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对护士压伤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实施,对压伤风险评分的一致性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压伤风险评估在体型、皮肤类型、组织营养、控便能力、运动能力、食欲、营养缺乏、药物方面,其一致性分别从61%、9%、33%、59%、24%、55%、83%、85%,提高至76%、18%、67%、84%、27%、63%、7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护理专科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患者压伤风险评估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Waterlow评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成品油管道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降低存在的风险。同时,成品油在管道运输过程中面临地质灾害、腐蚀、第三方施工等方面的威胁,第三方施工是管道安全的最大风险源,有效降低第三方施工对成品油管道所造成的危害,要对成品油管道安全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因此,先提出了成品油管道第三方管理的问题,再阐述了第三方施工的定义,然后探讨了第三方施工阶段风险的管理,接着分析了第三方施工所造成破坏的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成品油管道建设中针对第三方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 标签: 成品油 管道建设 第三方施工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研究住院病人发生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效预防皮肤撕裂伤提供依据。[方法]参与研究的人员对全院住院病人开展调查,统计全院发生皮肤撕裂伤病人资料。[结果]皮肤撕裂伤的患病率为2.18%,共有30例34处皮肤撕裂伤;主要集中在双上肢和双下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撕裂伤发生的危险因素9个条目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白蛋白、年龄、跌倒、钝力损伤与皮肤撕裂伤的发生有关(P<0.05),为发生皮肤撕裂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可以从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的预防来加强皮肤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皮肤撕裂伤 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每年霉菌毒素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霉菌毒素的危害和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而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已刻不容缓。本文就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吸附剂作一综述。

  • 标签: 霉菌毒素 危害 吸附剂
  • 简介:食品卫生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指出食品受污染后产生的各种霉菌毒素和亚硝铵等3000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说明食品检测与分析的重要意义.文中重点介绍了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定量分析方法,使人们了解并警惕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最强烈的自然致癌(尤其是肝病)物质,达到预防“病从口入”的目的.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检测分析课题.

  • 标签: 霉菌毒素 黄曲霉菌 新陈代谢 标准溶液 吸收峰 光密度
  • 简介:摘要:液质联用(LC-MS)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层析的方法和高特异性的质谱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联用技术,液质联用检测技术具有选择性准确,适应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本文对LC-MS技术在食品中真菌毒素测定方面的一些特殊用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今后的食品检测工作提供一些粗浅的借鉴。

  • 标签: 液质联用检测技术 食品真菌 毒素检测。
  • 简介:摘要A型肉毒毒素(BTX-A)通过化学去神经作用改变眼外肌张力,当主动肌和拮抗肌组成的眼位平衡系统被打破,结合大脑反馈,可刺激双眼视觉重建,促使眼球恢复正位。BTX-A自1989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斜视至今,已成为儿童斜视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低创伤、麻醉时间短、无瘢痕等优点。本文对BTX-A治疗斜视的历史、注射方式、种类以及在儿童各种类型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 斜视 儿童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最大不干扰浓度为3.85g·L^-1。结论:可建立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 标签: 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粮油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于粮油安全储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面临的粮油国际市场与储存现状也越来越严峻。国际上对粮油的储存与出口标准不断提高,新时期国际贸易竞争形势严峻,我国粮油的发展需要得到切实的关注,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对粮油市场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促进新时期背景下粮油储存质量切实符合人们的利益与安全需求。因此,应加强新时期背景下对粮油储存及检测方法的研究,促进我国粮食经济和谐发展。

  • 标签: 粮油食品 黄曲霉毒素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为制备β-BGTA1链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开展β-BGT的生物活性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了D—BGTA1链基因,从银环蛇毒腺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获得银环蛇毒素cDNA.根据β-BGTA链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银环蛇毒素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pUCm-T,转入层coilTop10感受态细胞中,经蓝白斑筛选,PCR鉴定为阳性克隆后测序.测序证明获得了β-BGTA1链基因.测序获得的D—BGTA1链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D—BGTA1链的基因序列一致.

  • 标签: PCR 蓝白斑筛选 阳性克隆 大肠杆菌 β-银环蛇毒素 A1链重组蛋白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近年来内毒素的相关研究,就内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循环障碍,出凝血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过程作此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针对细菌内毒素检验的方法如何进行有效应用,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药品检验中细菌内毒素检验法进行分析,提出了药品检验中细菌内毒素检验法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的原理,进而明确了药品检验中细菌内毒素检验法的具体作用,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药品检验 细菌毒素 检验法
  • 简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otox)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与典型的外毒素不同,肉毒毒素并非由生活的细菌释放,而是在细菌细胞内产生无毒的前体毒素,即神经毒素和血凝素或非血凝活性蛋白的复合体,待细菌死亡自溶后游离出来,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肌张力障碍疾病 应用 治疗 革兰氏阳性 肉毒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对呕吐毒素国内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快速定量法等。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无需大型仪器、检测速度快、成本较低,但精度较低,这在小麦收购现场是可以接受的,比较适合于收购粮食过程中呕吐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控制好人库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

  • 标签: 小麦 呕吐毒素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研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方法。方法:采用多管PCR技术对1429份临床标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11种不同致病基因组进扩增,基因组检测阳性者再进行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培养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1429份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88%,分属于6个不同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管PCR技术结合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及血清学凝集方法.可敏感、快速地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 标签: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多管PCR 检测
  • 简介:用家兔法和鲎试剂法对板蓝根注射液(201-2)灭活内毒素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液与内毒素混合孵育可拮抗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抑制内毒素所致鲎试剂凝胶化,表明其对内毒素有直接的灭活作用。

  • 标签: 抗内毒素 板蓝根注射液 灭活作用 实验研究 活性 鲎试剂法
  • 简介:目的:探讨医源性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救治原则。方法共收治了96例以美容为目的注射肉毒毒素后导致中毒的患者,采用肉毒抗毒素注射进行救治,并辅以支持疗法。结果根据中毒具体情况,在给予肉毒抗毒素、系统性支持疗法以及对症治疗后,能迅速控制病情,有效改善症状体征,预后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进一步中毒的严重反应。结论注射肉毒毒素中毒后,尽早给予肉毒抗毒素和相应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 标签: 肉毒毒素 中毒 救治