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是仪式化。文学目的在仪式的述行程式和符号象征中遭到蒙蔽,常用的蒙蔽手段则是大量地使用面具,“中国”和“中国人”作为面具一方面起到文学的陌生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方文学中的东方观。本文以德语现代文学中的德布林和瓦尔泽中国题材文学文本为例对文学仪式和面具的现代性问题进行揭蔽。

  • 标签: 仪式 述行 符号 面具
  • 简介:在德国,新的避难申请人数持续回落。如联邦内政部通报所述,今年5月总共有2609人在德国申请避难。这一数字比今年1月减少了13%。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降了30%多。根据德国内政部5月份的报告,除304名避难申请人来自于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的门的内哥罗(南斯拉夫的黑山地区)外,绝大多数都是新的避难申请,其中还有一些分别来自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中国、越南、巴基斯坦和伊朗。

  • 标签: 人数持续 持续回落 新的避难
  • 简介:主体的追寻和幻灭,在后现代语境中同样是德语现当代文学最喜爱的主题之一。在伯恩哈德、汉德克、施特劳斯、纳多尔尼和克拉赫特这里,主体通过多样的探寻方式和表现形式,成为凸显的表达对象和探讨的重要主题。主体问题,在这里也还是体现为人存在的意义问题。

  • 标签: 主体问题 当代德语文学 意义
  • 简介:Ichwei,daBlumennievonselbstausofnenFensternfalen.NamentlichnichtbeiNacht.Aberdarumhandeltessichnicht.Kurz,dieroteRoselagpltz...

  • 标签: 文学作品 玫瑰花 写字台 瓷玫瑰 爱情 作品意义
  • 简介:德国作家E.T.A.霍夫曼以一种独特的黑暗美学,对教育、想象、虚构、魔鬼、机械等19世纪初的一些核心思考命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维度。在来自内心的黑暗冲动、想象和现实的暧昧不明、身体和机器的彼此填补中,呈现出的是19世纪初的人的心理图景。这种图景已经不再沉浸在古典主义的完美理想中,而是为未来的断裂和延异敞开了门户。

  • 标签: 恶的美学 教育 想象 机器
  • 简介:中德古典文学名著中所蕴含的经济意识与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也有着相通之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往往表现了轻商重仕、轻利重义的观点,在唐诗中、在“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古典小说中,商人形象往往被塑造成卑劣的、丑陋的,商业活动往往被描述成不义的。而在德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如歌德的诗、格林童话,其商人形象往往是令人愉快的,商业行为也是美好的。这种差异源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差异,这种差异拒历史上直至现在均影响着各自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站在人类全部文化成果上去反思与展望我国的一些文化与经济问题也许是有益的。

  • 标签: 古典文学名著 经济观念 中德 文化心理结构 异同 经济生产活动
  • 简介:根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文学虚构诞生于"虚构的"、"想象的"和"现实的"这三类因素间的互动游戏中。前两类因素并非专属于文学作品,也并非现实的对立面,而是暗示着人渴望不断地将其可塑性付诸具形的特质。历史上多样化的文学虚构作品像镜子一样,能使人理解人何以能超越和重塑历史语境中既存的关于人和世界的图景。在新时期早期的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小说《梦月》(1609/1634)中,一贯被视为对立面的现实和虚构既是一个重要主题,同时这两的对立也遭到了质疑。本论文试图运用伊瑟尔的上述理论来分析这部小说,以考察该文学虚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探究该虚构文学作品何以能重塑新时期早期关于人和世界的图景。

  • 标签: 文学人类学 虚构的 想象的 现实的 人和世界的图景
  • 简介:作为中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园子”以自己独特而诗意的方式,表达出中世纪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对于“园子”的勾勒中,诗人们往往采用一个古老的文学图景“风景宜人之地”(10CUSamoenus)。此外,中世纪文学中的“园子”还尤其从《旧约·创世纪》与《旧约·雅歌》中汲取了深厚的宗教内涵。中世纪诗歌与艺术作品中对“灵之园”与“爱欲之园”的描摹也揭示出中世纪欧洲,尤其是12世纪以来,虔诚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爱欲两种看似相悖的价值景观共存的有趣现象。以上这些思考会集中体现在我对12世纪的诗人哈特曼·冯·奥埃的亚瑟王叙事诗《埃里克》的分析中。亚瑟王骑士埃里克的最后一次冒险“宫廷之乐”(Joiedelacurt)在全书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这一次冒险中出现的“林园”(Baumgarten)是中世纪诗歌“园子勾勒”的一个典例,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风景宜人之地”作为传统文学图景的的“新生”,甚至包括《荷马史诗》中园子与爱欲的关系以及奥维德笔下以“优美之地”为背景而创作的“恐怖之事”。同样重要的是,《埃里克》作为中世纪的叙事诗,深受《雅歌》与《创世纪》中的“园子”形象的影响,尤其是《雅歌》中的“封闭的园子”关涉圣母玛利亚的神学阐释也融汇到了哈特曼对于“园子”的想象和描摹中。哈特曼笔下的“园子”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以“伊甸园”和“玛利亚之园”为模板的“灵之园”,另一方面是承载着中世纪宫廷爱情(minne)的深受世俗文化影响的“爱欲之园”。同时,在这篇论文中,我也以“园子”为中心,探讨了中世纪文学中与此紧密相关的概念和主题:如“冒险”(aventiure)与“骑士爱情”(minne)。

  • 标签: 灵之园 爱欲之园 优美之地(10cus amoenus) 封闭的园子(hortus conclusus)
  • 简介:汉斯-乌利希·特莱谢尔发表于1998年的自传体小说《失踪》映射了阿莱达·阿斯曼所指出的德国社会在2000年前后所经历的“记忆的回流”,从一个经历了二战末期逃难的普通家庭的创伤记忆出发,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德国人在战后长期被压抑和排挤的受害记忆。本文将分析《失踪》中家庭创伤记忆的生成、传播和固化以及叙述如何通过受害者回忆叙事找寻自我身份认同。

  • 标签: 家庭创伤 身份认同 受害者记忆
  • 简介:德国建立了极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二元制劳动参与管理制度。该制度具体体现为劳动参与管理的两个制度层面:企业层面与公司层面;三个领域:社会事务、人事事务、经济事务;两种权限:参与决定权与参与协作权;三种功能:保护功能、均衡功能与社会福利功能。德国学者从人的尊严保护、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民主理论、制约权力等方面对这种参与管理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但也有论者从侵害所有权、妨害结社自由、累加性参与管理导致劳动一方处于优势地位等方面对其提出批评。目前德国司法机关多通过所有权负有社会义务和《基本法》规定的社会国原则论证劳动参与管理的正当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资协议中的开放条款、企业结构变迁以及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都在影响德国劳动参与管理制度的发展。德国劳动参与管理制度,对中国制度完善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 标签: 参与管理 企业 公司 企业委员会 二元制
  • 简介:早在古代希腊罗马人当中,中国就已作为丝绸之国而闻名。中世纪时,德国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和“契丹”。在德语文学作品中,赛里斯首先作为梦幻般的丝绸之国出现在13世纪沃尔夫拉姆的英雄史诗《帕其伐尔》中。在15世纪诗人罗森斯普吕特的《祝酒歌》中,“契丹大汗”则与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国王“约翰长老”一起以巨富形象出现。通过对“赛里斯”、“契丹”和“约翰长老”的源流进行梳理,本文再现了中国形象在中世纪德国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出德国历史、宗教、政治因素对建构中国形象所产生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形象 德语文学 赛里斯 契丹 约翰长老
  • 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招考1994年德语文学硕士研究生考题Achtung!FehlerinOrthographieundGrammatikknnenIhrErgebnisnegativbeeinfluen!Ⅰ.(12Punkte)NennenSienachI...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德语文学 外国语 1994年
  • 简介:德国是制定双边投资协定的先驱,很多国家以其协定为范本。在双边投资协定中纳入“投资一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已成为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共识,德国及欧盟也不例外。近年来,由于德国在国际投资争端中的角色转换,德国兼具了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双重身份。尤其,在“大瀑布”案后,德国开始反思该机制的负面影响,对其态度发生了变化。随着《里斯本条约》的生效,在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德国及欧盟越来越认识到了“投资一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负面影响,立足于保障东道国的国家规制权与公共利益,对该机制表达了反对意见,提出了投资法院制度这一新设计。如何平衡好投资个体利益与东道国公共利益,也是兼具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双重身份的中国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

  • 标签: “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双边投资协定 投资仲裁 投资法院 德国与欧盟
  • 简介:德国的塞巴斯蒂安·勃兰特为人类贡献了一部文学巨著《愚人船》。分析这部作品时,可以同时考虑到作者曾经从事过法律教学与法律顾问的职业经历,因此无论是作者的知识背景还是作品本身的内容都深刻反映了法律与文学相互交叉的生动现象,而且分析隐寓于作品之后的法律底蕴,对理解和诠释这部作品将更有助益。

  • 标签: 愚人船 愚人文学 法律 道德
  • 简介:君特·格拉斯是当今德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而拉尼茨基是德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最具权威的人物.本文试图通过二之间表面上针锋相对,而实则互相佩服的微妙关系说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的频繁碰撞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坛兴盛的体现,会大大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君特·格拉斯 马尔索·莱希·拉尼茨基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伴随着反犹思潮的出现,曾经作为德国大都市文化象征的柏林逐渐失去了其以往的文化家乡的指涉含义。由于纳粹对犹太人形象的异化,以及种族隔离政策激起的政治流亡和反抗,柏林作为文化空间的意义逐渐淡漠,被政治情结消解。这一现象在30年代多位作家关于柏林的描写中都得到了体现。

  • 标签: 柏林 反犹主义 文学图像 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