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lL-6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04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63±3.93)岁,应用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lL-6的浓度。结果: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lL-6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TNF-α、lL-6的含量明显高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内中膜正常患者(P〈0.05,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lL-6参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TNF-Α lL-6
  • 简介:目的研究异甘草素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甘草素组(50、100、2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3ml生理盐水灌胃,异甘草素组每天分别给予3ml的药物灌胃。术后14、28d取大鼠颈总动脉行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并测量内膜的面积(areaofintima,IA)、中膜的面积(areaofmembrane,MA)及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免疫组化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p65表达变化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4、28d内膜的面积、内膜/中膜的面积比明显增加(P〈0.05)。颈总动脉的PCNA、TLR4、NF-κBp65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药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14、28d内膜的面积、内膜/中膜的面积比明显减少(P〈0.05)。颈总动脉的PCNA、TLR4、NF-κB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甘草素能通过TLR4介导的NF-κB通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降低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及其发生率。

  • 标签: 异甘草素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支气管哮喘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4、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L-4以及TNF-α等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4以及TNF-α等降低更加显著,IL-10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日接受治疗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玻璃酸钠联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有效率、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四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实验组关节滑液中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节滑液中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症状发生率均为2.5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IFN-γ、IL-6在HIV-1感染者的HAART治疗的0、3、6、12个月后体内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探讨IL-2、IFN-γ、IL-6在HIV-1感染治疗者、HIV-1感染未治疗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究IL-2、IFN-γ、IL-6含量与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印迹法确诊HIV-1感染者39份,正常健康人阴性对照50份;同时随访HIV-1感染者的HAART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在HAART治疗后0、3、6、12个月后IL-2、IFN-γ、IL-6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数。结果HIV-1感染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上升,IL-6明显下降,CD4+细胞明显上升,HIV-1感染未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下降,IL-6明显上升,CD4+细胞明显下降;CD4+T/CD8+T细胞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胞因子在抗HIV病毒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重建。

  • 标签: 艾滋病 白细胞介素2 IFN-&gamma 白细胞介素6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
  • 简介:背景:老年性雀斑样痣(SL)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手背、前臂和颜面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SL皮损的组织学特征是表皮色素沉着和表皮突延长。诸多因素如α-促黑素细胞激素、内皮素-1或干细胞因子均涉及色素沉着的发生与发展。然而,SL真皮层的改变尚无详细分析。目的:为了研究SL皮损和皮肤老化真皮黑色素的发生与分布,对12例个体的活检标本经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与未受累皮肤相比较。方法:12例男性或女性、年龄52~81岁的志愿者,其SL和毗邻皮肤的钻取活检标本经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形态测定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结果:SL皮损的表皮显示特征性形态学改变诸如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着和表皮突延长。基底层S100^+的黑素细胞未见明显增加,提示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黑素合成、分布或更新发生了变化。SL皮损的表皮细胞表达增殖标记Ki67的定量分析未显示此参数增加,提示至少在皮损内细胞增殖未启动。作者将进一步研究集中在真皮层,并观察到SL皮损中存在大量颗粒状细胞。电镜和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这些细胞的颗粒来源于黑素小体,多数存在于大的黑素小体复合体中。应用针对CD68及因子ⅩⅢa(FⅩⅢa)抗体的免疫组化技术显示这些噬黑素细胞主要是FⅩⅢa^+的真皮树突状细胞,大约为CD68^+巨噬细胞的六倍多。结论:与同一个体未受累皮肤相比,SL皮损中噬黑素细胞数量增多。这些噬黑素细胞经鉴定是FⅩⅢa^+的真皮树突状细胞。由真皮树突状细胞提取的大量黑素,其可能的功能尚待讨论。

  • 标签: Α-促黑素细胞激素 干细胞因子 皮肤老化 雀斑样痣 真皮层 老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母体辅助性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儿童过敏性疾病(ADs)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民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单胎健康孕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中期、孕后期血浆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18、IL-4和IL-10水平;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入户随访学龄前儿童喂养方式及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发生情况;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49对母子,发生或正发生一种过敏性症状的学龄前儿童9例(18.4%),其中特异性皮炎4例、过敏性鼻炎3例、哮喘1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1例。与健康儿童比较,ADs患儿母体孕后期血浆IFN-γ (P=0.03)、孕中期和孕后期IL-1β显著性降低(P=0.01和P=0.02),孕后期IL-18水平临界降低(P=0.05);两组IL-4、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尤其是孕后期IFN-γ、IL-1β低水平(<P33.33位点值)与学龄前儿童ADs存在显著关联,矫正母乳喂养时间及家族过敏史后aRR分别为8.44(95% CI=1.21~59.03)和10.29(95% CI=1.66~63.69)。结论孕期母体Th1下调,可能导致胎儿免疫失衡,从而增加其出生后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孕期 细胞因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NP(B型钠尿肽)和IL-6(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5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均行BNP、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同期选取6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与其BNP、IL-6、IL-1β、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BNP(632.22±423.68)ng/L及IL-6(9.31±5.69)ng/L等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HFⅣ级患者IL-6(34.52±18.68)ng/L、BNP(1158.51±393.29)ng/L等指标测定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Ⅲ级(P<0.05);治疗后IL-6(4.26±1.23)ng/L、IL-1β(12.23±5.27)ng/L、TNF-α(24.26±10.24)ng/L、BNP(102.67±34.29)ng/L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低(P<0.05)。结论CHF患者BNP、IL-6等水平较正常人群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水平增加,经药物治疗后可有效缓解。

  • 标签: BNP IL-6 充血性心力衰竭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行中药组方治疗效果及对Th相关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药组方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药组方 Th相关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在40的样本量下,筛选院内结核性胸膜炎者,在治疗方案选择中,有20例选择常规药物,有20例增加糖皮质激素,组别设置为常态组和激素组,在2018年1月-2020年5月治疗后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并观察疗效。结果:用药前检测的IL-6、IL-8无差异,P>0.05。用药后检测的IL-6、IL-8有差异,在激素组比常态组低,P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临床疗效 研究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替吉奥联合顺铂对老年紧张期胃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7名)和实验组(28名)。对照组行顺铂治疗,实验组加用替吉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85.7%(24/28)显著高于对照组74.1%(20/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替吉奥 顺铂 老年 进展期胃癌 相关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肺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17(helper T cells 17,Th17)/调节型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值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AECOPD合并真菌感染27例患者(真菌感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同期接受治疗的AECOPD未合并真菌感染58例患者(非真菌感染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外周血Th17、Treg水平、Th17/Treg比值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同时比较真菌感染组不同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Th17/Treg比值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27例AE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5.52%(19/27),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0.34%(3/2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10.34%(3/27),曲霉菌占6.90%(2/27)。与非真菌感染组比较,真菌感染组患者Th17[(16.18±3.15)%与(12.34±2.64)%,t=5.87,P<0.001]、Th17/Treg比值[(4.70±0.85)与(2.41±0.51),t=22.87,P<0.001]、IL-17[(85.67±21.51)μg/L与(53.64±14.36)μg/L,t=8.12,P<0.001]、IL-23[(61.38±16.58)μg/L与(38.29±12.60)μg/L,t=7.10,P<0.001]均升高,Treg[(3.42±0.42)%与(5.13±0.51)%,t=20.77,P<0.001]、干扰素γ[(47.75±17.72)μg/L与(62.37±19.06)μg/L,t=3.37,P=0.001]、TGF-β[(110.34±26.03)μg/L与(131.40±35.03)μg/L,t=2.87,P=0.007]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重度真菌感染组患者Th17[(13.06±1.98)%、(15.94±2.11)%、(17.75±2.20)%,F=10.19,P<0.001]、Th17/Treg(5.01±0.60、5.66±0.69、6.52±0.65,F=10.77,P<0.001)、IL-17[(63.39±11.64)、(78.66±12.82)、(90.26±13.55)μg/L,F=9.01,P=0.001]、IL-23[(42.52±13.11)、(59.97±15.25)、(69.75±14.30)μg/L,F=7.41,P=0.003]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Treg[(4.33±0.39)%、(3.32±0.42)%、(2.50±0.35)%,F=44.42,P<0.001]、干扰素γ[(57.78±10.52)、(48.82±10.39)、(38.90±10.56)μg/L,F=6.50,P=0.006]、TGF-β[(126.62±18.94)、(115.34±13.66)、(102.52±17.73)μg/L,F=4.25,P=0.026]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h17/Treg比值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失衡可能对AECOPD继发真菌感染存在影响,且其失衡与真菌感染严重程度需密切监测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及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肺真菌感染 调节型T细胞 辅助型T细胞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菝葜槐花凉血汤对老年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124例老年银屑病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全部接受常规治疗、物理治疗,观察组联合菝葜槐花凉血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检测两组Th17、Treg及Th17/Treg、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22、IL-23;使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量表(PASI)评估两组皮损严重程度;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Th17及Th17/Treg值分别为(1.0±0.1)%、(0.2±0.1),小于对照组(2.4±0.9)%、(0.6±0.2),Treg值为(5.3±1.1)%,大于对照组的(4.3±1.0)%(均P<0.05);观察组IL-17、IL-22及IL-23水平为(22.1±3.5)ng/L、(44.8±4.4)ng/L、(43.7±5.2)ng/L,均低于对照组(35.6±4.0)ng/L、(49.9±5.1)ng/L、(52.5±5.4)ng/L(均P<0.05);观察组PASI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为(2.9±1.0)分、(3.2±1.9)分,均低于对照组(6.1±2.3)分、(7.6±2.1)分(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银屑病患者经菝葜槐花凉血汤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稳定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状态,抑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患者皮损程度减轻,且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银屑病 细胞因子类 T细胞 白细胞介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aspase-11非经典炎症小体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钩体)诱导J774A.1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钩体56601株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J774A.1)建立细胞模型,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J774A.1细胞caspase-11、IL-1β、IL-1α和IL-18 mRNA水平,采用ELISA定量检测J774A.1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1、IL-1β、IL-1α和IL-18水平。结果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钩体感染J774A.1细胞1、2、4、8、12和24 h后,caspase-11 mRNA水平分别为未感染细胞的5.12、14.21、8.94、14.06、18.58和0.93倍,caspase-11阻断后分别下降至0.10、0.07、0.10、0.09、0.07和0.45倍(P<0.05);钩体感染后,IL-1β、IL-1α和IL-18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caspase-11阻断后IL-1β mRNA水平分别下降至0.05、0.03、0.02、0.05、0.06和0.02倍(P<0.05);IL-1α mRNA分别下降至0.14、0.07、0.15、0.10、0.03和0.06倍(P<0.05);IL-18 mRNA分别下降至0.08、0.10、0.16、0.18、0.10和0.07倍(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钩体感染J774A.1细胞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1、IL-1β、IL-1α和IL-18水平均显著上调,caspase-11阻断后caspase-11分别下降至43.07、41.64、51.96、86.56、105.36和129.95 pg/ml(P<0.05);IL-1β分别下降至15.01、14.19、68.02、31.20、173.13和104.98 pg/ml(P<0.05);IL-1α分别下降至12.14、15.40、38.01、21.97、24.48和27.09 pg/ml(P<0.05);IL-18分别下降至96.27、102.21、85.34、116.28、155.36和114.03 pg/ml(P<0.05)。结论Caspase-11非经典炎症小体参与介导问号钩体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IL-1β、IL-1α和IL-18的分泌。

  • 标签: 问号钩端螺旋体 Caspase-11非经典炎症小体 炎性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基因沉默
  • 简介:摘要表皮屏障功能缺陷及免疫改变是特应性皮炎(AD)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而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可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和介质,其中3种上皮源性因子细胞介素33、白细胞介素25、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被认为是皮肤或黏膜屏障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诱导因子,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引起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强Th2型免疫应答,参与AD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3种上皮源性细胞因子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白细胞介素类 白细胞介素33 白细胞介素25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TGF-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肾活检方法,明确诊断45例原发性FSGS患儿,非肾小管间质患儿17例,分为实验组1组,伴随肾小管间质患儿28例,分为实验2组.同时,选择同期肾活检非FSGC,病例改变较强肾组织18例,分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转化生长因子-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在肾组织表达情况.结果在所有实验对象肾组织中,bFGF和TGF-B都有表达,在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均逐渐升高,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FGF和TGF-B表达,和肾小管间质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和0.762,.同时,bFGF和TGF-B两者表达量,经过分析,也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583.结论针对肾小球硬化肾组织,bFGF和TGF-B均有较高表达.随着FSGS不断发展,在肾组织表达量也逐渐着呢家,使得肾小管间质逐渐发展为纤维化,在促进肾脏纤维化中,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关键词bFGF;TGF-B;肾小球硬化;肾组织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01-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