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措施,重点分析甘精胰岛联合阿卡波治疗下患者的血糖控制疗效,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联合阿卡波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糖指标控制效果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对比患者的血清抑胃肽以及空腹C肽指标上,观察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采用甘精胰岛联合阿卡波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肠道激素水平,患者疾病症状得到稳定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例伴有多系统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德谷门冬双胰岛优化血糖及葡萄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诊治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因“口干、多饮、多尿16年,血糖控制欠佳4个月”入院。入院前应用甘精胰岛皮下注射(15 U,2次/d)联合口服达格列净、伏格列波、罗格列酮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目标值。从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方面考虑,将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入院第4天开始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皮下注射(15 U,2次/d)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伏格列波(0.2 mg,3次/d)、罗格列酮(4 mg,1次/d)治疗。入院6 d后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4.5~5.8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6.0~8.2 mmol/L,葡萄在目标范围内时间波动于98%~100%,无低血糖发生。德谷门冬双胰岛能够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效降低低血糖风险,进而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和进展。

  • 标签: 糖尿病,2型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S)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胰岛细胞,分别观察在葡萄为5.6和16.7mmol*L-1时,Gl-PS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的影响.进一步加入不同的抑制剂观察Gl-PS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观察Gl-PS对胰岛细胞葡萄转运蛋白2(GLUT2)表达的影响.结果:在5.6mmol*L-1葡萄时,100mg*L-1的Gl-PS可明显促进胰岛细胞胰岛的分泌;当葡萄浓度为16.7mmol*L-1时,50和100mg*L-1的Gl-PS均可明显促进胰岛细胞胰岛的分泌.维拉帕米或维拉帕米+EGTA均可显著抑制5.6和16.7mmol*L-1葡萄胰岛的分泌,维拉帕米只能部分抑制Gl-PS的促胰岛分泌作用,而维拉帕米+EGTA则可完全抑制Gl-PS的这种作用.在葡萄浓度为5.6和16.7mmol*L-1时,Gl-PS50和100mg*L-1均能明显促进胰岛细胞GLUT2的蛋白表达.结论:Gl-PS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细胞GLUT2蛋白的表达从而有助于葡萄转运入B细胞,促进葡萄的代谢,引起胰岛细胞外Ca2+内流而起到促胰岛释放的作用.

  • 标签: 灵芝多糖 胰岛细胞 胰岛素功能 葡萄糖转运蛋白2 抑制剂
  • 简介: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阿卡波联合地特胰岛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2hPBG和FB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HOMA-B、Fins明显低于观察组,HOMA-IR、HbA1c和FPG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联合地特胰岛对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A组,n=100)和胰岛泵持续皮下输组(B组,n=80)两种方案对1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OMA-β、HOMA-I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OMA-IR均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5),HOMA-β均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观测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同,说明两种短期胰岛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抵抗。

  • 标签: 短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 新诊断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甘精胰岛胰岛泵治疗HbA1C>9%的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和对照组(胰岛泵)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胰岛、C肽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曲线下面积(AUCI)。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PG、AUCG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INS、C肽、Homa-β、AUCI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甘精胰岛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与胰岛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水平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与胰岛抵抗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为期两周的胰岛泵强化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胰岛抵抗指数、胰岛分泌指数等进行检测,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降低(P<0.05);空腹胰岛胰岛分泌指数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检测结果(P<0.05)。结论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值得关注。

  • 标签: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国家对糖尿病治疗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确不尽如人意,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估血糖管理的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探索其他有价值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基于持续动态葡萄监测系统计算所得的指标: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平均血糖高度相关,且与糖化血红蛋白呈线性负相关,是评价血糖达标的关键指标。除了评估血糖波动情况,监测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可以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频率、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还可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全面管理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大力推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及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结合起来共同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情况,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

  • 标签: 糖尿病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需要在特定的转运体的帮助下才能顺利进入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与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葡萄转运体家族与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GLUTs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 标签: 葡萄糖转运体家族 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腱病是临床上常引起肌肉骨骼疼痛的疾病之一。再生疗法是一种非手术再生注射技术,其中高渗葡萄是临床上较易获取的再生剂,能减轻腱病患者疼痛、改善功能,安全性,可操作性强。本文从细胞因子水平和动物模型水平,对高渗葡萄在腱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腱病 再生疗法 葡萄糖
  • 简介:摘要毛霉病是一种具有血管侵袭性的感染性疾病,表现为局部血管浸润,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阻碍病变部位白细胞渗出和抗真菌药物分布。葡萄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是调节毛霉侵袭血管的关键蛋白。在各类应激条件下内质网GRP78过表达并转运至细胞膜,成为毛霉进入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表面受体。本综述回顾了GRP78介导毛霉感染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学过程,总结了相关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为毛霉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毛霉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颞叶癫(TLE)患者脑葡萄代谢和功能连接的改变模式。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药物难治性单侧TLE患者75例,包括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8.4±8.7)岁]左侧TLE(LTLE)和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28.5±8.8)岁]右侧TLE(RTLE),同时纳入44名[男24名,女20名,年龄(31.2±6.2)岁]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18F-FDG PET图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PM)12进行脑葡萄代谢分析,并以双侧海马和杏仁核为种子点,进行葡萄代谢的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重复1 000次非参数置换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LTLE和RTLE组均见患侧海马、杏仁核、岛叶和颞叶代谢减低,健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豆状核及丘脑代谢增高;LTLE组还可见患侧额叶(包括额上、中回)代谢减低,双侧额眶回、双侧小脑、患侧豆状核和丘脑代谢增高。LTLE和RTLE组患侧种子点与患侧额上回、舌回、梭状回、颞上、中回及颞极脑功能连接增强(均P<0.05),RTLE组还与健侧额上回(P=0.005)、舌回(P=0.018)及颞横回(P=0.016)脑功能连接增强;LTLE组患侧种子点与双侧静默网络(DMN)(均P<0.05)、患侧尾状核(P=0.015)和健侧丘脑(P=0.008)功能连接减低且分布均匀,RTLE组与双侧大脑皮质散在脑区连接减低且不规则分布(均P<0.05);LTLE组健侧种子点连接增强脑区较RTLE组多了患侧额上(P=0.005)、中回(P=0.042)、健侧海马(P=0.038)、海马旁回(P=0.019)、杏仁核(P=0.038)、后扣带回(P=0.004)及双侧梭状回(P=0.048);连接减低脑区较RTLE组少了健侧额上(P=0.047)、下回(P<0.001)及眶部(P<0.001)、直回(P=0.016)。结论TLE患者脑代谢及功能连接发生改变,有助于深入理解TLE脑葡萄代谢模式。

  • 标签: 癫痫,颞叶 代谢 神经网络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持续葡萄监测(CGM)作为一项血糖监测新技术,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整体血糖控制,并提高长期管理水平。但新技术一般伴随着成本,因此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十分必要。本文就近年来针对CGM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持续葡萄糖监测 成本效益
  • 简介:摘要葡萄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是一种由于SLC2A1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包括早发性癫痫、发育迟滞、运动障碍等,生酮饮食能够有效改善葡萄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并且越早治疗,预后越好。文中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4个方面对葡萄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进行综述,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葡萄糖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 葡萄糖转运体1型 脑疾病,代谢性 膳食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五没食子酰葡萄对内毒素的体内拮抗作用。方法动态浊度法测定五没食子酰葡萄对小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观察大鼠内毒素攻击后,五没食子酰葡萄对外周血内毒素的中和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的抑制作用。最后观察了五没食子酰葡萄对致死量内毒素攻击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在小鼠体内五没食子酰葡萄具有较强的内毒素中和作用,两者之间具有明确的量效关系。五没食子酰葡萄可明显降低内毒素攻击大鼠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且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作用与内毒素变化密切相关。五没食子酰葡萄能够明显延迟动物的死亡时间,显著降低死亡率。结论五没食子酰葡萄可能通过对内毒素的结合及中和作用,在体内发挥拮抗内毒素作用。

  • 标签: 内毒素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果糖注射液对胃肠肿瘤手术病人能量供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肿瘤手术病人血糖和胰岛的影响。方法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医院2011年1~12月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应用果糖和葡萄注射液的两组胃肠肿瘤手术后病人血糖和血清胰岛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空腹血糖和胰岛水平无差异,果糖治疗组输液过程中血糖和胰岛波动程度明显小于葡萄治疗组。结论果糖对胃肠肿瘤术后病人血糖和胰岛影响较小,可在术后短期替代葡萄为肿瘤病人提供部分能量。

  • 标签: 果糖 肿瘤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小檗碱(berberine,BBR)又称黄连,是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从中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等的根茎中提取到的一种有效化学成分。近年来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增加葡萄摄取利用降低血糖的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碱的研究,对其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小檗碱 葡萄糖摄取
  • 简介:本文介绍了聚葡萄产品的历史及随应用需要而发展的产品品种,简要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与粗纤维的分别以及分类。并根据定义以及分类将聚葡萄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归类。聚葡萄在众多国家被认可为膳食纤维及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本文介绍了聚葡萄作为膳食纤维被认可的国家以及相关规定,聚葡萄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各国的规定,聚葡萄作为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发展历史,同时介绍了聚葡萄在国内的法规现状及进展。聚葡萄不仅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是一种良好的Oligo益生元,本文介绍了Oligo(欧力多)低聚糖项目的情况以及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的相关定义,详细介绍聚葡萄符合各项定义的特性及作为膳食纤维及Oligo益生元的生理功效。

  • 标签: 聚葡萄糖 法规 膳食纤维 分析方法 低聚糖 Oligo益生元
  • 简介:研究了用HPLC测定葡萄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样品为氟尿嘧啶葡萄注射液,紫外检测器,λ=284nm,反相色谱柱,乙腈:水(1:20)为流动相.5-羟甲基糠醛浓度在0.49-294u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相关系数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14%.

  • 标签: 葡萄糖 降解产物 HPLC 5-羟甲基糠醛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