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为什么提出“技术架构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带来极大影响,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其推动制造领域出现了很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 标签: 智能制造 技术 架构 人民生活 制造领域 颠覆性
  • 简介: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10月3日,当中国这边大多数人已经开始享受一年一度的十一长假的时候,美国当地网站Massdevice.com发布了一则简讯:RethinkRobotics倒闭(RethinkRoboticsclosesitsdoors).

  • 标签: ITS 美国
  • 简介:本文阐述了企业搞好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新产品开发的形式和特点,并就新产品开发的程序和策略进行了论述,同时就新产品开发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新产品开发 程序 策略 企业
  • 简介:大国与强国本质的区别,集中到一点,就是“自主建设”所造就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不同。自主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所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水的竞争力,一个是自主品牌创优能力建设所创立的中国品牌占有市场份额的竞争力。两大核心竞争力,具有领先优势就是强国,不具有领先优势再大也不强。

  • 标签: 轨道建设 核心竞争力 城市 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技术创新 能力建设
  • 简介: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据统计,我国已制定19000多项国家标准,32000多项行业标准,11000多项(备案的)地方标准,86万多项(备案的)企业标准,组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与之相衔接、相配套的标准体系。企业标准的数量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和的近14倍。面对如此量大、面广的企业标准,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是标准化工作者需要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 标签: 企业标准 标准化工作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中国 备案
  • 简介:本书系统地论述高端液压元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主要内容有:高端液压元件的由来及演变过程,新型工作介质,射流管伺服阀与冲蚀磨损,压力伺服阀,偏转板伺服阀,直驱式伺服阀,飞行器溢流阀,极端小尺寸双级溢流阀,飞行器减压阀,非对称液压阀,对称不均等正开口液压滑阀,增压油箱与液压附件,新原理双边气动伺服阀,四边气动伺服阀等,成果多为初次公开。书后附有我国航空航天与舰船电液伺服阀代表单位的系列产品结构与参数。

  • 标签: 高端液压 飞行器 增压油箱
  • 简介:提出了新一代运8民用货运型机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策略,论述了发展新一代运8民用货运型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尽早研制,一步到位,使运8飞机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骨干运输机之一。

  • 标签: 民用货机 小型货机 民用飞机产业 航空工业
  • 简介:针对长期以来对轴承零件淬回火后残余奥氏体的争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残余奥氏体的形成及其稳定性、残余奥氏体对性能的影响、影响残余奥氏体的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轴承零件的使用工况不同,应采用不同工艺措施控制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稳定性,以充分利用残余奥氏体的有益作用,减轻或避免其有害作用。

  • 标签: 滚动轴承 热处理 残余奥氏体 性能
  • 简介:针对A10V系列液压泵出现回油量超大的故障,采取措施控制缸体大端面对内花键的跳动量,解决效率低的问题.

  • 标签: 加工工艺 缸体 内花键 跳动量
  • 简介:减小产品磨加工留量,提高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磨具消耗。

  • 标签: 留量 效率 质量
  • 简介:简要论述运8飞机货运系统改进的指导思想,提出若干需要注意的原则问题。对设置侧货大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可行性分析。

  • 标签: 运8飞机 货运系统 货桥大门 侧货大门
  • 简介:虽然起步并不晚,但差距巨大,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何以艰难曲折如此?04专项实施以来,高端数控机床的产业化情况又到底如何?本篇为一直心系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在深入行业调研后悉心推出的调研报告。

  • 标签: 数控机床 智能制造 同步 中国 行业调研 机械工业部
  • 简介:虽然起步并不晚,但差距巨大,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何以艰难曲折如此?其中的问题又到底出在哪里?是主机本体还是数控系统?本篇为一直心系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在深入行业调研后悉心推出的调研报告。

  • 标签: 数控机床 智能制造 中国 同步 行业调研 机械工业部
  • 简介:从无到有,领跑电力装备行业智能转型“中低压输配电装备智能化工厂”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斩获殊荣,是因为该项目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具有行业特征的智能化工厂体系架构模型。

  • 标签: 智能化 设备供应商 输变电 中国 电力装备 架构模型
  • 简介:智能制造的难点到底在哪里?关键又是什么?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一直都在思考,并进行了广泛的企业考察和行业调研,试图寻求答案。从2015年的《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第一篇文章开始,到2018年8月,他已经围绕该话题推出了若干篇文章,无一不在行业内引发广泛讨论。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经过对近百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沈部长指出,实体层即设备层的互联互通是智能制造最基础的工作。

  • 标签: 智能制造 实体层 基础 互通 机械工业部 行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