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渗氯化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推广计划"。为了更好地推广此项技术,现将高渗氯化溶液复苏概述如下。1概念和配方1980年Velasco等首次报道,在治疗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时,应用等渗液(0.9%氯化溶液)效果不佳,若用少量(相当于出血量的10%)7.5%氯化溶液,则能很快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动物100%的长期生存。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升高血压 心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7.5%葡萄氯化注射液在腹腔实质脏器破裂休克早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100例腹腔实质脏器破裂患者,依据所采取扩容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7.5%葡萄氯化组)和对照组(经典扩容组)各50例,分析各自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7.5%葡萄氯化注射液在腹腔实质脏器破裂休克早期的应用效果优于经典扩容,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实质脏器破裂休克早期,使用7.5%葡萄氯化注射液对快速提升血压、降低心率、改善血液动力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腔实质脏器破裂 早期休克 7.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氯化溶液治疗休克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急性颅脑出血并发休克患者资料78例,按照接受的治疗手段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用静脉注射7.5%高渗氯化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P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CC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试验组CPP、MAP、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溶液对颅脑出血引起的休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又称右旋。一种单糖,含醛基的已。固体状态为白色结晶,溶于水稍有甜味,有旋光性,其水溶液旋光向右。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为某些双糖(如蔗糖、麦芽等)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游离的葡萄存在于某些植物的果实(如葡萄)和动物血液中,是生物体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血液中的葡萄(血糖)含量相对恒定,正常人空腹和安静时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

  • 标签: 葡萄糖 生物体内 血糖浓度 白色结晶 组成成分 动物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5%葡萄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按照常规剂量加入0.9%氯化、5%葡萄及10%果糖注射液中,室温下避光或不避光放置24h,配伍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溶液中药物含量,并观察配伍后溶液外观性状,测定溶液pH值。结果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5%葡萄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伍后,室温24h内,无论避光还是不避光,均含量稳定,且外观性状及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5%葡萄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较好。

  • 标签: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0.9%氯化钠 5%葡萄糖 10%果糖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体液中葡萄含量的高低是标志着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尤其是糖尿病人的血液葡萄监控。葡萄浓度的突然升高与降低都预示着一种异常情况的发生。许多葡萄测定的电化学和光化学方法已经被报道并应用于不同样品的分析。

  • 标签: 葡萄糖 采血管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妇科经腹手术10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50例脂肪液化患者应用高渗葡萄换药治疗。结果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应用高渗葡萄换药治疗脂肪液化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高渗葡萄糖换药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渗葡萄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0例(90眼)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45眼)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5例(45眼)在其基础上使用高渗葡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术后角膜水肿的消退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4.69±3.04)天,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分别为(6.93±2.77)天、86.6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渗葡萄不失为一种可有效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用药选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高渗葡萄糖 白内障 角膜水肿
  • 简介:目的总结肺癌术后乳糜胸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入红霉素及高渗葡萄溶液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胸腔内注入红霉素及高渗葡萄溶液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为800-1000ml,第2天即小于100ml,后逐渐减少,均于第5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全组均保守治疗成功,痊愈出院。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往往可以经保守治疗痊愈,胸腔内注入红霉素及高渗葡萄溶液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红霉素 葡萄糖溶液 高渗 肺肿瘤 乳糜胸
  • 简介: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高渗氯化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本组患者在应用高渗氯化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后5~20min,高渗氯化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效果明显

  • 标签: 临床分析 乙基淀粉 休克临床
  • 简介:目的研究高渗氯化右旋酐70注射液(Hypertonicsalinedextran70injection,HSD)是否具有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和过敏性作用。方法对中试产品进行了血管刺激性实验、全身过敏实验和溶血实验。结果HSD对血管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不引起豚鼠的过敏反应;不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集作用。结论制剂的安全性得到确证。

  • 标签: HSD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腱病是临床上常引起肌肉骨骼疼痛的疾病之一。再生疗法是一种非手术再生注射技术,其中高渗葡萄是临床上较易获取的再生剂,能减轻腱病患者疼痛、改善功能,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本文从细胞因子水平和动物模型水平,对高渗葡萄在腱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腱病 再生疗法 葡萄糖
  • 简介: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造成静脉曲张。我们在2006年2月~11月,采用50%葡萄注射液注射加压包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5例,与传统的曲张静脉结扎剥脱术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葡萄糖注射液 高渗葡萄糖 加压治疗 加压包扎治疗 结扎剥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高渗氯化右旋酐(HSD)复苏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静脉血清S100蛋白浓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作心脏骤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4℃生理盐水复苏组(4℃NS组)、、高渗氯化右旋酐溶液复苏组(HSD组)、4℃高渗氯化右旋酐复苏组(4℃HSD组),每组6只,进行心肺复苏(CPR)即刻分别给予不同复苏液体,复苏成功后并以ELISA法测定各组ROSC后24h静脉血清S100蛋白水平及3h、12h、24hNDS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4℃HSD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4℃HSD组较NS组、4℃NS组、HSD组各时间点NDS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动物模型中,与NS复苏相比,复苏即刻给予4℃HSD可以明显降低血清S100浓度,并显著提高复苏后大鼠的NDS评分。从而提示复苏即刻给予4℃HSD对复苏后大鼠有脑保护作用。

  • 标签: 4℃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 脑复苏 S100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目的建立葡萄氯化钾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葡萄氯化钾注射液对标示灵敏度为0.5Euml^-1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可以用原液进行检测。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取代热原检查法。

  • 标签: 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实验 热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