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正>处理遗产继承纠纷案件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夫妻一方死亡留下遗产,另一方有继承权并要求继承遗产,此时法院往往先要审查该另一方有无继承遗产的权利,即要确认其婚姻的效力。这里,遗产纠纷的处理须以确认其婚姻的效力为前提,在国际私法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国际私法的作用,旨在依据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寻求其应适用的法律,使涉外民事纠纷得以解决。一个涉外民事案件可能仅存在一个争议问题,也可能包含数

  • 标签: 受诉法院 双方当事人 争议问题 继承遗产 婚姻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 简介:<正>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新中国历史上条款最多的一部法律,共428条,内容非常丰富。短时间把它作一个冷静客观的评价,指出其成功与不足是有难度的。说句实在话,这部法律从最开始的设计、第一个草案的统稿、各次草案的产生、专家会的讨论等等,我都亲自经历、亲自参加,直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第四个审议稿,我参加了定稿。但现在看来,合同法中的好多条文、概念我自己觉得莫名其妙,觉得没法解释。所以说现在就来评价这部法律优点、成功、缺点、不足,很难说得那么准确。一、合同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 标签: 合同法 合同自由 合同管理 格式合同 当事人 涉外经济合同法
  • 简介:<正>一、四十年的发展概况中国法制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研究法制史学的律学家代有人出,不绝如缕。早在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变动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兴起,法制史学也在这个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洋溢着盎然的生机。从李悝到韩非,以法势相标榜的众多法家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达数百年之久,他们著书立说,励行改革,为封建法制的确立,起了理论先导的作用。秦统一以后,为了巩固“海

  • 标签: 中国法制史 中华法系 《唐律疏议》 法律制度 四十年 研究对象
  • 简介:国际私法,从过去到现在,其法律内涵和功能一直致力于为解决国际民商法律关系中产生的法律冲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因此,国际私法常等同于冲突法。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被认为是国际私法作为科学理论形态的开始,后由法国、荷兰继受发展,德国法学家萨维厄独辟蹊径,在此基础创立“法律关系本座说”,实现了方法论的变革,大陆法系至今仍在沿袭他的思路,强调私法的抽象概念和对法的识别制度;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基础,以既得权理论为指导原则,强调对案情事实的识别,也创立了解决法律冲突为主的国际私法制度。然而两大法系殊途同归,都发展出了颇为“精细”的冲突选择规范体系,汇聚了国际私法渊源流长的传统。二战后,随着国际经贸

  • 标签: 国际私法 冲突避免 法律冲突 冲突解决 直接适用的法 国际经济法
  • 简介:国家不仅是一种建立在实效性原则的实体,也是一种国际主体身份的建构与认同。国际社会里的共识观念、秩序和规则对国家身份的建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国际社会里所逐步形成并可把握运用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框架和原则。而建立在客观基础博弈互动的承认则对国家身份建构具有重要的构成性质、意义和作用。国家作为一种主体身份是可以独立存在和传承、延续的。因而,把实效性要素与主权要素等非实效性要素相结合的国家身份建构是恰当合理的,国家身份的建构不能简单地依靠国际法规则的制订与完善,它只能是在一定的国际法框架、原则基础由各种因素复杂博弈而成。

  • 标签: 国家 身份 要素 建构 主权 承认
  • 简介:<正>行政法是有关从事行政事务的各种不同机关的构成、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公法的一个分支。或者简明地说,行政法是关于公共行政事务的法律。根据这种扼要的定义,行政法不仅包括有关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法律,而且包括那些有关社会服务、公益事业(如自来水、煤气、邮政事业、交通运输)的法律以及那些不管是由于经济的理由还是环境的原因(如移民控制、特许和市内规划)而控制管理个人活动的法律。显然,行政法将能用较少的笔墨给政府管理的全部活动范围以清晰明了的法律概括。而这类法律的

  • 标签: 英国行政法 行政当局 司法控制 法律 行政事务 地方政府机构
  • 简介:“完全没想到。一个西方大国的政治家,澳大利亚原总理陆克文。能与中国大陆普通网友交流.还能和我这样普通的网友微博私信。”4月28日晚上,浙江嘉兴一个网友难掩内心的兴奋和惊喜.在网上“炫耀”说。

  • 标签: 外国政要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大陆 政治家 陆克文
  • 简介:请求权是物权人享有的、请求妨害人或法院排除妨害,恢复对物正常支配的权利.物请求权来源于物权,但却独立于物权;因物请求权特殊的行使条件、目的、方式而与债权请求权相异.从督促权利人维护权利及整个社会经济有效率的发展和进步等因素考虑,物请求权的行使应有时效的限制.权利人在行使物请求权时如果发生与其他权利的竟合,物请求权应有优先的效力.

  • 标签: 物上请求权 权利人 行使条件 物权人 竟合 债权请求权
  • 简介:<正>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认为,此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在指导思想上应当有利于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15年来刑事诉讼法实施的经验教训,切实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还应当注意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与世界各国适当地接轨。一、管辖问题

  • 标签: 被告人自白 刑事诉讼法修改 刑诉法 刑讯逼供 检察机关 检察院
  • 简介:<正>随着人类历史长河的推进,人类文明渐开——私有制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最初解决这些纷争的方法是私力救济;但此种方法产生了弱肉强食等弊端,后来国家设立法院机构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此即公力救济。法院解决纷争,必先查明案件事实,而案件事实皆发生过去,欲查明须得证据相助。何种事实由何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何种事实于辩论终结时仍真伪不明,何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解决此等重要问题,须依赖举证责任的功能。学者中有人称举证责任为民事诉讼的“脊椎”,实不过分。举证责任在诉讼中极为重要,但对其中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争议甚烈,究其原因,在于举证责

  • 标签: 民事举证责任 当事人 提供证据证明 若干问题研究 民事诉讼法 客观责任
  • 简介:<正>本文叙述美国法学者努力获得关于法律制度同社会、经济和政治大规模变革过程两者的相互关系这方面的认识的简史。我将重点讨论为确定“法律”和“发展”这类笼统的术语的涵义所做的努力,以及为创立理论结构去指导学术调查所做的努力。我还将追溯为创建“法律与发展”研究的学术领域所做的(不很成功的)尝试的历史,并简略陈述这种努力所引起的学术争论。

  • 标签: 相互关系 学术争论 学术领域 法律制度 第三世界 理论结构
  • 简介:英美证据法对于证人资格、证人的作证能力和容许作证的范围、证言可信度的加强、证人可信度的检验以及交叉询问等事项,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规范。《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1—615条,基本就是关于这些事项的规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英美在这方面的制度,既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也有助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因此,本文以英美普通法为背景,

  • 标签: 证人资格 作证规则 证据法 作证能力 交叉询问 证据规则
  • 简介:罗马法的私犯之债乃合同及准合同之债以外的另一大类别,盗窃、抢劫、不法损害与侵辱为其四种典型发生原因,由它们所引发之债在投偿性、可移转性、累积性与时效性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构成债法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引发私犯之债的四种典型原因在历史发展的阶段具有密切的关联,且不囿于公法、私法的严苛区分,所适用的罚金之诉兼具惩罚与赔偿的功能。对它们的起源、流变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现代民法侵权行为之债以及公私法划分的理解。

  • 标签: 私犯 罚金 惩罚 赔偿
  • 简介:<正>毫无疑问、罗马法是古罗马对西方文明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不仅如此,罗马法还经常被人们称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上述观点绝大部分已为并不了解其真正意义何在的人们所接受,这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罗马法的缘故。事实,对于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加以界定是件困难的事情,更困难者在于发现其中独特的罗马因素,也在于对其意义以及罗马人民族特征的解释。

  • 标签: 西方文明 罗马法 罗马因素 历史意义 现代社会 罗马人
  • 简介:“利用职务的便利”是成立受贿罪的法定构成要素。“利用职务的便利”之“职务”应作宽泛的理解,职务范围宜采“实际职权说”。同时,“利用职务的便利”的具体形式,应结合受贿罪的本质特征分析,只要是行为人的职务与行贿人的利益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其收受他人财物与其职务有关联,就应当对“利用职务的便利”作肯定性的认定。

  • 标签: 受贿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职务之便
  • 简介:<正>一、婚姻家庭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婚姻家庭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系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婚姻家庭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正确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美满幸福,也涉及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人类的进步,而婚姻家庭法律,就是调整婚姻家庭关

  • 标签: 婚姻家庭法学 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 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法学 社会主义 婚姻家庭制度
  • 简介:香港刑法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定()●李卫红香港刑法是指在香港地区作为处理犯罪和适用刑罚根据的成文法和普通法的总和。它包括香港刑法法例,以及普通法中的刑事法律(刑事判例)。其宗旨是维护香港的社会秩序,保护香港社会和居民的利益免遭犯罪行为侵害。香港刑法法...

  • 标签: 香港刑法 犯罪意图 刑事犯罪 犯意转移 简易程序 刑罚
  • 简介:证明标准(“Standardofproof”、“thedegreesofproof”),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证明程度、证明要求。从字面上看,“标准”与“程度”、“要求”并非等值的术语,前者倾向于抽象的证明要求,后两者侧重于具体的证明状态。但是从某种意义讲,它们都意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笔者倾向于沈达明先生的称法,①在本文论述中使用证明标准这一术语。证明标准,是指负有证明责任者履行责任必须达到法律要求的程度,否则就要遭到于己不利的裁决卢英美一些证据法著述将“证明责任”(有的地方是“证明负担”)、“证明标准”二者并行编排在一个章节中。从这一编排体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证明标准”

  • 标签: 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证据法 被告人 证据理论
  • 简介:我国《保险法》经2009年修订,在保险合同法制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法第16条对如实告知义务做了全面叙述,而其中第六款则被视为对禁反言原则的承认。禁反言原则是对价理论衰落的过程中产生的一项重要合同法原则。基于合理期待理论,英美保险法借鉴了合同法的这一原则,并将其适用于保险人一方。当保险方及其代理人的行为或承诺与保险合同条款不一致时,应当对投保方的合理期待进行保护,禁止保险人以合同条款对抗投保方。禁反言原则是保险法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一项重要规则,且其适用之情形亦有扩张之趋势。文章试图通过对禁反言原则的全面考察,厘清内涵,并就该原则的适用范围、适用原则和条件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出我国《保险法》当前对禁反言原则理解的偏差,并为我国立法之相关制度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禁反言 对价 合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