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尊严死"的概念开始进入普通公众视野。是不是赞同"尊严死",如果单纯从个体选择来看,多数人从观念上予以认可,许多人觉得无谓的插管吃药,对生命和尊严确实于事无补。据我国有关媒体关于"尊严死"的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对象选择"赞成",26.9%的受访者选择"看情况",明确"不赞成"的只有13.3%。"尊严死"类似于"安乐死",但又不同于"安乐死"。

  • 标签: 尊严死 受访对象 公众视野 看情况 个体选择 人从
  • 简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选择一种符合国情的、合理的、适时的宪政改革路径和步骤至关重要。现阶段中国宪政改革应该以民生关怀作为切入点,围绕解决社会危机事件和众所注目的社会热点问题启动宪政改革,先实施体制内宪政微调,弥补立法和制度缺漏,改进相关管理及其运作方式,解决民主宪政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尽可能发挥现有体制民生设计的预期效益。以民生需要基础考虑中国宪政改革,就必须通过推行人民代表的“非行政化”、专职化和完善选举制度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民意代表地位和功能,同时强化行宪主体的责任追究和宪法实施的社会监督。

  • 标签: 民生关怀 宪政改革 路径步骤 体制优化
  • 简介: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来源于英美法系,它是英美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大陆法系学者鲜有对此深入研究,甚至采取排斥的态度。严格责任是英美刑法功利主义的产物,强调诉讼效率,“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追求实用和方便,容易忽视诉讼中的公平和正义,所以在英美刑法也一直饱受诟病、充满争议。严格责任不仅涉及刑事实体法,也关涉到刑事程序法的有关设置。我国学者对严格责任理论一般持否定态度,反对我国刑法设立严格责任,对我国刑法是否有严格责任也没有定论。

  • 标签: 英美刑法 严格责任 绝对责任 辩护事由
  • 简介:国家立法是实现社会资源分配或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尽管人们渴望国家立法对社会资源实现正义分配,但是由于社会各群体对国家立法权拥有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国家立法对有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正,进而使法律的遵守失去正当性理由。当法律的公正和权威受到挑战时,社会群体之间矛盾冲突的加剧与最终恶化就是对国家立法实体与程序的彻底颠覆,从而出现"有法律却无秩序"的政治法律学困境。

  • 标签: 国家立法 资源分配 现实冲突 秩序构建
  • 简介:最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热衰于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去形而上学化来复兴他的实践哲学,希望借此将黑格尔法哲学纳入当代政治哲学论争的语境中来,进而将其转化为应对现代的危机、建构当代规范性理论和为现代自由民主国家提供理论基础的思想资源。但是,这种去形而上学的解读很容易矮化黑格尔的哲学旨趣,使得黑格尔哲学中更为深刻的洞见因此被掩盖起来。时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解不能脱离他的观念论哲学,尤其是他对主观观念论的继承与批判,他的法哲学具有一个重要的存在论预设,那就是他的理性一元论主张。在黑格尔看来,理性绝不仅仅是一种与世界相疏离的、主观的思维和意志能力,更是内在于世界之中的客观理性,它表现为一个以自身为根据、以自身为目的、自我否定和自身差异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客观理性的自我同一。规范和法的理念必须是这样一种自我圆成的真无限,而不能满足于康德式理性主体的自我立法,这种主体性所导致的此岸与彼岸、信仰与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分裂,作为一种坏的无限性,是黑格尔力图在他的思辨形而上学中克服的。而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所表现出来的同一与差异、时间与永恒的双重向度正是理解黑格尔法哲学构想的关键。

  • 标签: 黑格尔 法哲学 理性 现实 一元论
  • 简介:四要件与三阶层体系的根本差异在于阶层的有无,这一点在共犯论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李某强奸案与刘某指使其女投毒杀人案充分说明,忽视责任能力具有不同于其他要素的阶层,将从根本上瓦解四要件体系对共同犯罪的理解.要素从属性理论内部的分歧则提供了质疑三阶层体系的阶层属性之契机,即构成要件符合、违法与有责是检验犯罪的构造,而不是犯罪本身的构造,犯罪构造的阶层应当是不法与罪责.对于共犯论以及大多数刑法教义学理论而言,决定性的阶层思考是不法与罪责,而不是重在如何认定犯罪的三阶层体系.

  • 标签: 共犯论 四要件 三阶层 不法 罪责 最小从属性
  • 简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T市W区检察院在试点工作过程中,公诉部门积极主动作为,从基本设想到大胆创新,从精准指控到稳步提升,整体诉讼效率显著提升,社会效果大大彰显。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修订,有必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和标准,使认罪认罚在司法改革中尽显效用。

  • 标签: 诉讼制度改革 认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路径 司法改革 刑事诉讼法
  • 简介:在司法和立法领域,都具有现实主义的趋向。法院的决定并不是正义的象征,面对实践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司法的作用更多在于通过更理性和科学的方式调和冲突。否则,司法政策就可能是盲目的。同样的,在立法层面,听证会的目的也并非仅仅民主式地弄清事实真相,并基于此作出合理的政策决定。立法过程通常是各方的博弈,甚至会是一种政治试探与政治权衡。对于立法的博弈过程,我们可从大量实例得以观察,尤其可洞察若干颇具争议的议题之中立法过程中的政治考量与博弈。有鉴于此,在司法和立法层面,都采用更好的事实认定方法,以使得政策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在现实主义趋势的大背景下,司法和立法都需要寻求与其他领域的相互协作,同时还要面向未来,在决策中考虑到政策的后果。

  • 标签: 立法法理 现实主义 政策 博弈 协作
  • 简介:政治制度传统、公民社会养成、法治思维信仰、司法权运行机制以及法官专业素养、责任承担方式等诸渊源要素均可折射到裁判文书说理的视域。当前,我国裁判文书说理相关学术文献研究普遍存在问题意识复杂、惯性思维束缚和脱离司法实践的弊端,没有抓住司法实践中裁判文书"说理难"的本质。事实上,裁判文书说理绝不仅仅是法官愿不愿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能不能、敢不敢的问题。实践证明,法官因"累"无暇说理和因"怕"不敢说理,是困扰裁判文书说理的关键要素,推进裁判文书说理的制度构建和设计也应当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

  • 标签: 裁判文书说理 司法样态 认识误区 现实语境 制度理性
  • 简介:对外域法内容的查证和确认是外域法查明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内国法院正确适用外域法的前提。然而。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司法实践,对外域法的审查和确认均暴露出不足与混乱,使得法院在查证外域法内容时面临一系列难题,耗费了大量精力。对于外域法查证困境,分析个案或许能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成因,同时汲取国外经验以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完善我国外域法查明制度。

  • 标签: 外域法查明 困境 审查认定 域外经验
  • 简介:社区矫正制度是中国在少年司法制度上的一项大胆的探索,对其建立的现实依据以及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是建立与完善统一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前提.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社区矫正 现实解读
  • 简介:章程具有内生性特质。这一特质决定了章程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大学内部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外界环境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也决定了通过外部嵌入的方式难以推动章程的制度创新。从效力层级而言,章程的功能和内容应当受到框架制度的制约,这种制约决定了章程在现代大学制度建构中作用的局限性。特质与局限性决定了当前大学章程建设的意义在于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培育、引导大学制度内生因素的成长、发育,通过章程建设发挥制度创生作用,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框架制度改革。

  • 标签: 章程 内生性 制度环境
  • 简介:关于如何为参与犯设定处罚条件和处罚原则,"区分制"共犯制度模式下存在"主体间"和"单方化"两种理想类型意义上的思维方式。"主体间"思维借助犯罪参与者之间是否形成合同共犯的关系为参与犯设定处罚条件,根据参与犯应受谴责程度上的对比关系设定轻重有别的参与犯处罚原则。"单方化"思维则直接考虑"单个的犯罪参与人在何种条件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来设定参与犯处罚条件,同时设定所有的参与犯均适用同一的刑罚幅度。在定罪问题上,"主体间"思维面临片面共犯、结果加重犯的共犯、教唆、帮助自杀等问题上的论证困难,同时可能导致参与犯处罚范围的不当扩大。在参与犯处罚问题上,以"作用大小"作为参与犯应受谴责程度区分标准的"主体间"制度设定,难以摆脱"主从区分难题"的困扰;以"参与样态"作为区分标准的"主体间"制度设定,则面临"应受谴责程度与参与样态之间难以通约"的困境。"单方化"共犯制度思维摆脱了"主体间合同共犯关系"和"主体间应受谴责程度对比关系"对参与犯定罪和量刑的影响,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 标签: 主体间 合同共犯关系 应受谴责程度 单方化
  • 简介:<正>对辩诉交易的研究,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有个别的学者简单地介绍了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但没有在学术界形成研究热潮。对这一制度真正的重视是近两三年的事情,特别是2002年4月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参照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和争论。辩诉交易制度能否为中国所借鉴与引进,理论界众说纷纭,实务界褒贬不一。但是,对该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处初步阶段,有关人员对此问题的探究也仅限于表层。在我看来,对

  • 标签: 辩诉交易 证据开示 刑事诉讼法 控辩双方 伤害案件 刑事案件
  • 简介:公司契约论在IPO阶段体现得最为清晰.如果契约论有效,IPO时披露的公司章程中就应当包括大量的个性与定制化条款,但现实恰恰相反.IPO章程中并未包含反收购措施、对交错董事会的实证研究也无法达成一致,反收购措施只是专属投资关系的有效补充.IPO章程并不像公司契约论设想的那样是治理创新和个性化定制的载体.对公司法供给方面的州际竞争研究中,尽管大型企业通常在特拉华州注册,但如果其总部设在较小的州,那么其更倾向于在该州注册.公司在较小州注册时,更期待对该州公司法未来的变化施加影响.上述两种解释都得不到公司契约论的支持.1980年至2000年中期阶段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上市后管理层并未发起提升公司价值的治理变革,管理层维持了被认为将降低公司价值的交错董事会制度.2000年中期以后,公司治理环境出现了两大重要变化.其一,大量公司取消交错董事会,董事会独立增强.其二,多数投票制度作为一项创新制度被广泛运用.虽然这两大变化可被视为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的治理措施,但是契约论无法解释上述变化为何出现在当下,而非之前的阶段.

  • 标签: 公司契约论 治理指数 州际竞争 交错董事会 独立董事
  • 简介:刑事再审程序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纠错救济程序,依据独特的理念和原则而设置。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再审启动程序有了较大变动,再审启动程序中的启动事由、启动主体等具体修改与实践中操作并不匹配,立法难以实施操作;法院自主启动再审程序争议仍存;检察院与当事人在再审程序启动中权利并不平等的,违背刑事诉讼构造。这些不仅使司法机关感觉困惑,也使得公民寻求再审救济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在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指导下,分析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启动程序的法律规定、实际运行等不同层面,对再审启动程序提出限制法院启动再审事由,平衡再审启动程序中检察权与公民诉权的再修改建议。

  • 标签: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刑事再审程序 再审启动
  • 简介: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刑事司法的重大司法改革举措,自从2008年在部分试点法院实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并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法院试行。但是在全面推进这一改革过程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审判力量不足、新旧思维冲突、缺乏外部合作等问题。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在全国推行,我们需要完善量刑规范化的相关规则和机制来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充实提升审判力量、调整细化量刑标准、完善计算方法等措施,使量刑规范化制度日趋完善,符合刑事审判规律,实现改革目的。

  • 标签: 量刑规范化 挑战 问题 规则 量刑情节
  • 简介:当前由于国际环境合作交流的日益加强,各国间相互吸收他国环境保护立法成功经验的趋势日益彰显.全球环境立法从而进一步表现出明显的趋同化态势。这种现象有着深刻思想和文化根源,也是传统法对环境保护之不足的反作用的结果。可以预见,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环境立法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和运行常态。

  • 标签: 环境保护 法律趋同化 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
  • 简介:法学双学位教育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显著,目前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积累了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生随意缺勤,教师排斥教课,法学双学位课程成绩偏低,学生滋长"混"学位的投机心理,法学双学位制度的存在价值遭到质疑。然而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之下,在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法学双学位作为在校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熏陶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愈显重要。坚持课堂教学原则之下,适当利用慕课平台,引入过程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对法学双学位学生的奖惩管理,给予任课教师特别补助等措施有助于化解该制度的现实困境。

  • 标签: 法学双学位 依法治国 卓越人才 慕课 过程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