签: 录制 改编曲 李斯特 巡演 个人专辑
  • 简介:兴德米是本世纪有代表性的作曲大师,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音乐理论家。经他精心研究而创立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在现代音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虽然早在40年代末就由谭小麟先生将其引入教学,尔后几十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该理论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是基本上被埋没了。直到80年代初,罗忠鎔将兴氏的《作曲技法》译成中文出版,才使它重新被人们注意。多年来,我院作曲系副教授于苏贤对兴氏体系进行了潜心研究,自1989年起,为学生两次开设选修课,受到大家的欢迎。本文由选修课讲稿改写而成。作者在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理论体系的同时,也溶进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将有助于读者对兴氏体系的理解与掌握。全文由六部分组成,本刊分上、下篇连载。

  • 标签: 兴德米特 作曲理论 《作曲技法》 现代音乐 和弦连接 调性
  • 简介:李斯、死亡与天谴虽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但在世上万般经历中,"死亡"乃是人人平等、任谁也无法去回味的惟一一次经历.在麦肯特许的音乐剧里,当艾波宁与尚万强等代表人物逝去之际,暗淡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洒下一道白热的光柱,照亮了死亡的圣洁与尊贵.在人生舞台上,从一对殉情的台湾高中生,到横尸遍野的前南斯拉夫,死亡又显得那般无奈与渺小.

  • 标签: 李斯特 《死之舞》 钢琴作品 演奏技巧
  • 简介:李斯不仅在钢琴、创作、指挥、评论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在和声发展史上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其创新的和声思维及技法特征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性及启示作用。本文从音高材料与音高组织方式两个维度来探究李斯和声语言的创新性,重点分析了李斯特对于民族调式、人工音阶的探索及三度关系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揭示李斯和声创新的渊源。

  • 标签: 李斯特 二维路径 音高材料 组织方式
  • 简介:<正>联邦德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德国介绍》一书《音乐生活中的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一节中认为:卡尔海因茨·施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和汉斯·维尔那·亨策(HansWerncrHenze1926—)是当今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生活中具有权威性影响的两个人。施克豪森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五十年代初起,他的一些创作

  • 标签: 五十年代 音乐作品 生活中 作曲家 节奏 具体音乐
  • 简介:<正>1928年8月25日,卡尔海因茨·施克豪森生于科隆的默德拉。1947年—1951年,他在科隆音乐大学学钢琴和音乐教育,在普通大学学日耳曼语言学、哲学和音乐学,1951年,在巴黎参加奥利维

  • 标签: 当代音乐 偶然性 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 五十年代 音乐会
  • 简介:2009年8月2日,在上海卢湾体育馆LACRIMOSA再次带来至高水准的精彩演出。

  • 标签: 上海 风潮 哥特 体育馆
  • 简介:令人遗憾的是,兴德米本应在音乐结构的问题方面再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而这一问题却未曾在《作曲技法》一书中讨论。尽管如此,我们在《调性游戏》这部作品中,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某些重要的结构布局现象。

  • 标签: 兴德米特 镜像结构 理论基础 黄金分割点 赋格曲 调性关系
  • 简介:美国当地时间1月27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皮·西格在美国纽约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4岁。皮·西格有着"美国现代民谣之父"之称,也是音乐界有名的活动家,经常借歌曲抒发左派政治理念。皮·西格一直参与各种抗议活动,从民权运动、反越战、反核扩散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50年代时还曾因为其左派立场上过电台黑名单。

  • 标签: 现代民谣 美国 皮特 理想 民权运动 政治理念
  • 简介:“除了根音的反复而外,决定调性中心的便是周围的音,根据它们对调性中心的关系。关系最密切的便是它最好的支持者。如果调性中心具有特殊的稳定性,我们最好能注意到在围绕着调性中心的音级进行中应具有一种音程的精细的平衡。”

  • 标签: 兴德米特 调性关系 调性设计 《前奏曲》 后奏曲 理论基础
  • 简介:<正>柏辽兹(1830-1869年)的标题音乐和固定乐思的尝试,对李斯的音乐性和作曲技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和李斯特在1830年12月4日,《幻想交响曲》初演的前夜第一次会面。这一点,在柏辽兹的《回忆录》中也有所记载:"这次音乐会的前夜,李斯特来看我,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见过面,当我和他谈论《浮士德》的时候,他还并没有看过。但不久,李斯便和我一样非常热衷于《浮士德》,彼此分享着强烈的共鸣感。之后,我们的友情便更加紧密更加强力。李斯特来到我的音乐会,并对所有的听

  • 标签: 李斯特 钢琴改编曲 柏辽兹 固定乐思 作曲技法 器乐作品
  • 简介:尽管保罗·莫里哀、詹姆斯·拉斯特以及曾在中国大出风头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在轻音乐领域内各领风骚.但是,被人誉为“轻音乐之父”的曼瓦尼却是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因为他不仅以指挥棒和音乐天才取得了辉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曼瓦尼是乐坛上第一位掀起轻音乐热潮的音乐家.出生于威尼斯的曼瓦尼,在1951年凭一首名曲扬名于世,自此成为乐迷的偶像,掀起了席卷全美的“曼瓦尼热”。他的乐迷除了有成熟稳重的人士,更多的是热情高呼“我们

  • 标签: 曼托瓦 克莱德曼 成熟稳重 莫里哀 音乐天才 拉斯特
  • 简介:  纵观中国音乐作品,卡塔技巧被运用于许多作品中,这种西方的技法,在作曲家的精心设计下,融入了富有中国风味的音乐因素,成为表现中国题材的媒介,使钢琴的表现力大大丰富.……

  • 标签: 中托卡塔 中国钢琴 作品中
  • 简介:这是一个好作品的好演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它会沦为落选的下场),现在这个各种录音竞争激烈的领域更加拥挤了,我们必须从头理理。

  • 标签: 门德尔松 演唱 演出 作品 录音 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