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大约三千年前,在尼罗河流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了气象宏伟的埃及金字塔和刻在玄武岩石柱上的汉穆拉比法典。后来,这些文明的光辉是渐渐消散了,但是,它播下的火种却在希腊半岛和地中海沿岸燃成一片,那里便是后来居上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确,希腊人曾虔心地向东方学习,但其中不乏选择和创造。创造不能随心所欲,须受制于环境、历史等各种因素,然而,毕竟还有历史的随机性和选择的主动性,于是,产生了各式各种的文明。

  • 标签: 汉穆拉比 法制观念 尼罗河流域 埃及金字塔 日耳曼法 法律意识
  • 简介:修辞学起源于古希腊,是一种公共演说的技术。自理性主义勃兴之后,修辞学饱受批判,被斥之为骗人的技巧。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从"修辞学之实践"转向"实践之修辞学"的话,意见、意见冲突和谬误能通过修辞学达到理解和沟通的可能之途。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推理基础上的修辞学以"或然性"为基础,承认"从意见或常识开始、逐步有节制地上升到确定性知识"的正当性及合理性。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开题",通过"开题"甄别争议的问题并运用论题进行论证,使某一理由变得可信。

  • 标签: 修辞学 实践知识 辩证推理 开题
  • 简介:<正>毫无疑问、罗马法是古罗马对西方文明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不仅如此,罗马法还经常被人们称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上述观点绝大部分已为并不了解其真正意义何在的人们所接受,这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罗马法的缘故。事实上,对于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加以界定是件困难的事情,更困难者在于发现其中独特的罗马因素,也在于对其意义以及罗马人民族特征的解释。

  • 标签: 西方文明 罗马法 罗马因素 历史意义 现代社会 罗马人
  • 简介:西方法治文化是将民主理念实践化、操作化的重要保障。对法治文化可以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讨论,本文试图揭橥西方法治文化价值的哲学观念内核。哲学是文化的内核,自然亦是法治文化的内核。法治文化的核心是法治,法治的内容是民主,民主是个人自由和正义价值的政治表达形式。个人自由与正义及其辩证统一构成法治文化的根本价值。法治文化及其价值发轫和实行于西方,有其哲学观念理据。这些哲学观念就是“界限意识”、有的本体论、原子论宇宙观、“爱洛斯”与“逻各斯”统一传统以及启蒙思维方式。

  • 标签: 法治文化价值 界限意识 有的本体论 原子论宇宙观 启蒙思维方式
  • 简介:<正>法律思想,既是人们以法律现象为对象的认识体系,又是需要人们加以反思和说明的认识对象。法律现象早已有之,人们对于法律现象的认识也随之出现,并逐渐趋于丰富、完善。但是,把法律思想明确地作为认识对象来加以分析和研究,则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实践证明,这种分析和研究,并不是多余的。

  • 标签: 西方法律思想 认识对象 法律现象 逻辑 马克思主义 亚里士多德
  • 简介:宪政主义与自由主义是两个不同的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本文将探讨两者与立宪政治的关系。据此论证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因其内在逻辑缺陷而无法在立宪政治进程中发挥人们所期望的作用,相反,宪政主义思想和实践更为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宪政秩序之形成。

  • 标签: 自由主义 宪政主义 立宪政治
  • 简介:大体上,刑法私法化是指在以纯粹公法建构的刑法中引入私法的理念、原则与方法,以实现在刑事法治框架内的犯罪治理多元化。刑法私法化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均有显性体现,其蕴涵了恢复正义、经济效益等价值追求,如此现象的产生既有刑法之内的原因驱动,也有刑法之外的因素使然。尽管刑法私法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刑法理论及其适用范式,但其并未走向真正的对立面。传统刑法理论中犯罪的法益侵害性、消极的责任主义原理以及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法基本原则,均为刑法私法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空间。

  • 标签: 刑法私法化 犯罪治理 法益侵害 责任主义 刑法基本原则
  • 简介:一体论是当代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刑罚根据论。然而,虽然所有一体论者均主张刑罚的根据应该是报应与功利的统一,但不同的一体论者在两者为何应该统一与应该如何统一问题上所持主张各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一体论模式。

  • 标签: 刑罚 一体论 一般预防论 个别预防论 费尔巴哈模式 迈耶模式
  • 简介: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一门法学基础学科,属于理论法学的范畴.该学科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创设的.二十多年来,经过学者们的辛勤耕耘,该学科已初具规模,为繁荣法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很有必要对其二十多年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并对其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提出展望和设想.

  • 标签: 西方法律思想 理论法学 法学基础 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
  • 简介:近现代宪政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它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政治法律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西方古代宪政文化要素在近现代的高度整合的结晶,是西方宪政文明发展的近现代形态。因此,要全面把握近现代宪政的内在本质、生成机制,必须深入探讨近现代西方宪政运动生成和发展的深刻的历史文化机理,从而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宪政国家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文化启迪。

  • 标签: 宪政 保障人权 控权 历史机理
  • 简介:<正>在近代社会,青少年犯罪激增,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并且,其发展愈演愈烈,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现象,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更为突出,因而使得监狱和教养机构里拥挤不堪,各类法庭(院)的备审案件已大大超过负荷量。在美国现有10—18岁的青少年3,200万人,每年约有4%左右的人因违法犯罪而在少年法庭受审。据圣地亚哥市青少年监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市10—17岁的青少年有213,000人,约有8%的人即105,000——106,000人犯罪。一半以上的重大刑事案件系青少年所为,美国用于监禁方面的费用甚至

  • 标签: 少年司法制度 少年法庭 青少年犯罪 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正>当代西方国家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居于重要地位的法律制度。人们一般习惯于将大陆法系称为法典法,把英美法系称为判例法,这种概括现在是否能反映两个法系法律渊源的主要特征?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怎样形成的?现代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两个法系在法律渊源上是否正在走向同一?本文试图用历史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对这

  • 标签: 法律渊源 两大法系 现代资本主义 比较研究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 简介:本文在界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概念的含义以及考察历史上的人文主义与科学、科学与人文主义的冲突和分裂及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人文人对科学的误解和偏见,尤其是科学的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新科学主义)的丰富内涵。作者认为,迈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整合和统一的要求;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和长远的目标,但是绝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

  • 标签: 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的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 人文的科学主义 新科学主义
  • 简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自产生时起,就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争议的焦点集中体现为现行受案范围应否进一步扩大以及扩大到何种程度.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勾勒出受案范围的有限扩展模式以及在不同法治阶段中受案范围的基本状况.

  • 标签: 行政诉讼 受案范围 动态分析 思考
  • 简介:疑罪不诉的核心价值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直接践行,是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疑罪从轻传统思想的否定与制约,同时疑罪不诉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疑罪不诉在法理上产生的争议都与疑罪不诉的理论价值密切相关。司法实践中,证据不足标准难以理解把握,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缺乏实际效果,疑罪不诉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应等是疑罪不诉的现实困境。解决疑罪不诉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应取消单独条款的疑罪不诉规定,作为法定不起诉的情形之一;加强证据不足特点与原因研究,明确证据不足的判断标准;明确规定疑罪不诉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通过司法审查疑罪不诉决定,保障被害人权利。

  • 标签: 疑罪不诉 价值 法律争议 现实困境
  • 简介: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民法学界对于物权变动制度的讨论和研究投入了许多精力和热情,其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物权变动的"抽象原则"问题上,即我国的物权变动是否要像德国那样,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起初,还有主张和反对两种对立观点平分秋色的学术论辩,但近一段时间,物权行为无因性或抽象原则被渲染得如此热闹,以至于言物权必称抽象原则;更有甚者,在有些学者眼中,它似乎已然成为我国法律实践中的一种真实存在.正是在这种法学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梁慧星研究员领导的物权法草案起草小组提出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1]第7条,才拟就了貌似折衷,实则自相矛盾的"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的规定.[2]鉴于物权变动制度在整个物权法律关系调整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亦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隐喻着当前我国法律界在立法、法学等方面的一些意味深长的问题,本文在此尝试从法理源流、法律事实及思想方法三个方面,对物权抽象原则问题作一基本探讨.

  • 标签: 物权法 物权变动制度 物权抽象原则 抽象物权行为 民法 或然性
  • 简介:<正>一、前言值我国"卖淫防止法"实施三十周年之际,很有必要重新探讨一下卖淫防止法的现实意义与今后的课题。本文拟以我国卖淫防止法制定当时的立法宗旨与法律规制的方法及适用该法的状况为依据,从刑法的角度,对该法加以研讨。关于卖淫防止法,在其制定的当时,人们对它的立法性质与方式就业已展开了激烈地争论,而且,在其实施后的几年内人们也曾提出了一些修改提案,但这些提案均未披立法机关所采纳。尔后,人们就该法本身所展开的修改争论,只不过流于形式而已。另外,从以适用本

  • 标签: 强迫卖淫 卖淫行为 法律规制 现实意义 处罚 保安处分
  • 简介:数学思维对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体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西方文化逻辑就主要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体系之上。由于西方的数学是演绎数学,具有形式化的特点,所以,建立在演绎数学基础上的西方文化逻辑便具有注重形式化的特点。西方文化逻辑对西方文化中的所有学科都有影响,法律也不例外。西方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演绎数学的基础之上,所以,受思维方式影响的西方法律也必然具有形式化的特点,即注重法律形式合理性。由于数学是理性的化身,所以,近现代西方法律理性化的结果使法律得到了数学理性更深的改造。数学思维虽然不是近现代西方法律形式合理性形成的唯一影响因素,但无疑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西方法律 形式合理性 数学思维 文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