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重复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6例;年龄1~72个月,平均28.6个月。重复均位于上极,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20例均有超声检查提示肾积水逐渐加重史,其中临床表现为腰腹部酸胀不适2例,排尿困难1例,尿失禁(正常排尿期外滴尿)2例,有泌尿系感染史12例,尿道外口囊性肿物脱出2例。术前完善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利尿性动态显像(ECT)、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其中伴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4例,重复输尿管反流4例。20例检查均提示重复上无功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2~150 min,平均109.5 min;术中出血量5~22 ml,平均9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24 h,平均9.1 h,术后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4 d,平均2.7 d。住院时间4~8 d,平均5.9 d。术后1例失访,其余19例均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3个月第1次复查ECT未提示下萎缩或功能丢失。2例伴有尿失禁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有尿道口肿物者术后肿物未再出现,术前有排尿困难、腰腹部酸胀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无漏尿发生。20例中,2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切除术治疗儿童重复输尿管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重复肾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半肾切除术 儿童
  • 简介:摘要在诸如肝硬化等病因所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程中,不仅可以引起常见的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胃静脉曲张,还可导致脾分流、胃分流等自发性门体分流通道的开放。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性门体分流,这类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和治疗选择上都与无自发性门体分流患者有着显著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高血压,门静脉 自发性门体分流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IL-4在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周龄8~10周,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ON组)、急性损伤组(AKI组)、对照组+Anti-IL-4抗体组(CON-A组)和急性损伤+Anti-IL-4抗体组(AKI-A组)。AKI-A组和AKI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叶酸后第3、6、9、12天时腹腔注射Anti-IL-4抗体40 mg/kg和等容量PBS;CON组和CON-A组分别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PBS和Anti-IL-4抗体。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经眼眶采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浓度;然后处死小鼠,采用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纤维化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Ⅰ型(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甘露糖受体(CD206)、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AKI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纤维化面积增加,组织FN、Col-Ⅰ、α-SMA和CD206、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ON-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KI组比较,AKI-A组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纤维化面积减少,组织FN、Col-Ⅰ、α-SMA和CD206、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IL-4参与了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继发性淋巴瘤(SRL)的诊断价值,并与肾脏免疫性疾病(RID)进行鉴别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12例SR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0±15)岁,设为SRL组。同时选取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最终诊断为RID的患者10例,其中IgG4相关性肾病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8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60±10)岁,设为RID组。选取18F-FDG PET/CT显像肾脏正常的健康受检者10例,其中男性5名、女性5名,年龄(55±10)岁,设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和记录肾脏以及外组织受累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测量并计算肾脏病变或皮质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肾脏病变或皮质SUVmax与肝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的比值(SUV ratio)及外受累组织SUVmax。3组受检者SUVmax、SUVratio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RL组与RID组外受累病变18F-FDG摄取SUVmax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2例SRL患者中,受累肾脏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结节与肿物型6例,肾脏弥漫性肿胀型6例,病变摄取18F-FDG均异常增高。10例RID患者中,受累肾脏18F-FDG PET/CT显像均表现为双弥漫性肿胀型,实质弥漫性18F-FDG摄取增高,与肾脏弥漫性肿胀型SRL表现相似。在外受累病变方面,RID组多有常见好发的累及部位,SRL组多伴全身不同组织脏器的受累,分布无规律性。SRL组患者肾脏病变的SUVmax、SUVratio显著高于RID组(21.88±12.04对9.09±3.51、11.38±6.52对3.67±1.12),2组肾脏病变的SUVmax、SUVratio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UVmax=3.23±0.39、SUV ratio=1.47±0.2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89、18.361,均P<0.001)。SRL组外受累病变的SUVmax明显高于RID组(27.67±15.09对7.55±3.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01)。结论18F-FDG PET/CT对SRL的诊断和全身受累范围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有助于与RID的鉴别。

  • 标签: 肾脏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儿童脓肿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患儿年龄范围为9个月至8岁,中位年龄为5岁;3例患侧为左侧,2例为右侧。患儿的首发症状2例为高热伴腹痛或者腰痛(其中1例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单纯发热,1例发热伴脊柱侧弯,1例仅有呕吐伴头痛,无明显发热。体格检查提示3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患侧腹部压痛和区叩击痛。5例患儿中4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均异常升高,另1例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体积明显增大、饱满,实质内可见低回声区,回声不均,直径大小的范围为2.9~4.7 cm。CT检查提示患实质内局限性低密度区,1例左脓肿并发腰肌脓肿,1例右肾脓肿并发胰腺炎,肝门部胆管扩张,肝间隙及盆腔积液。所有患儿中,4例为单个局限性病灶,1例为多发小病灶,均不伴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入院后均给予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治疗,疗程时间范围为1~4周。结果3例继发于尿路感染,2例病因不明。尿细菌学培养4例无细菌生长,1例为大肠杆菌。患儿经抗感染治疗痊愈,未行经皮引流或者手术治疗,无一例行切除术,预后良好。对所有患儿进行了门诊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3~6个月。无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1例患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右肾实质残留1.4 cm的不均匀回声区,其余4例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儿均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其中4例未见明显瘢痕(相对分肾功能正常),1例患显像影略小于对侧(相对分肾功能为42%)。所有患儿均未再出现发热性尿路感染或者脓肿复发,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结论对不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脓肿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一般不遗留瘢痕。

  • 标签: 儿童 肾脓肿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例心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从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维护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阐述心联合移植的特点及效果。心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心疾病效果确切,精细的供受者准备、恰当的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脏移植 肾移植 器官联合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死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例急性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腹部CT平扫及强化提示左实性占位,考虑肾癌,经手术治疗确诊;另1例表现为左腰部胀痛不适,在外院按输尿管结石予抗感染、解痉治疗无效,后于本院行腹部B超、强化CT检查诊断为急性右肾后下部梗死,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同时予抗凝、抗感染、扩血管、止痛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治愈出院。结论急性梗死临床少见,且表现也各不相同,对临床表现可疑者,及时行相关检查以尽早诊治。

  • 标签: 肾动脉梗阻 肾肿瘤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膜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MN)脾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62例IMN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膜方。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UN、SCr、胱抑素C(Cys-C)、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1q;收集24 h尿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74.19%(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38)。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浮肿、乏力纳差、面色无华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07、10.80、4.34、4.57,P值均<0.001);血清Cys-C水平[(0.51±0.05)mg/L比(0.55±0.06)mg/L,t=2.85]、24 h尿蛋白定量[(0.95±0.19)g比(1.38±0.23)g,t=13.32]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PLA2R[(17.53±1.84)Ru/ml比(19.62±2.05)Ru/ml,t=4.22]、EC[(2.74±0.26)μg/L比(3.05±0.37)μg/L,t=3.82]及补体C1q[(152.34±15.62)mg/L比(169.33±16.77)mg/L,t=4.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对照组为16.13%(5/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81)。结论膜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少IMN脾气虚证患者的蛋白尿,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尿蛋白及补体C1q、PLA2R、EC水平有关。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膜肾方 补体C1q 抗磷脂酶A2受体 E-钙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然杀伤T细胞在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急性损伤组(A组)、对照组+CD1d抗体组(C-MA组)和急性损伤+CD1d抗体组(A-MA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模型。C组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AKI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C-MA组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A-MA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眼球取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的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组织,分别行天狼星红染色和HE染色,测定纤维化面积,并行损伤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组织IL-4、IL-13、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损伤评分升高,纤维化面积增加,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M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损伤评分降低,纤维化面积降低,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自然杀伤T细胞激活参与了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因子释放,进而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自然杀伤T细胞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拟济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2月-2020年7月汝州市济仁糖尿病医院DKD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济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S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夹心ELISA法检测TGF-β1水平,HPLC法检测HbA1c;收集24 h尿液,采用邻苯三酚红钼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2,P=0.006)。治疗后,治疗组hs-CRP[(2.52±1.02)mg/L比(3.21±1.22)mg/L,t=2.74]、TGF-β1[(32.2±6.52)mg/L比(38.3±6.8)mg/L,t=-4.97]、24 hUTP[(120.91±38.84)mg比(144.84±49.69)mg,t=-5.9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GFR[(66.23±4.91)ml•min-1•1.73 m-2比(59.69±4.51)ml•min-1•1.73 m-2,t=6.6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t=-5.09,P<0.01)。结论自拟济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抑制DKD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炎症反应及间质纤维化,改善eGFR,减少尿蛋白排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脏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 气阴两虚证 血瘀证 自拟济肾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汤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对顺铂诱导的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体重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安汤高剂量组、安汤中剂量组、安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顺铂7.5 mg/kg制备急性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安汤水煎液0.698、1.395、2.790 g/ml,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贝那普利混悬液5 mg/kg,1次/d,连续灌胃14 d。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及TNF-α、IL-6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TLR-4、NF-κB p65、髓样分化因子(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安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生长情况明显改善,肾脏系数降低(P<0.05);安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UN、Cr、Cys-c、TNF-α、IL-6水平降低(P<0.05),组织中TLR-4[(0.54±0.07)、(0.52±0.09)、(0.41±0.04)比(0.86±0.06)]、NF-κB p65[(0.74±0.02)、(0.72±0.06)、(0.67±0.05)比(0.93±0.03)]、MyD88[(0.86±0.02)、(0.82±0.03)、(0.61±0.02)比(1.04±0.03)]、TRAF-6[(0.65±0.04)、(0.58±0.08)、(0.54±0.07)比(0.90±0.06)]蛋白表达下调(P<0.05),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安汤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顺铂诱导的大鼠损伤病理改变,从而保护大鼠肾功能。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安汤 TLR4/NF-κB通路 炎症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注压估算值(eRP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急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创伤中心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急性损伤(AKI)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ISS、SOFA,APECHE Ⅱ评分,上肢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联合腹腔内力压(IAP)等,并通过计算得到患者肾脏灌注压估算值(eRPP)。比较两组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相应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7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入组,AKI组患者血清白蛋白[(32.21±5.20)g/L vs. (34.83±4.20)g/L, P =0.001]及24 h尿量[(711.90±241.38)mL vs. (1 101.21±509.86)mL, P <0.001]低于非AKI组,而血清乳酸水平[(2.80±0.96)mmol/L vs. (1.89±0.63)mmol/L, P <0.001]、ISS[(29.05±5.91) vs. (22.17±4.02), P <0.001]、APECHE Ⅱ[(38.84±21.47) vs. (31.45±18.24), P =0.03]、SOFA评分[(5.26±2.08) vs (3.14±1.34), P <0.001]及病死率(9.52% vs. 2.29%, P =0.04)均显著高于非AKI组,ICU住院时间也较非AKI组显著延长[(8.43±6.46)d vs. (6.42±3.78)d,P =0.01]。患者入院后6 h、12 h及24 h CVP及eRPP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尿量、CVP与eRPP为患者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影响因子(P <0.05),相较于尿量及CVP,eRPP更具有预测价值。结论入院24 h的eRPP值可能为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最适合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严重多发伤 急性肾损伤 预测因子 中心静脉压 动脉血压 腹内压 肾灌注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联合超声负压吸引术治疗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周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59(51~76)岁。脓肿位于左侧4例,右侧7例。脓肿最大径平均11.2(8.1~19.2)cm。患者均有发热、腰痛、腹部肿块表现,伴有膀胱刺激征6例,肉眼血尿5例,腹胀、恶心、纳差3例。合并2型糖尿病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同侧输尿管结石6例。11例中6例有尿路感染病史,1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例为外伤后破裂周血肿继发感染,3例为经皮镜术后周血肿继发感染。11例均由单一术者行局麻下经皮镜联合超声负压吸引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抽出脓液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行单通道8例,双通道2例,三通道1例。手术时间平均44(20~7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10~20)ml,术中抽出脓液量平均325(200~500)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8(6~12)d,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平均0.9(0.5~2.0)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6(7.0~14.0)d。出院前复查CT均显示周脓肿基本消失。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平均4.4(3~8)个月,均无脓肿复发。结论经皮镜联合超声负压吸引术治疗周脓肿,创伤小、恢复快、引流彻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脓肿 肾周 经皮肾镜 超声负压吸引 治疗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性急性损伤(SA-AKI)作为脓毒症常见的肾脏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基于"肠-轴"理论,肠道和肾脏在脓毒症中具有双向协同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代谢物失调和内皮屏障完整性受损等参与了肾脏损伤的过程,肾脏炎症介质水平的升高又干扰了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因此,了解SA-AKI中肠-串扰的机制,有助于为制定新的SA-AKI治疗策略提供潜在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肠道微生物 肠-肾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AKI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AKI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国际腹水俱乐部指南推荐的肝硬化AKI管理流程进行治疗和干预,根据住院期间的AKI转归情况,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或近似t检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6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AKI患者,进展组50例,非进展组21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线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钠、白细胞计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感染患者比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患者初次AKI分期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9、-3.53,t=-3.06、3.40、-3.55、-8.19, χ2=14.64、8.40、103.98,均P<0.05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初次AKI分期[2期的比值比(odds ratio,OR)=33.17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4~97.458,P<0.001;3期的OR=114.139,95%CI 25.321~514.515,P<0.001]、上消化道出血(OR=3.850,95%CI 1.238~11.971,P=0.020)和总胆红素(OR=1.009,95%CI1.005~1.012,P<0.001)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AKI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AKI患者初次AKI分期为2或3期、高基线总胆红素值或存在消化道出血时AKI进展风险大,临床实践中应加强评估,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 标签: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标本取出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接受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的3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标本取出体外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对照组则使用传统自制标本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取出时间和置入次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225.94±47.04)、(508.84±45.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7例患者标本一次性顺利取出,1例因肿瘤较大,取出困难,经延长切口后顺利取出,所有标本完整均未破裂;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标本一次性顺利取出,另外2例患者经适当延长切口后取出,所有标本完整均未破裂。两组置入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癌细胞经手术切口种植转移的情况。结论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中运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来辅助取标本,其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上手,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肿瘤 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纹理分析在透明细胞癌(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s,ccRCC)与嗜酸性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中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例ccRCC与15例RO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分别作为ccRCC组与RO组,患者接受MRI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后行纹理扫描分析。ccRCC与RO鉴别三维纹理特征选择频率,MRI纹理分析鉴别ccRCC与RO诊断效能,ccRCC与RO患者COM纹理参数比较,COM纹理参数在ccRCC与RO患者鉴别上价值分析。结果ccRCC与RO鉴别所筛选纹理特征多来自共生矩阵(co occurrence matrix,COM),ccRCC与RO鉴别中实质增强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序列筛选出层间纹理特征最多;通过非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进行MRI纹理分析来鉴别ccRCC与RO,在实质期增强纹理特征诊断效能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2.86%、73.33%以及87.72%;ccRCC组患者T1WI增强COM纹理参数如熵、逆差距以及相关显著低于RO患者(P<0.05),而对比与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应用COM纹理参数熵、逆差距、相关鉴别ccRCC与RO患者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3、0.752、0.806,熵在鉴别ccRCC与RO患者价值最佳,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5%和83.6%。结论MRI纹理分析尤其是COM可以有效鉴别出ccRCC与RO。

  • 标签: 肾脏 肾透明细胞癌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相当常见。其类型包括前性和后性肾功能不全、结构性肾脏疾病、间质性肾炎以及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而无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功能性肾衰竭即肝综合征,其中最多见的是急性损伤和肝综合征。近年,对肝硬化合并肾脏损伤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在急性损伤和肝综合征的定义、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更新较多,现就此重点阐述。

  • 标签: 失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肝肾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通道经皮镜联合可视镜治疗鹿角型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诊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医院确诊为肾结石,并依据患者结石类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鹿角形结石42例,对照组非鹿角形结石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均行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标准通道经皮镜取石术,研究组患者主要采用标准通道经皮镜联合可视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血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血流最高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88.10%(37/42)]与对照组[83.33%(65/7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9.05%(8/42)]低于对照组[32.05%(25/78)],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镜联合可视镜治疗鹿角型结石患者创伤相对较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相关并发症少且恢复快。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 可视肾镜 标准通道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2019版Bosniak分级,分析多房囊性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和囊性瘤(cystic nephroma,CN)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MCRCC和16例CN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对两组样本进行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对病变进行Bosniak分级。结果24例MCRCC病变大部分外凸性生长,囊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增厚,平均厚度为(3.87±1.41) mm,12例伴有附壁结节,平均结节直径为(8.47±1.31) mm,皮质期明显强化。CN病变的囊壁及分隔厚度较薄且均匀,均值为(2.17±0.63) mm,只有3例可见附壁结节。MCRCC和CN在患病年龄、病变是否外凸生长、囊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大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囊壁及分隔厚度大于3.25 mm,附壁结节直径大于3.7 mm时,可作为诊断MCRCC的最佳临界值。结论MRI对MCRCC和CN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囊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的大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瘤 磁共振成像 Bosniak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